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意境
2018-05-10讲解
讲解/张 辉
——这一期承接上期(三)常用意象梳理(笔者按日月雨雪、山水田园、花木虫鸟三大范畴为序),这一期接着梳理:
(三)常用意象梳理
3.花木虫鸟
(49)「松柏」松柏的躯干曲而苍劲,枝叶疏而横斜,且在风雪中泛着绿色,多寄寓和表现一种幽静、孤高、坚挺、傲岸及具有坚强不屈生命力的豪杰性情:
“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桓。”——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50)「竹」竹身干挺直,劲节分明,枝叶翠绿且风姿潇洒而清雅,多寄寓和表现一种正直、有风骨与节操且脱俗、清雅的君子及淑女风格: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杜甫《佳人》
(51)「杨柳」杨树和柳树,偏指柳树。柳的枝叶嫩黄泛绿且纤长下垂,在风中轻柔飘拂,多带有和表现出一种柔丽、婉约的依恋之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秦观《江城子》
“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周邦彦词
长条故惹行客
(52)「柳絮」在古诗文中多用来表现离愁:
“帘幕风轻双语燕。午后醒来,柳絮飞撩乱。”——欧阳修《蝶恋花》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张先《一丛花》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53)「枫叶」(红叶)枫叶形如手掌,秀雅娇艳中似有些羞怯,多带有和表现一种处子情态及纯洁相思之情:
“红叶醉人情趣,更不低于处子之娇羞撩人也。”——古人句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宫人《题红叶》
殷勤谢红叶
(54)「木叶」(落木)即落叶。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且飘落于地,多带有和表现出清秋的疏朗气息与游子、离人的飘零及感伤之情: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诗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苏轼《后赤壁赋》
袅袅兮秋风
(55)「落红」(落花)多带有和表现诗人对花木凋零、生命消逝的无奈、惋惜之情;亦可表现甘愿做春泥来孕育新的花枝之情志: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诗句
(56)「尘香」指零落于尘泥中的花香,多寄寓和表现人之容颜衰老与感伤之情,也表现高洁自守的品格: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李清照《武陵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7)「暗香」指梅花或菊花清幽、飘逸的香气,多寄寓和表现人之高洁、闲逸的情致: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58)「梧桐细雨」秋日里细雨如愁而滴在梧桐之间,此多寄寓和表现凄清、悲伤之情: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59)「桑之未落」桑叶新鲜、润泽,用来喻指妇女的年轻美貌和表现其欣悦之情: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
(60)「桑之落矣」桑叶微黄而飘落,用来喻指妇女的年老色衰和表现其凄伤之情: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陨:落下。)——《诗经·卫风·氓》
(61)「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亦表现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
(62)「芳草」多寄寓和喻指恋情、相思及幽怨之情: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
“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楚辞》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
“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苏轼《西江月》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63)「幽草」指生于幽僻处的花草,多喻指老年人: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
(64)「寸草」即小草,多寄寓和表现人之微小、柔弱的情怀: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垂緌饮清露
(65)「秋蝉」栖于高树,餐风饮露,多寄寓和比喻高洁的品行: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咏蝉》
(66)「寒蝉」蝉声断续而凄切,多带有和表现人之感伤、悲凉之情:
“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曹植诗句
“抱叶寒蝉静,归来独鸟迟。”——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赵彦瑞《点绛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67)「春蚕」食桑叶,吐蚕丝,丝尽而死,多用来比喻勤劳、有创造力与造福及忠贞不渝的爱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小楼归燕又黄昏
(68)「燕子双栖」燕子在暮色中双双归来,栖息于屋梁上,亲昵软语,故用来喻指和表现夫妻亲密相伴及安乐之情:
“小楼归燕又黄昏。寂寞锁高门。轻风细雨,惜花天气,相次过春分。”——杜安世《少年游》
“多时窗外语呢喃,只要佳人卷绣帘。”——刘兼《春燕》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史达祖《双双燕·咏燕》
(69)「杜鹃鸟」因其初夏时常昼夜不停地啼叫,且啼声凄切,故多寄寓和表现凄伤之情: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
(70)「喜鹊」因其啼叫声充盈着喜悦,故在人们的心里和古诗文中多寄寓和表现喜兆:
“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以为喜兆。”——《开元天宝遗事》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
(71)「鸿鹄」指天鹅,飞得很高,多喻指人之远大的志向: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老子忘机浑谩与,鸿鹄飞来天际。”——辛弃疾《念奴娇·少年握槊》
(72)「鸿雁」因其按时节往返于南北方,又传说鸿雁能传书,故多寄寓和表现人们(尤旅居游子和孤单者)的一种眷念与感伤之情: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柳永《玉蝴蝶》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辛弃疾《水龙吟·登赏心亭》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73)「惊鸿」指受惊而翩然的鸿雁,多喻指女子和表现其姿态的绰约: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曹植《洛神赋》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二首·其一》
(74)「鹰击长空」指雄鹰振翅飞翔于辽阔的天空,多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生搏击: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75)「鸟其鸣矣」在古诗文中,多寄寓和表现求友之意: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鸟其鸣矣,求其友声。”——佚名《鸟其鸣矣》
鸿鹄飞来天际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