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基肥适宜施用时间初探
2018-05-10吴格娥龙章烈
吴格娥,龙章烈
(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
营养是果树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品质提高的基础[1],科学施肥有利于花芽孕育期新梢停止生长[2]。随着枇杷生产的迅速发展,果树工作者对枇杷科学施肥的研究越来越多[3-7],将枇杷周年施肥作为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认为科学施用基肥是克服枇杷大小年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影响花芽分化的重要因素。采果后施基肥越早,越有利于夏梢的整齐抽梢、早抽梢,越有利于促进夏梢的花芽分化[8]。但是目前对枇杷施肥的研究成果还侧重于周年施肥时期、配方施肥、施肥的种类和适宜量,关于枇杷基肥适宜施用时间的研究报道少见。在黔东南州,枇杷于5月上旬至下旬采果上市,施枇杷基肥与水稻插秧在季节上存在劳动力使用冲突现象。面对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现状,在农业生产劳动力没有专门化的情况下,以枇杷种植为重要经济来源的区域,留守劳动力如何合理安排各种农作物的生产经营管理,农业技术人员如何科学指导农户齐抓共管,使有限的劳力能合理分配利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枇杷基肥施肥技术中,在适宜的NPK肥施肥量和施肥比例基础上[9],施基肥时间对花芽分化影响较大。如果施基肥时间过迟,花枝比例低,就达不到构成高产的因素条件。在枇杷生产管理过程中,如何把握好在有效的基肥施用时间下限范围内施肥,需对枇杷基肥适宜施用时间的作试验探讨,以期为指导枇杷基肥施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试验地选择 试验设在台江县革一镇 新江村大黑寨邰家枇杷园。海拔约690 m,年平均气温16.5℃,年降水量约1000 mm,全年无霜期320 d。
1.1.2土壤条件 果园为平地,光照好,土层深厚,土壤肥力均匀,pH为6.7,有机质含量34.8 g/kg,全氮2.33 g/kg,有效磷17.2 mg/kg,速效钾152 mg/kg。
1.1.3供试品种 枇杷品种为太城4号,11年生,行株距为5.0 m×3.5 m,667m2栽植枇杷38株,树势健壮,园貌较整齐。
1.1.4供试肥料 施用化肥为复合肥,总养分≥45%,N∶P2O5∶K2O=1∶1∶1;有机肥为腐熟牛圈肥。
1.2 试验方法
1.2.1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同园对比设计法。以1周为施肥的单位时间,分别设采果后的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施肥的4个处理,每重复1行共3重复3行,每处理4株,每周完成小区周边3行约50株作为大区,做好施肥时间标记。尽量保证除施肥时间的差异外其它栽培管理一致。
1.2.2施肥量 株施复合肥3.75 kg+牛圈肥50 kg。
1.2.3施肥方法 施肥采取放射沟施肥,在树冠滴水线稍偏内至离主干约60 cm处,挖4条放射沟,沟深20~30 cm,沟内浅外深。肥施于沟内,与泥土拌匀,再覆土。开沟时,锄向与沟向一致,尽量避免少伤根。
1.3 记载方法
于枇杷盛花期(11月中旬)调查各类枝梢发育情况。每处理查中间2株,每株取树冠中部东、西、南、北方向各1个副枝,记载该副枝上枝梢总数、3类枝梢(中心枝、侧生枝、采果痕枝)的数量、3类枝梢发育为结果母枝的数量。按3类结果母枝数量占调查枝梢的比例计算花枝比例。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肥施用时间对夏梢花芽分化效果的影响
促进夏梢生长发育充实,是获得枇杷连年丰产的重要技术措施。充分的树体营养积累是枇杷花芽分化的基础。及时施用基肥有利于补充树体结果所消耗的大量养分,恢复树势,有利于夏梢抽发整齐、生长健壮,有利于夏梢花芽分化。
表1 不同基肥施用时间花枝率比较Tab.1 The comparisn of flowering branch rate by different application time for basal fertilization
不同基肥施用时间对夏梢花芽分化的影响效果差异明显。对不同阶段施肥的枇杷夏梢成花比例进行调查(见表1),采果后第1周施肥全树花枝比例达到84.1%,采果后第2周、第3周、第4周施肥全树花枝比例分别比前一周的全树花枝比例低8.7%、10.7%、5.6%,即在采果后1个月之内施肥的,每迟施1周,全树花枝比例低约8.3%。说明基肥施用时间与枇杷夏梢发育具有相关性。采果后基肥施用时间越早夏梢花芽分化率越高,随着施肥时间推迟,枇杷夏梢花芽分化率逐渐降低。
2.2 不同基肥施用时间对3类夏梢成花习性的影响
表1表明,基肥不同施用时间对枇杷中心枝、侧生枝、采果痕枝3类夏梢成花习性的影响程度不同。
中心枝成花比率最高。4个施肥时间处理中心枝成花比率均为100%,花穗最大,为营养条件最好的花穗。说明中心枝生长的时间较长,积累的营养相对较多,花枝比率较高,在试验地力肥力条件下不同基肥施用时间对中心枝的成花影响不大。采果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施肥中心枝花枝率分别占全树花枝率的37.4%、34.8%、40.9%、53.8%,说明基肥施用时间越早,中心枝花枝在3类花枝中构成的比例越低,侧生枝和采果痕枝发育为花枝的比例越高,全树花枝总数越多。
采果痕枝成花比率其次。采果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施肥,采果痕枝成花枝率分别为84.8%、76.0%、71.0%、52.0%,说明基肥施用时间越晚,采果痕枝成花比例逐渐降低,3周内施基肥的采果痕枝成花枝率在71.0%以上,单类枝梢达到构成高产的基础条件。第4周施基肥,采果痕枝成花枝率迅速降低,单类枝梢成花枝率距高产基础70%花枝率低18%。采果痕枝花穗多为中等大小,枝梢数量多,采果后3周内施基肥花枝率占全树花枝率36.4%以上,为第二大类花枝。
侧生枝成花比率最低。采果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施基肥,侧生枝成花枝率分别为66.7%、55.0%、35.8%、25.0%,分别占全树花枝率的24.1%、23.9%、22.0%、12.8%。说明只有采果后第1周施基肥的侧生枝单类枝梢成花枝率距高产基础70%花枝率接近,第2周以后施肥的侧生枝单类枝梢成花枝率低。侧生枝花穗普遍小,枝长叶小,是3类花枝中营养条件最差的一类枝梢。
2.3 施基肥的最佳时间
表1表明:按照结果期营养枝的比例控制在20%~30%的理论[8],在采果后2周以内施基肥的,全树花枝率在75.4%以上。采果后第3周施基肥,中心枝花枝率为100%,采果痕枝花枝率达71.0%,但侧生枝花枝率仅35.8%,全树花枝率在65%左右。采果后第4周施肥,虽中心枝花枝率可达100%,但侧生枝花枝率仅达25.0%,采果痕枝花枝率为52.0%,全树花枝率为60%左右。在自然状态下,采果后3周以后施基肥的全树花枝率低于70%,采果后施基肥的最佳时间为2周以内。
2.4 施基肥的适宜时间下限
在自然状态下,采果后第3周施基肥,全树花枝率达到65%左右,营养枝率约占35%。若对部分抽生晚、茎细小、丛生的侧生枝和采果痕枝进行抹芽定梢,可以人为调控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将全树花枝率提高到70%以上,营养枝的比例控制在20%~30%以内。故管理正常的枇杷园,采果后施基肥的适宜时间下限在采果后第3周。
3 结论与讨论
枇杷采果后1个月之内施基肥的,每晚施1周,全树花芽分化率低约8.3%;采果后1周内施肥,花枝率达84%;采果后第2周施肥,花枝率达75%,施基肥的最佳时间是在采果后2周以内;采果后第3周施肥,花枝率达65%,经抹芽定梢后营养枝与结果枝的比例可控制在2~3∶7~8。故施基肥的适宜时间在采果后3周以内。
对于在当地枇杷种植还没有专门化的情况下,由于劳动力的缺乏,往往施枇杷基肥的时间会延续到1个月。施基肥晚的,夏梢的生长和发育受影响,不利于枇杷连年丰产。
在黔东南气候条件下,6月份降雨越早,水肥热同期,越有利于夏梢的生长和发育。施基肥时间越早,夏梢的发育效果更明显。若6月份降雨偏晚,在采果后3周内施基肥对夏梢的生长和发育影响程度会减弱。
参考文献:
[1] 韩振海,王 倩.我国果树营养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 园艺学报,1995,22(2):138-146.
[2] 曹尚银,张秋明,吴 顺.果树花芽分化机理研究进展[J]. 果树学报,2003(5):345-350.
[3] 刘国强,郑国栋,彭建平.配方施肥对枇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5):190-193.
[4] 杨勇胜.配方施肥对枇杷生长结果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04,32(6):53-56.
[5] 陆修闽,郑少泉,蒋际谋,等.‘早钟6号’枇杷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的年周期变化[J]. 园艺学报,2000,27(4):240-244.
[6] 姚宝全,黄梅卿,郑福粦,等.福建莆田枇杷营养状况的调查与评价初探[J].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3):33-35.
[7] 陈杰忠.果树栽培学各论(南方本第四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8] 江国良,林莉萍.枇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
[9] 吴格娥,龙章烈,邹 波,等.不同基肥量对结果母枝生长结果的影响[J]. 中国果树,2013(6):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