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好小学足球队的策略
2018-05-09丛磊
丛磊
近年来,校园足球已经成为一股热潮。很多有条件的学校都在开足马力打造足球特色学校。对于当前这些致力于打造足球特色的学校来说,硬件可以短期跟上,但是软件尤其是让学生真正踢好球,则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作为小学体育教师,除了保证一定的训练时间外,最重要的是还如何组建足球队,如何带好足球队。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浅析如何带好小学足球队的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策略一:合理组建梯队是基本原则。小学生的年龄跨度较大,基本上都在从7岁到13岁之间。考虑到足球队的稳定性与延续性,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将足球队伍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年龄大致在7岁至8岁之间,主要集中在一、二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对新鲜的事物、游戏较感兴趣。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进行。比如编排无球游戏,或者结合球游戏,其重点是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继而从中观察学生身体素质,便于进一步选择人才。第二梯队:年龄在9岁至11岁之间,主要集中在三、四、五年级。其训练重点应着重突出基础动作,乃至足球意识,为学生进一步提升足球水平奠定基础。第三梯队:年龄在12岁至13岁之间,主要集中在六年级。其训练重点,应侧重于战术指导与竞赛模拟,以便通过各种竞赛展示学校足球队形象。
策略二:严明团队纪律是首要前提。足球队是团结协作非常强的队伍,因而团队纪律就显得尤其重要。可以说,没有严明的团队纪律,就没有好的足球队。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在组建足球队的过程中,第一条就是严明团队纪律,要明确告诉球员,无条件服从规则。在平时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更要狠抓细节,把纪律培养贯穿到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之中。比如集合时必须要跑步结合,不能慢跑以免浪费时间;训练过程中,不能随意离开球队和训练场;训练时,必须穿球鞋短裤,个人物品必须摆放有序、整齐。教师提出要求后,所有球员必须无条件服从,即便有不同意见,也应先执行,然后私下沟通。只要有了纪律,球队才会有了生命,才有可能更好地开展训练。
策略三:足球基本技术是核心内容。技术是足球的生命。但是无论多么复杂的技术,都应有其基本动作构成。对于足球队来说,其前提是不在于多么炫耀的足球技术,而是夯实基础,重在足球基本功训练,以便形成一种良好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一年龄段正是学习动作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师更应把技术作为训练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从运球控球开始,一步步压实基础,以便能让学生逐步掌握运控球的技巧,即传球、接球、射门、顶门,乃至带球过人等技术,当然,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让学生练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基本的动作,才能通过基本的足球技术进行延伸发挥,一生二、二生三,乃至“变”出复杂的足球技术,为控制比赛乃至赢得最终比赛奠定坚实的基础。
策略四:突出速度训练是重点关键。速度,不仅是指跑得快,还要跑得时间长;毕竟,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够跑完全场,也是一种能力体现。作为足球队球员的速度主要包括动作、反应与意识三个方面。在具体训练过程中,要重点强调这三个方面的能力提升。如在具体脚内侧运球练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球员的运球动作、运球部位是否准确,还要关注球员的速度;要给他们灌输一个思想,即必须在最短的時间内完成。这样长期训练,他们就会慢慢适应这种节奏。还有组合练习,即停球后过人接射门组合,以前有学生认为只要完成动作就行,但现在却不行;体育教师要告诉他们“时间概念”,必须缩短时间或者模拟比赛节奏,以便让他们明白,训练不仅仅是训练,而是每一次比赛的模拟。如此,他们的速度才会提升,耐力才会加强。
策略五:实战对抗训练是基本保障。足球属于竞赛性体育运动,因而必要的对抗实战训练是不必可少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只有通过实战对抗训练,才能充分发现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弱,才能对症下药制订训练计划。通过对抗实战训练,就会发现有的学生由于性格原因而呈现出球风太乱。如果不进行模拟训练,那么在比赛中就会处于被动状态。但这里的“对抗”不等于一种粗野的身体冲撞或者犯规,而是利用自身优势学会与对手进行对抗。我们要以此告诉学生自己的优势是什么,究竟是速度,还是身体力量,甚至是控球技术?只有了解到自己的优势,才能在对抗中赢得对方;如果自身没有优势,那么只有全力护球,以便等待队友的支援。也只有在对抗实战训练中明确告诉学生,才能让他们学会充分运用自身优势合理与对手对抗。
策略六:强化团队意识是根本保证。足球队是集体行为,因而团队意识是必不可少的。而这里的团队意识,是指一种大局意识乃至协作精神与奉献精神的一种表现。在足球队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学会合作,即在训练过程中要把团队意识放在首位。毕竟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表现欲望强,加之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因而在比赛中更多呈现一种“英雄”主义。体现在训练中,比如乱跑位,明明是后卫的却跑到前面抢球;或者一旦遇到挫折,就相互指责;或者无球时不跑位;等等。这里,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队员之间要相互信任,并引导他们学会团结协作。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尽可能在比赛中克服不良习惯,以便让其整个团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姿势。
小学足球训练,只是培养足球运动员的基础,而不是专业培训。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重点为学生打基础,对他们进行全面指导,以便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足球的热爱,并通过有效训练,继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足球技能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足球素养,为提高小学足球水平、选拔更多足球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河口镇景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