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当”一声的背后
2018-05-09易明
易明
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时间”时,为了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1分钟有多长的时间概念,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欣赏1分钟的音乐、做1分钟的眼保健操、测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等。在学生初步体验了1分钟有多长的基础上,教师向学生提出:比一比,谁对1分钟的把握最准。应该说这一做法无可厚非,但由于教师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了很难收场的尴尬局面。
师:刚才大家体验了1分钟有多长。接下来我们比一比谁对1分钟的把握最准。请大家闭上眼睛趴在桌子上,当老师说“开始”后,如果你认为已经到了1分钟,就请你轻轻地站起来。
教师说活动开始,多媒体课件播放时间条。过了20秒,有几个小朋友站了起来。
师:有的小朋友已经抢在1分钟前面站起来了。
经老师这么一说,几个刚想站起来的小朋友又趴在桌子上继续等待。又过了一会儿,大多数小朋友都站起来了,但此时还未到1分钟。随着课件中的时间条走完1分钟,发出“哐当”的声音,老师说“停”。还未站起来的三四个小朋友抬起了头。
师:我发现大多数小朋友1分钟还没到就站起来了,还有几个小朋友1分钟过了却没有站起来。看来大家对1分钟的时间把握都不到位,我们再来试一次,好不好?
生:好!
学生再次活动,但是没有学生在1分钟前站起来。当听到“哐当”的声音后,学生全部齐刷刷地站了起来。
师:这一次大家对1分钟的时间把握非常准,真棒!
此时,一学生插话:“老师,其实只要听到哐当的声音站起来就行了。”
听课老师和学生“轰”地笑了起来,上课老师也尴尬地笑了笑,随后进入了下一环节的教学。
反思:1分钟是短暂的,怎样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1分钟的时间长度概念呢?片段中,教师将1分钟的时间概念物化为可见可数的各种日常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去体悟。但是,组织了这些活动,学生对1分钟的把握就一定准吗?从片段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学生对1分钟的把握不到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教师对教学细节的预设不充分。
准备好一节课,教师不但要认真研读教材,按教育规律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而且要有很强的预见能力,在考虑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充分预设每一环节的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达成的预期效果。透视这个教学片段,我们不难发现教师课前准备工作不充分,对课堂的预设也不到位。教师在做课件时不妨将时间条的声音消掉。同时,为了使活动更具有操作性,教师可以将时间条的时间设置超过1分钟,并在1分钟处作一个标记,排除客观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干扰,不给学生投机取巧的机会。
尤其是学生在第一次活动结束后,教师不妨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得出:可以借助心里数数、脚尖点地面等方式把握1分钟的时间长度。学生有了这个认识积淀,活动时就有了参照物,活动才会有效,而不是仅仅要求学生再次进行活动,纯粹靠感觉去猜。教师认识上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学生活动的游离和效果的浅层化。
由此可见,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研读一定要深而细,充分预设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尤其是在操作活动的组织中,材料选择是否具有典型性会直接影響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是由多个细节组成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生成精彩的课堂,我们教师还需要课前做好预设,在课堂中创造性地处理。
(作者单位:邵阳市双清区铁砂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