浅析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8-05-10高生琴
高生琴
摘 要:劳技教育是一门艺术的学问,《劳动与技术》课是孩子们喜欢的动手实践课程,也是一门学习日常生活与简单劳动的常识、技能的课程。
关键词:劳动;小学生;家校
培养孩子热爱劳动不是个简单的习惯问题,从长远来看是一个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决不可等闲视之。决不能说说重要,做做次要,过后全忘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了,笔者有以下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
传统文化中读书做官的思想以及升学压力深刻地影响着父母的教育观念。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秀才、君子之流是不屑于劳动的。人们读书是为了做官,社会办学是为了选官,从事劳动似乎用不着教育。这种意识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教育观,人们普遍认为念书、受教育与劳动是不沾边的,再加上当今社会独生子女阶层的“皇帝”气,父母把希望全压押在孩子身上,只许孩子考上好大学,其它都不重要,从而造成劳动从子女的教育内容中挤了出去,使得孩子的劳动教育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学校中的升学意识,家庭中的传统观念,使得劳动教育被轻视、削弱。这样做的结果,不用说让人们去热爱劳动、尊敬劳动者,使得许多人连起码的自我服务劳动也不愿动一下手。显然,轻视劳动教育,后果将不堪设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家长、老师只有首先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劳动教育在提高小学生整体素质上的重要作用,才能转变观念,从而对小学生施以正确引导,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当然,要向家长讲明“聪明长在手上”的道理,劳动教育有助于开发大脑。如果懂得并真正承认这些教育科学原理,家长绝不会再把孩子的劳动和孩子学习文化科学对立起来,这就为家长对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奠定了认识基础。
二、训练小学生自我服務的能力
自我服务,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日常劳动。通过自我服务劳动的锻炼可以培养人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品质,也有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在美国,从一岁半起就开始培养婴幼儿自我服务技能,包括穿衣服、系鞋带、扣纽扣、吃饭、上厕所等。例如,为训练四岁幼儿自己穿鞋、脱鞋,他们给婴儿提供的鞋会比实际穿的稍大一些,使婴儿很容易脱、穿。”可以说,家庭中劳动教育的失误是从对幼小儿童的溺爱开始的。家长让孩子从幼小开始,学会自我服务,比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去上学等等,这样,孩子就会形成劳动的习惯,学会依靠自己的劳动生存,为正确的劳动观念的形成打下基础。当然,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对这样的自我服务要加以引导,到孩子能自理时,再放心地让孩子去做。记得有一件事让我很受启发,一位母亲在为孩子擦皮鞋时只擦一只。她解释说,这是她创造的一种教育孩子的方法,因为这样可以迫使孩子为了两只鞋一样整洁,而动手将另一只鞋也擦干净。如果经常这样做,就会使孩子形成自觉的卫生习惯。这件小事反映出一个成功的教育方式。这位母亲抓住了孩子爱清洁的心理,并在教育的方式上加进幽默的色彩,她不是强迫,而是积极的引导。
三、健全完善小学生劳动教育的保障体系
搞好小学生劳动教育,还需健全和完善保障体系,从不同角度确定保障措施。第一是政策保障。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通过政策导向和约束作用促使学校、家长和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鼓励和倡导学生参加各类劳动,并能在升学就业中确实有所体现。第二是制度保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制定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如学校劳动教育评估,学生参加各种劳动的制度及学生劳动素质考证制度等等,创建一种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促使学生逐步端正劳动态度,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第三是师资保障。按有关要求配备负责劳动教育的干部和劳动可师资,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教育和实践的指导能力,以保证劳动教育内容的落实。第四是设施保障。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劳动基地和实习场所,配备与教育内容要求相一致的基本设施,为学生参加学习、劳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依托。第五是时间保障。习惯的养成和技能的形成与劳动时间有关,所以学生集体劳动时间要列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保证用于劳动教育的时间不得挪作他用。同时,对学生以个体为主的劳动行为要规定必要的时间。
四、教学方式应具有灵活性,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建立劳动教育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顾及劳动教育的多元性和成果的模糊性的特点,不能过分追求量化。可以设计这样几个指标:(1)劳动态度;(2)劳动习惯;(3)对待劳动人民的感情;(4)生活自理能力;(5)劳动技能。每项指标的评价可分为优、良、一般、差四等,每等都有具体的要求,例如,学习态度这一指标,经常主动劳动的为优,几次主动劳动的为良,靠家长和老师督促劳动的为一般,不肯劳动的为差。可以把劳动表现在班级中每学期张榜公布两次,每一学年作一次小结性评价,以符号加评语的形式,既反馈给学生家长,又作为学校的学籍档案存档管理。另外,在每学年结束时,对于一个学年的劳动表现全优的,一律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五、加强学校、家庭劳动教育的密切联系
在劳动教育的实施上,也应该密切沟通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例如,每个年级的小学生,在家庭的劳动应该是什么内容,在学校的劳动应该是什么,使家长和学校都明白了解,并且具体落实;学生在家庭劳动的表现和具体结果以及学生在学校劳动的表现和结果,使家长与学校之间定期进行双向反馈联系。总之,通过家庭访问、开家长会、办家长学校等途径,对学生家长因势利导,争取家长在劳动教育问题上与学校的合作,是可以开辟一个小学生劳动教育问题的新天地的。
总之,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活动是劳动教学的重要形式,只有结合实践开展教学,把学到的劳动知识和劳动制作融为一体,才能使学生做到知和行的统一,从而真正达到劳动课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