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着昆曲度青春
2018-05-09
校园传承版《牡丹亭》演出剧照(许培鸿摄)
随着昆曲《牡丹亭》的帷幕渐渐落下,台下响起持久的掌声。“整场演出非常精彩!很难相信是一群学生在表演,而不是专业演员。”有观众感慨道。
4月10日晚,校园传承版《牡丹亭》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开演。来自北京16所高校和一所高中的38名同学倾力合作,历时8个月,为观众呈现了这台“活力十足”的昆曲演出。
每周六清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大二本科生汪晓宇都会早早起床,花两个小时赶到北大排练。她是为数不多的零基础演员。
生活中的汪晓宇是个“新鲜人”,她学西班牙语,喜欢滑雪和滑冰,但她也喜欢昆曲。“我觉得并不矛盾,我喜欢昆曲唱腔、妆容和服饰里柔婉的美,喜欢昆曲里一个个浪漫故事……”
汪晓宇从慕课上第一次认识昆曲,凭着一腔热爱和孤勇,在从没开口唱过昆曲,甚至没看过一场完整的昆曲演出的情况下,新学了一首《惊鸿舞》就跑去面试《牡丹亭》剧组,而老师们用包容接纳了她。2017年7月,汪晓宇正式加入校园传承版《牡丹亭》,并随剧组赴苏州昆剧院开始第一次集训。
“念白太难了!”第一堂课,昆曲就给了汪晓宇一个“下马威”。苏州昆剧院的老师们从台词开始教起,“可我连最基础的发声都不会,我发不出来老师念的那种音。”汪晓宇说。
昆曲的剧本虽以普通话写就,念白却不同于普通话,而使用“苏白”和“中州韵”的发音方法。作为一位地道的甘肃人,苏白和中州韵难住了汪晓宇。“我最后把学西班牙语的发音方法移植到这里,解决了我的发音问题。”这种跨越地域和时空的互动让汪晓宇新奇和感动。
暑期集训的最后一天,汪晓宇在响排舞台上第一次准确完成了自己的念白。相比于“春香”汪晓宇辛苦的基本功练习,“杜丽娘”张云起看起来要轻松一些。她9岁开蒙,学习昆曲至今已有13年。扎实的基本功让她在集训之初游刃有余。
2005年,张云起正式开始学习昆曲,也就是这一年,青春版《牡丹亭》在北大演出,开启了“昆曲进北大”的序幕。2014年,张云起考入北大哲学系,并成为北大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的志愿者。
“过去自己演戏养成了一些不太对的小习惯,作为业余爱好者来说大家都觉得已经很不错了,但专业老师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张云起说。在她看来,要把剧目演下来并不难,难的是真正走进人物,并通过人物去细腻地抒发情感。“传统戏剧很重要的吸引力是能引起情感的共鸣,我希望我们的作品能有这样的魅力。”张云起说。
3月24日,校园传承版《牡丹亭》在上海举行特别场预演,许多昆曲老艺术家到场。“我之前去梁谷音奶奶在北大的大师工坊连续‘刷脸’4次,她都没有记住我,但上海场演出完,她激动地过来夸我,简直太幸福了!”回想起被偶像夸奖的时刻,张云起的兴奋溢于言表。“排这出戏,我真的赚大了,”张云起说,“我在项目里学了六折戏,穿了青春版《牡丹亭》的行头,请摄影师许培鸿拍了剧照……”8个月的排演结束,38人的剧组中有13人获得“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荣誉团员”称号,张云起是其中之一。他们的表演被昆曲前辈们交口称赞。
跟汪晓宇一样作为初学者进组的,还有“陈最良”和“郭陀”的饰演者叶怡君。2016年春天,叶怡君出于好奇选修了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设立的热门通选课《经典昆曲欣赏》,并自学张铭荣老师的《势僧》,最终也凭借这段表演入选校园传承版《牡丹亭》剧组。叶怡君对昆曲的接受速度和学习效率让剧组同学和老师赞叹不已。“昆曲其实很贴近生活,它虽然被称为高雅艺术,但因为发端于民间,故事和情感都来源于最普通的生活,所以接受起来很容易。”而在选课之前,叶怡君从未想过,昆曲会进入自己的生活。
剧组排练时间很长,除了暑期、“十一”和寒假的三次集训,每周还有一天至两天的校内集训。“几乎所有的周末时间都要花在昆曲练习上。”叶怡君说,身边很多同学一开始都不理解,一个学经济的怎么跑去唱戏了,“我觉得没什么难理解的,昆曲里的传统文化基因,能让我感受到与古人的情感共鸣,于我而言,这是种享受。”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戏曲艺术逐渐从许多年轻人的视野里消失了。“其实我身边喜欢听戏唱戏的朋友里,大多在戏曲的爱好之外还是很现代很跟潮流的普通年轻人。”张云起说,并不是说只有精神上的“古代人”才能接受戏曲,也并不是唱戏曲的都是“遗老遗少”范儿,戏曲也能年轻,传统一样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