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流浪者
2018-05-08陈亦刚
陈亦刚
正如新巧所说,我在写字上面特别笨拙而不开窍。有一次在日记里我发泄式写了一段话,大意如下:老子如此天纵奇才,就不相信会写不好字!
这句话里,包含着深深的挫败感。
因为,我从未遇到过像写字如此艰难的东西。
书法里面包含的技巧与观念,已经建构起一片深不可测的黑色大海。每一次个体的试探与努力,仅仅是投向海水的微小石子,瞬间不见踪影。
而我扔下的,可能只是沙子,或者粉末。
回顾学艺之路,发现无论是绘画或者摄影,相比书法而言,简单许多。个人的切身体会是,一个稍具天赋的人,可以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必须的技术问题,接下来,便可以开始天马行空的探索之旅——无论是大道或者幽径,个体已经拥有了相当的孤独与自由,或远或近,或深或浅,向天地玄黄发出低吟长啸。
然而书法太难了。我在门外流浪徘徊,不得其门而入。
书法,原本是我们自然的呼唤与吟唱,向着原野、向着姑娘、向着友人。书法史中的经典,直至今日,依然带着温度与呼吸。
然而当下的书法已经失去温度了!
我看到,在当代,书法如同一只扼住书者咽喉的手。
我们被书法驯化了。经典像一座座冰冷的雪山,我们试图攀爬的时候,感受与激情也在冷却。于是,面目繁多、然而毫无生命感受的书法作品,充斥着这个本已虚伪的世界。
我们终其一生,也许只是赢得几个套路。
尽管如此,我一向尊崇伟大的书写传统,我也尊重向古典技法发起一次次冲锋的诸位先进。但对个体而言,也许把书法看得过高,其实是在给自己设置障碍?我也不知道为何自己對写好字会有这样的执念。也许越写不好越想写好?
一次心血来潮,加了一个每日写作的群,这个群的规矩是,每人每日必须一文,否则必须发十块钱红包给大家。用手机写了几天后,我想,干脆用毛笔写好了,写完了拍照上传。结果,写到现在,已经写了两百五十多篇。
我对于拼贴,一直有种浓烈的兴趣。最早的时候,我注意到在欧美,即便是普通人,往往都习惯乃至擅长制作拼贴式的笔记或者相册。我不清楚,究竟是现代艺术中的拼贴手段影响了普通民众,还是民众的拼贴传统产生了艺术中的拼贴手段?后来,我发现原来中国也有锦灰堆的玩法。
书法的力量,在视觉元素爆炸的今天,已经大大弱化。书法是冷兵器。一般而言,写日记的话,如果仅仅是写几个字,无论字写得好不好,我总觉得意犹未尽。我想在平面上,让摄影、涂鸦、书写、实物……交相混战,互壮声势。总之,达意为止。
有一回和马超的聊天,让我印象深刻。他提到日常用毛笔做笔记的妙处。这种类于日常的书写,顺意自然,同时体现出我们书写水平的底线。习惯用毛笔来做笔记的话,可以在保持自然书写前提下,不断有益于提高我们的书写底线。
诚然。
我把写好的文字,用手机来进行处理与拼贴,拼贴的素材是有感而发的小画,或者每日遭遇的视觉材料,诸如运动步数、微博图片、新发现的古代书迹、袜子标签、博物馆门票……最终,每日发在朋友圈里。如此,似乎和当下生活达成了某种隐秘的和解。
诸般图像是每日的线索,而书写如同办案的侦探,又像个说书的艺人。如此,我似乎可以这般安慰自己:这一日,我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