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8-05-09李欣霏
李欣霏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疑问,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相应促进了历史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专业素养。本文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原因的分析,探讨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以期对历史教学工作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166-02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过分依赖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从历史教学着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原因分析
1.教師缺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初中历史课时安排较少,历史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课程知识传授给学生,只能以一人之力主导整个教学过程,难以考虑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时,教师一般会主动对学生提问相关问题,学生只能被动地回答,在对问题答案进行探究和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促使其更加牢固地掌握历史知识。
此类教学方式不能为学生提供提问问题的机会,而历史教师也只把重心放在了课程知识的教学上,至于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达到却很少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疑问难以得到重视和解决,会给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教师过于主导教学,限制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知识的讲授,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过于主导教学过程,决定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造成其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提问问题的欲望大大降低。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大部分取自教材,对学生进行提问的目的主要在于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历史教师将历史知识中涉及到的重难点都给学生做了细致分析,可能令学生无问题可问[1]。另外,教师过于主导教学过程,学生慑于教师的权威,即使有了问题也不敢提出来。时间长了,问题意识就会逐渐丧失。
3.教师没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
深圳市初中历史课时设置为初一初二年级每周每班2课时。不少初中历史教师为了能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会在历史活动中将课程知识一股脑全部抛给学生,导致学生为了赶上教师的进度,而只能囫囵吞枣地被动接受所学知识。由于历史教学时间有限,教师缺少足够的时间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提问问题的机会。另一方面,许多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并不能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充分的研究,只注重对教学内容的了解。这样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只能一味地对学生灌输知识,而不顾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没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想法,自然不会去创设问题环境,学生也没有提问的机会。
4.传统教学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我国大多数学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都是通过考试的形式来实现,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评价方式十分单一。其实,这种教学评价方式只体现出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而学生在教学活动的表现难以体现出来。
教师和学生为了能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往往会只注重考试要求中的知识点,一切工作和活动都是为了应对考试,而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对其学习能力的影响。所以说目前仍然沿用的传统教学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培养的策略
1.调动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
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其进行历史知识学习的动力,所以历史教师要对此加以保护和利用。初中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和特点,决定了其主动探索未知事物强烈欲望,他们会不时地产生各种想法,提出各种问题。历史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其敢于质疑不同的观点,鼓励其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2]。如关于中国原始社会最后一位首领——禹的介绍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表现出了他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部分学生也可能会从其它的角度来考虑,虽然大禹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他没有尽到自己的家庭责任。关于此类的想法和观点,历史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述,从而活跃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2.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许多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通过具有浓厚趣味的情境来吸引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和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根据教学相关内容,利用多种教学设备,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肯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供丰富学习资源
初中生因为课业繁重,其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也只在历史课堂中进行。但受初中历史课堂时间限制,学生所获取的知识量对于其问题意识的培养尚显不足,所以,历史教师要拓展初中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渠道。如在学习古罗马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观看《古罗马——一个帝国的兴起与衰亡》这部纪录片,不仅能使学生在浓厚学习情趣中获取到相关历史知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英语听力,可谓一举两得。历史纪录片涉及到的历史知识要多于历史课本,这样会使学生对课本中没有涉及到的相关内容产生疑问,从而潜移默化地形成问题意识[3]。
4.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仅要利用书面考卷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测试,还应开发其他的教学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如,通过让学生绘制历史思维导图、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并进行分析等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其在讨论中解决自己的疑问,根据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的表现来评价其学习效果。同时,可以将学生的课外自学成果和课上小组活动情况量化打分,纳入学生评价体系。
这种多元评价方式不仅丰富了历史教学,还能(下转173页)(上接166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结束语
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新课改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米玛措姆.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才智,2014(28).
[2]成海芹.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J].情感读本旬刊,2015(11):84-84.
[3]陆元峰.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历史问题作答能力[J].考试周刊,2012(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