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探索
2018-05-09胡红梅徐杰
胡红梅 徐杰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097-02
幼儿操作活动所具有的趣味性、实践性、探索性、发现性等特点,为幼儿主动探索积累经验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探求欲望。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要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必须让幼儿亲自参与操作活动,并在活动中体现幼儿主体性,有效地发挥操作活动的教育功能。
一、从环境、材料入手,激发幼儿主動探索的欲望
幼儿特别乐于摆弄和操作物体,符合年龄特点的材料能引起幼儿的主动探索。皮亚杰的互相作用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识发展是在不断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幼儿对世界的认识是不断的看到自己对客体作用的结果中得到调整、扩展和深化。可以说物质环境是幼儿学习和探索的刺激物、中介和桥梁。
幼儿园的科学发现区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新颖的充满趣味性的科学学习园地。在每天的分区活动时都为小朋友开放,提供与目标相应的材料,让幼儿轮流来操作、摆弄、发现问题、寻找答案。我们为幼儿准备的材料并不是只提供幼儿看,不能动的摆设品,而是要让幼儿动手操作、尝试、发现秘密。如:幼儿在做“沉浮”实验必须提供水、石块、铁块、木块、塑料等东西,让幼儿进行操作、记录,发现什么东西会不沉,什么东西会浮上水面。他们在操作时是那样专注,小手是那样灵活,整个过程每个人都那样认真。通过尝试,他们发现问题,并且也提出很多很多问题,老师再引导幼儿寻找答案。此外,还让幼儿利用半成品材料进行制作,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科学地指导操作过程
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有时并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启发,让幼儿从中获取知识。
1.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时间和操作探索的机会
在认识幼儿操作活动中,很多时候往往流于形式,认为只要幼儿动手了,就算是操作活动;有时又没把握好轻重常常在幼儿接触材料之前要求讲得太多、太啰嗦,而真正给幼儿操作的时间却很短;有时整个操作过程由教师示范统一指挥,幼儿盲目地服从,没有给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所得的结果都是雷同。为了改变以往的一些错误做法、观念,尝试让每位幼儿有充足的时间和充分探索的机会,提供丰富的材料,分组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让幼儿反复地操作、探索,从而发现问题。如:“电与水”实验中,我们提供了空瓶子,让幼儿把盐放入水中,并用灯泡导线连接,与水相接触,尝试加入多少盐会使灯泡亮起来,证明水会发电,在提醒幼儿注意操作卫生、安全等事项后,教师就没有任务示范性、描述性语言,让幼儿自由操作。允许他们反复实验,并且根据幼儿的完成情况在延伸活动部分再进行操作,让幼儿再次操作、尝试帮助能力差的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2.不过多干预,引导幼儿积极探索
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观察者、记录者、鼓励者,也是参与者,但不是干预者。当幼儿很投入地操作时,突然地干预会中断幼儿的思维过程,同时也会使幼儿注意力不专心,影响操作效果。当幼儿操作无从下手时,教师作为参与者,给幼儿起示范作用,教他基本的方法、技能,而不能包办代替。当幼儿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时,要及时关注肯定幼儿的操作,鼓励他大胆地表现。当幼儿在操作中失败时,我们要鼓励他锲而不舍,在失败中站起来,寻找成功的途径。
3.强调知识的灌输,引导幼儿多角度探索
幼儿的操作、发现、提问有时虽然天真、可笑,经常会脱离现实生活实际,但教师不能急于下结论判断对错。有时可能就因为老师的一个判断而抹杀了一个孩子的自信心及探索精神。老师应该用不同方式、手段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多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幼儿在科学活动中主要是学会在操作中掌握一定的方法,而不是要学会什么深奥的科学知识或科学原理。有时在一节课内会出现很多老师给幼儿的知识点,填鸭式地灌输给幼儿,通过反复多遍地跟读记忆下来,囫囵吞枣地接纳,幼儿根本不理解什么含义,这样是不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的。
4.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探索结果
在幼儿探索结束后,要让幼儿描述操作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幼儿只看不说或只做不说,没有机会在操作中观察、分类、表达等科学方法和培养创造性地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等于探索失去了效果。让幼儿充分交流、讨论,老师再从中归纳总结,让幼儿有一个完整的知识。
三、针对幼儿不同能力特点予以因人而异的指导策略
人之不同,各如其面,幼儿能力的不同,会导致幼儿探索水平的不同。因此,教师应针对本班幼儿不同能力水平,提出不同的探索要求,因材施教。如科学小实验“鸡蛋壳游戏”,对能力强的幼儿,教师提出导向性问题:“鸡蛋可以做桌子腿吗?”对能力中等的幼儿,提供线索:“把鸡蛋倒扣在桌子上试试看?”对能力弱的幼儿要引起注意,并帮助幼儿发现线索:把四个鸡蛋壳扣在桌面上,搭上木板,上面能放书吗?
另外,家庭配合也是完成因人施教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结合科学活动的开展,以每个幼儿实践、探索、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协作和表达能力做出认真的分析。并将幼儿的观察分析记录写在家园联系册上,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并提出建议争取家长的配合,从而取得较好的个别化教育效果,如对注意力易分散的幼儿,建议家长可为幼儿提供拼图、迷宫之类的益智游戏,训练其注意力等,通过这一方式,也可使家长了解科学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引导家长了解学习科学的启蒙方法,并与家长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探讨适合幼儿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活动指导方式,更有效地实施对幼儿的教育。
总之,科学活动是幼儿获得科学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也是教师科学素质和科技教育能力提高的过程,教无止境,因而学无止境。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掌握科学的指导策略,提高教育技能,并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达到教无定法是为至法的境界,使幼儿教育不仅成为一门科学,而且成为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