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对PPP产业扶贫模式的风险评价研究
2018-05-09杨洁杨润恺
杨洁 杨润恺
摘 要:精准扶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现阶段,国家精准扶贫已从政府单方扶贫资源的供给逐渐向公私合作(PPP)模式转变。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主要针对PPP产业扶贫模式风险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
关键词:扶贫资源;政府;ppp产业
一、概述
中共中央提出了“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和“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扶贫指导意见。目前云南省正在积极探索“PPP模式+精准扶贫”来进行扶贫工作。湖南洞口利用PPP模式发展农村产业也取得了重大成果[1]。因此从整体来看,将PPP模式融入精准扶贫是我国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举,能够有效克服有限资源供应效率低,降低国家财政压力,改变政府主导扶贫的局面。因此需要在PPP项目中明确风险存在形式,制定合理的风险规避措施以保证PPP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风险评价
应用层次分析法对风险进行定性评价[2],确定风险指标权重从而制定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
(一)构建PPP扶贫产业风险评价指标如图下所示
(二)构建风险评价矩阵
对PPP扶贫模式风险因素准则层进行重要性判断并赋予权重值,采用1-9标度法确定构建矩阵如下:
计算PPP扶贫模式风险准则层的指标权重得:,矩阵RAB的最大特征值,一致性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符合一致性检验,由此我们认为矩阵具有显著性水平。
(三)同理可以构建指标层矩阵求得指标层权重值,如下表
(四)计算层次总权重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各项风险因素中,收益风险最大,其次是运营风险,最后是低效率風险和政府风险。
三、主要风险规避建议
收益风险应该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对于利率和汇率风险可以借鉴西方银行有关利率和汇率的风险控制措施[3],建立完善的利率风险控制系统。针对税收风险,政府应为PPP扶贫模式出台专门的税收政策并为其提供税收优惠。同时企业应该合理规划资金用途并且积极探索产品销路最终实现共赢。
其次,针对政府监管不力和管理不到位带来的风险,政府应建立合理的监管机制,增强监管力度,培养企业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建立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形成具有企业自己特色的预警机制。
对于企业方面,要和政府建立密切的联系,加强与政府部门的信息沟通。企业公共关系部门要密切关注新闻媒介的动态,随时搜集政府部门下达的各种命令和文件,并尽可能根据政策法令的变化来调整企业的政策及活动。当然,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绝对服从关系,如果企业在执行政策法令过程中,发现政府行为与实际出现偏差,则有责任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修正意见。
在实现精准扶贫这一长期道路上,政府和企业要明确各自的角色,不断学习,以创新驱动产品研发。 企业不仅要加强PPP人才的培养,又要不断突破现有的技术,确保未来的发展,有效地降低政府扶贫过程中的运营风险
参考文献:
[1]吕辉红.湖南洞口:借鉴PPP 模式发展农村扶贫产业[J].中国财政,2015:65.
[2]Dias,A.Jr ,P.G.Ioannou. Company and project evaluation model for privately promoted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1996:71.
[3]李强,韩俊涛,王永成.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铁路PPP项目风险评价[J].经济研究.2017:7-11.
作者简介:杨洁(1996—),女,汉族,河北宣化人,主要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杨润恺(1998—),男,汉族,河北邢台人,主要研究方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