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季度经济开局稳健 积极应对未来挑战

2018-05-10

中国商界 2018年5期
关键词:消费品增加值月份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稳健,符合预期。GDP同比增长6.8%,与上季度持平,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创下历史新低,非金融同比增长7.4%,显著加快;工业生产保持稳健,GDP中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均小幅加快;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0.4%,显著回升并推动整体投资企稳;消费对GDP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对比零售增速的回落,显示服务消费增速强劲;进出口表现强劲,但进口好于出口,外需对GDP贡献转负,显示内需强劲;人民币汇率保持在6.3附近的高点,资本转为净流入,外储与外汇占款增加。

未来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可能会增多。首先是除房地产外投资增速仍显下滑趋势,而从新开工与到位资金看,在强调控与紧信用环境下房地产投资的可持续性也存疑;二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持续减弱,而美国针对我国企业层面的芯片禁运则凸显出我国高端产业仍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三是在金融层面,严监管、紧信用、去杠杆仍在持续,M2与社融增速双双下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上升,未来仍有局部金融风险需要进一步消化。

GDP保持稳健金融业拉低服务业增速

经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1987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了6.8%。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904亿元,同比增长了3.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7451亿元,增长了6.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2428亿元,增长了7.5%。自2017年第三季度以来,我国季度GDP同比增速已连续三期维持在6.8%的水平。

第二产业增速加快,第三产业增速受金融业拖累明显。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实际同比增长了3.2%,较上季度放缓1.2个百分点,对应平减指数再次转负,为同比下降0.3%,反映农牧产品供给充沛而需求略有下降。第二产业同比增长6.3%,较上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工业与建筑业共同推动第二产业增速加快。第三产业同比增长7.5%,较上季度放缓0.8个百分点,不过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升至56.6%的历史高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增加。

金融业自去年二季度后再次创下历史增速新低,一季度同比增长2.9%,较上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反映在严监管与去杠杆大背景下,金融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增长压力,本季度已成为第三产业最大的拖累因素。从整体看,第二产业增速提升,第三产业有所回落,房地产表现强劲,金融业增速创新低,剔除非金融业后,一季度非金融GDP同比增长了7.4%,创下两年来新高,显示实体经济复苏强劲。

从需求贡献来看,消费成为拉动GDP的关键力量。一季度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7.8%,较2017年同期提升了0.6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拉动GDP同比增长5.3个百分点。可以说,在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内需再次扮演了拉动GDP增长的重要角色。

工业生产保持稳健实体经济景气回升

一季度工业生产整体保持稳健。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增速较1-2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但较上年全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也与上年一季度持平。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明显下滑,采矿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成为拖累工业生产显著放缓的主要因素。上游黑色与有色金属保持高速增长,下游部分制造业增速持续减缓。3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较1-2月份减少了1个百分点。

实体经济景气回升。制造业方面,3月份统计局制造业PMI较上月提高1.2个百分点至51.5%,升至一季度高点,制造业扩张提速,呈现出稳中有升态势。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为53.1%和53.3%,分别比上月上升2.4和2.3个百分点,且新订单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生产指数,制造业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比上月上升了2.3和1.5个百分点,均为51.3%,重回扩张区间,进出口活动更趋活跃;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PMI分别为52.2%、53.2%和53.1%,均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供给质量继续提升。服务业方面,3月份统计局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6%,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总体延续了平稳较快的运行格局。

3月工业生产放缓主要受四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从生产端来看,由于今年春节时间较晚,加之两会会期较往年更长,导致3月份企业开工延迟,整月有效生产时长较去年同期明显偏低;二是从需求端来看,3月份出口(按人民币计)由1-2月份同比增长18.0%转为同比下降9.8%,出口增速大幅回落致使企业生产放缓,相应的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4.0%,较1-2月大幅回落5.5个百分点;三是2017年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仅为6.3%,但3月份大幅跳升至7.6%,去年同期的基数偏高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今年3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四是3月中旬北方地区冬季取暖季结束,使得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大幅下行,致使工业增加值也随之放缓。

投资增速企稳 房地产一枝独秀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企稳回升。2018年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为100763亿元,同比增长了7.5%,增速比2017年全年提高0.3个百分点,比2017年同期低1.7个百分点。经季节调整后,3月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长0.57%,略低于2月的0.58%,相当于折年后增长7.06%。从整体来看,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开局良好,止住了去年全年投资下滑的趋势,实现了企稳回升。

从房地产、基建和制造业三大支柱来看,投资增速企稳主要源于房地产开发投资显著回暖的推动。具体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1-3月份同比名义增长10.4%,较2017年全年提高3.4个百分点,比1-2月提高0.5个百分点,是2015年2月以来的最高累计同比增速。第二产业中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速由2017年全年的0.8%转为1-3月的-8.9%,创下历史新低。基建投资放缓源于政府财政约束趋严、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更加规范与地方债发行放缓、部分地区叫停PPP等因素。制造业投资增长3.8%,比2017年全年小幅回落1个百分点,比1-2月放缓0.5个百分点。一季度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较去年全年回落0.2个百分点,前3个月制造业PMI整体弱于去年四季度,工业企业利润有所放缓,PPI持续回落,均预示着制造业投资仍然疲弱。从整体来看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一枝独秀,但未来恐独木难支。

房地产投资增速逆势加快销售等资金增速回落

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逆势加快。今年1-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为2129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4%,增速较2017年全年大幅提高了3.4个百分点,较1-2月提高0.5个百分点。这一方面源于去年土地成交快速增长,房地产公司土地储备充足,对投资产生了支撑;另一方面也存在去年土地购置费递延的影响。从前瞻性指标来看,销售、土地成交量、到位资金增速纷纷回落,预示着地产投资高增可能难以持续。

销售增速持续回落。1-3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6%,比2017年全年回落4个百分点,比1-2月回落0.5个百分点,回落趋势不断持续。从金额上看,1-3月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10.4%,比2017年全年回落3.3个百分点,比1-2月回落4.9个百分点。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销售大幅回落,中西部地区销售表现良好。

展望全年,从负面因素来看,房地产信贷收紧、非标融资萎缩加大地产投资资金压力,土地购置支撑弱于去年,销售回落也将继续向投资端传导,房地产投资下行压力仍大;从正面因素来看,一线城市加大土地供应、多地租赁住房建设铺开、棚改新需求将对地产投资带来支撑。综合来看,预计房地产开发投资将渐进回落。

消费品零售增速小幅回落消费对GDP拉动作用增强

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小幅上升,但一季度增速较去年小幅回落。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919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了10.1%,较1-2月提高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较1-2月提高1个百分点。3月社会消费品总额增速小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春节过后居民物质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占比增多,居民服务消费比重下降。

网上零售快速增长,消费升级势头不减。1-3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19318亿元,同比增长35.4%,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25.3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1-3月份,化妆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同比增速分别较去年同期提高了6.2和3.4个百分点,消费升级类商品继续受到市场青睐。

消费区域结构不断优化,城乡消费市场差距进一步缩小。1-3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为77096亿元,同比增长了9.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为13179亿元,同比增长了10.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4.6%,较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

消费基础性作用继续增强,服务品消费增速强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46.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这与一季度消费品零售增速小幅下跌有所背离。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当前商品消费正在向品质消费提升,物质消费逐渐向服务消费转变,这种背离恰恰反映出我国服务品消费增速的强劲。

消费将展现韧劲,有望表现稳健。一方面,受物价因素影响,一季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6%,较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就业不断扩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发力,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完善,同时国家高度重视居民收入增长,一系列政策效益积极释放,这些都有力地支持了居民收入和经济的同步增长,从而带动了消费的增长;另一方面,随着消费区域结构逐步改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逐步缩小,农村消费市场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加之消费升级步伐加快,为消费增长提供了稳定动力;此外,2月份,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攀升至124,创下近25年来新高。综合来看,预计二季度消费增速会保持稳健,约在10%以上,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通胀整体平稳PPI与CPI逐步趋近

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较上月显著回落0.8个百分点,并大幅低于市场2.5%的预期值,环比大幅下降1.1%。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6%、服务价格上涨2.8%。

从一季度整体来看,1-3月CPI经历了先走高后大幅回落的走势,一季度CPI同比上涨2.1%,虽高于去年一季度和去年全年的水平,但也低于3%的政策目标,整体较为温和。

3月份,PPI同比上涨3.1%,环比下降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3.7%,环比下降0.3%。由于去年同期PPI持续环比增长,导致近几个月来PPI同比增速回落幅度较大,并快速向CPI趋近,预计未来将逐步趋于稳定。

3月核心通胀由上月2.5%的高点回落至2%,环比回落0.3%,略低于预期。一季度整体核心CPI同比增长2.1%,较去年全年2.2%的水平下降0.1个百分点,反映通胀预期仍保持温和水平。预计后期CPI中枢将保持在1.8%-2.4%区间,高于去年但整体温和,预计全年CPI同比增长将达2.1%,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中性。此外,食品价格的下跌从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打消贸易战限制美国农产品进口或引发食品价格上升并推升通胀的担忧。

新增信贷1.12万亿元M2创历史第二低值

3月新增信贷较为平稳。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86万亿元,同比多增6339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12万亿元,同比多增934亿元,环比增加逾2800亿元。分项来看,3月居民短期贷款大幅增加,中长期贷款保持在近期均值水平;企业贷款下降明显,短期贷款较上月下滑40%,中长期贷款较上月下滑30%;非银机构贷款及票据融资大幅下滑形势有所缓解。从总体来看,在房地产加强调控的背景下,居民住房贷款近期持续保持稳定,居民短期贷款的上升反映了居民消费意愿的增强,同时并不排除部分短期贷款继续流入房地产市场的可能。

3月新增表外规模继续收缩。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5.5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33万亿元。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7863亿元,环比增加1800亿元。3月直接融资大幅增长,环比增加逾2700亿元,达到2017年以来的最高值,企业债券融资大幅高增是主要原因。自3月以来,央行的呵护以及财政拨付使得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债券市场利率保持低位,企业通过直接融资市场融资的意愿和能力有所增强。

3月M2同比增速走低。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173.99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1.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为52.35万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4个和11.7个百分点。

从整体来看,3月货币信贷数据反映了“稳贷款、减表外、增债券、平股票融资”的格局,同时也体现了企业融资渠道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移的趋势。随着利率市场化不断完善、传导机制逐渐理顺,企业融资结构将得以改善,融资成本有望降低,金融体系将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猜你喜欢

消费品增加值月份
1-6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为53574.8万t 同比下降4.4%
快速行动并治愈一切:医疗保健是如何演变成消费品的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2020年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正增长
12月是最残酷的月份
法兰克福春季消费品展开幕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0%
2015年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