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书写冰的热度
——追忆“中国冰壶第一人”魏德广(下)
2018-05-09黄殿琴
□黄殿琴
魏德广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他对家人和朋友都很好。那些年,他始终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境地:放弃冰壶转做其他项目,就不用再为钱发愁了,但有悖理想;坚持把冰壶做下去,理想有了,却又时时要为钱发愁。
他经常彻夜难眠,又不忍心让家人、朋友和员工跟着他一起担心,便开始用抽烟的方式排解压力,他经常是一颗接一根地抽烟……但就是在这么大的压力之下,他依然是见了谁都是乐呵呵的,尤其是在母亲面前。魏德广是个大孝子,他的哥哥在加拿大定居,姐姐也经常出国,为了方便照顾母亲,他就把母亲接到了自己身边来住,再大的压力,再怎么夜不能寐,每天早晨,他必定会到母亲的房间里问安,然后陪老人家聊一会儿,再离开。他对他的朋友也很细心,虽然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却让人感到如沐春风。魏德广走的实在是有点突然,我听杨晖回忆说:“老魏去世前那段时间,他每天从早到晚的忙,夜里又睡不着觉,体力肯定是严重透支了,但自从他做了冰壶这个项目,就一直是这样,我怎么劝他也没用。其实,他本身就是学医的,曾就读于河南医学院。毕业后,还在医院干过一段时间。“他总是提醒身边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当朋友们反过来提醒他也要注意休息时,他却又总是说:‘你们不用担心我,我的身体我自己清楚。’其实,他的心脏一直都不好,但也都是一些惯常的毛病,平时吃些药就行了。
“2016年12月26日晚,因为第二天有场冰壶比赛,他要给馆里的员工开个会,强调一下明天的注意事项。就在人都到齐了的时候,他起身去拿水壶,要往杯子里倒点水,突然就感觉心脏有些不舒服,于是,他立刻叫人到他的办公室,帮他把药取来。药来了,他服了之后,仍不见好转。这时,他可能觉得情况有点严重了,又招呼员工给他叫了辆救护车。救护车把他送到了安贞医院……当我赶到医院时,医生已经在抢救他了。我说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他的生命,医生也尽了全力,能做的都做了,但仍然没能保住他的生命。他是28日走的,一想到当时的那些场景,我就特别难受。我知道他一个人支撑着那么大一摊子事,辛苦,但我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冰壶竟然要了他的命!不光我没想到,所有人,包括他自己,恐怕也没想到……”
因为丈夫而屹立的妻子
魏德广走后,杨晖接手了他的事业,成为了北京中体奥冰壶运动中心的老板。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这个事太难做了,劝她放弃,但她却咬牙坚持了下来,她说:“这个冰壶中心是老魏的梦想,我作为他的妻子,必须要帮他把这个他还没有完全实现的梦想实现了。”杨晖还说:“在我还没有真正接手他这一大摊子事时,我只知道,他不容易,但却不知道他竟然是这么的不容易。我都很难想象,这些年他是怎么熬过来的。以前,他怕我担心,所以什么事都不告诉我。唉,老魏这个人啊,早点告诉我,我可能还能帮上他一些,至少也能帮他分担一点压力,那他也不至于才52岁就……”以前和魏德广见面时,他总是把他积极阳光的一面呈现给我,可我却不知道他这些年一直承受着这么重的压力,他把冰壶事业从无到有地做了起来,但谁又能知道他背后的艰难!其实,在听杨晖说这些话的时候,我的心也很痛,既为德广的英年早逝,也为杨晖的坚强,同时我也更加相信,如果时间可以重来,这个女人还是会义无反顾地支持老魏当初的选择……
我还清楚地记得,2014年,德广来我们北京电视台参加“K客观察室”节目时的情景,那天,他作为特约嘉宾,始终笑着向观众朋友们介绍冰壶这项运动和中国冰壶产业的生存状态。在节目的最后,他面对着镜头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希望在2020年北京冬奥会上,我们的冰壶队能够夺冠,为国争光。”现在,虽然距离北京冬奥会还有两年的时间,但中国轮椅冰壶队这次在平昌冬残奥会上的夺冠,已经证明了我国冰壶运动开展的水平,我相信在两年后的北京,中国冰壶一定能够一飞冲天,实现德广这位“中国冰壶第一人”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