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泌针法理论特色及其临床应用

2018-05-09陈嘉欣郁洁王翰林谷彩山黎楚倩梁颖诗谢长才

新中医 2018年5期
关键词:腧穴三焦针法

陈嘉欣,郁洁,王翰林,谷彩山,黎楚倩,梁颖诗,谢长才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2.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 3.中南医疗门诊部,广东 广州 510168 4.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谢长才教授是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肥胖内分泌专科负责人,躬耕于临床数十载。调泌针法为其根据前人著作相关内容,在整理总结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并命名的一种特色针法。该针法有其全新的理论体系、独特的调泌穴位和灵活的针刺手法。在运用调泌针法的临床实践中,谢长才教授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妇科内分泌疾病领域颇有心得,临床疗效显著。现将调泌针法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1 调泌针法的理论体系

调泌针法是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治疗内分泌系统相关疾病的一种特色针法[1],其通过刺激穴位达到调节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目的。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既能产生和传导冲动,又能合成和释放激素,介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为两个系统提供最基本的连接。调泌针法正是通过针刺兴奋或抑制内分泌腺体,使激素分泌旺盛或少分泌、不分泌,调节中枢与外周神经内分泌系统激素水平,使人体的激素水平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调泌针法理论从中西医结合角度,用全新的治疗思想,将中医“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与西医“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紧密联系,把传统针灸学与内分泌疾病的诊治有机结合在一起。

1.1 调泌之本,燮理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中医理论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阴阳学说。调泌针法的理论基础正是建立在中医阴阳理论和经络学说之上。调理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学“阴阳平衡”和“阴平阳秘”状态与现代医学中的“内环境稳态”有着非常相似的内涵。体内的物质代谢过程主要以阴阳互根互用的消长平衡方式进行,疾病的发生是机体自稳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内环境失衡和生命活动障碍。当机体在病理状态下接受针刺等治疗时,机体会作出不同程度的反应,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平衡,恢复“阴平阳秘”状态。这正是《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的“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女性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动态变化及激素水平的高低变动,都是机体阴阳消长、转化、平衡的具体体现[2],即所谓“有诸内者,并形诸外”。调泌针法通过针刺相应的调泌穴位,引起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分泌的激素量发生变化,利用经络系统对人体阴阳平衡的调节作用,影响激素从产生到发挥作用的每一个环节,从而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病理改变,达到治疗疾病尤其是妇科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目的[1]。

1.2 调泌之要,首在冲任 《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正常月经的来潮有赖于“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轴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肾气盛,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是产生月经的必备条件。自古以来“冲任学说”在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证治当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冲、任二脉与肾、肝、脾胃及足少阴、足厥阴、足太阴、足阳明等经脉关系密切,脏腑、气血、经络的病变和各种致病因素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冲任功能,引发妇科疾病。

随着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现代医学家在中医学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以及临床观察,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和探索冲任学说的本质以及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3]。女性生殖生理的调控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同时也是女性内分泌轴,中医医学对女性生殖生理功能的认识则表现为“肾-天癸-冲任-胞宫”机能轴的运作,此轴功能紊乱同样可出现月经失调、不孕等疾病。现代医学内分泌学理论认为,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与孕激素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作用异常重要,相当于中医对冲任二脉调理,促使“肾-天癸-冲任-胞宫”轴恢复正常运作,从而达到治疗妇科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目的(见图 1)。

图1 冲任在女性生殖轴中与卵巢的生理功能及调控模式比较

1.3 调泌之用,气治三焦 三焦之名,首见于《内经》,其概念有二,一是指六腑之一,二是指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三焦作为六腑之一,其主要功能为通行元气和运行水液[4]。同时,三焦贯穿人体上、中、下三部,人体全身“原气”和“水液”的运行升降,都要依赖三焦功能协调和三焦通路畅达,所谓“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

中医学三焦的功能与现代医学中内分泌系统的作用非常相似。很早就有学者提出中医学所谓的“三焦”,就是现代解剖中的“胰腺”。中国历代也有很多医家从三焦论治消渴病,类似于现在的糖尿病。笔者认为,人体内几个重要的内分泌腺体,都跟人体三焦位置关系密切,如甲状腺和胸腺位于上焦,胰腺位于中焦,肾上腺和性腺位于下焦。调泌穴位有胸腺穴、胰腺穴、胰副1穴、胰副2穴、卵巢1穴、卵巢2穴等与之相对应。而任脉上的膻中穴、中脘穴和气海穴,此三穴分别为上焦、中焦、下焦的气会之所。此外手少阳三焦经的中渚穴、外关穴、支沟穴等,也是常用腧穴,以此实现内分泌腺、任脉、三焦共调同治,发挥针灸经络的治疗优势。

2 常用调泌腧穴[1]

调泌针法有其独特的腧穴,各腧穴有着特殊的定位和功能。在临证治疗中,可在常规体针腧穴的基础上配合特定调泌腧穴,使临床疗效获得显著提高。常用调泌穴位有增泌穴、缓泌穴、丘脑穴、下丘脑穴,垂体穴,神垂穴,松果穴、卵巢1穴,卵巢2穴,断红1穴、断红2穴等。丘脑穴定位:在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3寸处。功能:安神镇静,调整神经功能及性功能障碍,调节内分泌失调。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头晕等。操作要点:向下斜刺0.3~0.5寸。垂体穴定位:在头部,下丘脑穴向前额旁开2寸,再向下1.2寸处。功能:调理气血,固摄冲任,调整月经紊乱等。主治:月经不调、闭经、头晕、甲亢等。操作要点:向下斜刺0.1~0.2寸。卵巢1穴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5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功能:固摄冲任,疏调经气,调理经血,调节内分泌失调。主治:小腹冷痛、痛经、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痤疮。操作要点:向下斜刺或直刺0.5~0.6寸。断红1穴定位:在手背,微握拳,第二、三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即八邪穴之上都穴。功能:固摄冲任,调经止血。主治:崩漏下血、月经不调。操作要点:沿掌骨水平方向斜刺0.5~0.8寸。

3 调泌针法针刺补泻手法[1]

不同针刺手法可以对内分泌腺体产生兴奋或抑制作用,从而调节内分泌的失衡。临证则要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原则进行论治。在具体操作上来讲,轻刺、少刺的手法偏于“补”,可以使内分泌腺体产生兴奋,促进内分泌激素的释放;重刺、多刺的手法偏于“泻”,可以对内分泌腺体产生抑制,减少内分泌激素的释放。

不仅如此,调泌腧穴同其他体针腧穴一样,具有双向良性调整作用,可以使正处于兴奋状态的内分泌腺体释放激素减少或不释放,或使正处于抑制状态的内分泌腺体释放激素增加或自动释放。这就是调泌腧穴双向调节的生理功能,也是相互协调的重要表现,是临床治疗内分泌疾病的针灸效应基础。

4 病案举例

罗某,女,28岁,2016年9月19日初诊。主诉:月经周期延长5年余。现病史:月经周期紊乱延后5年余,最长推迟2月,外院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LMP 2/9(地屈孕酮撤退后),月经量少,痛经,经前乳胀感,舌质红、舌苔白腻,脉弦细。8月24日空腹血液检查:血糖6.48 mmol/L,谷丙转氨酶85 U/L,谷草转氨酶38 U/L,胰岛素183.42 pmol/L。妇科阴道B超提示:左侧卵巢多囊样改变;内膜厚5 mm。中医诊断:月经后期(冲任不调)。西医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治则:疏肝健脾,理气降糖。主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三阴交、太冲。调泌穴:下丘脑、垂体、卵巢1、胰俞。操作:平补平泻。每周针刺治疗3次。10月2日月经自然来潮,量偏少。10月18日复查:血糖4.62 mmol/L,谷丙转氨酶56 U/L,胰岛素116.05 pmol/L。

调泌针法是基于中西医结合理论,发挥于妇科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手段上的一种针刺方法,为临床治疗手段加以丰富。在妇科学的理论和实践过程中,中西医两种医学都以各自“轴”的概念加以说明,而两个机能轴理论体系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调泌针法恰恰在两轴之间发挥相互协调统一的作用,促进了中西医妇科学的进一步相互沟通。

[参考文献]

[1]谢长才.肥胖内分泌疾病针灸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邱鹂苹,陈绮婷,曾蕾.阴阳学说与女性激素的动态变化及生理平衡[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6,50(8):10-12.

[3]胡海燕,杨新鸣,吴效科.浅谈当代妇科“冲任”名家的学术思想[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11):928-930.

[4]高林林,陈丹,赵伟,等.三焦学说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8):688.

猜你喜欢

腧穴三焦针法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侯江红从三焦论治小儿久咳
从三焦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探讨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基于内经理论的敏化腧穴“快然”特征探讨*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从三焦湿热相火论治慢性肝病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