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鸦路行记
2018-05-08苍茫
苍茫
1、梦里山水三鸦路
孔子《论语·雍也篇》中有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其实不仅是智者仁者,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对山川河流,充滿了深达骨髓的喜爱、向往的情感。
山是大地的筋骨。有了山的架撑,大地才显得雄浑沉稳,博大壮阔;河是大地的血脉,有了河流的灌润,大地才能万物发端,葳蕤茂盛。人类就是从有河流的地方孕育生发并生息繁衍的。试看世界各国的著名河流: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恒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以及中国的长江和黄河,哪一条不是各个民族的母亲河?
那么路呢?路是什么?路是山的飘带,总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缠绕;路是河的影子,多与江河溪流如影随形;路是人类行走的足迹叠印,累积到一定程度就成了路;路是万物的生命轨迹,这个万物包括人类、社会、星球、宇宙,等等。路和山、河三位一体,一起构成了人类存生的最基本要素。大山撑开天地,为人类的生存创造出初始空间。河流滋生鱼虾谷物,为人类的生命提供了生息、繁衍的条件。路,则是人类形成群体之后,互相之间进行联络、聚合的纽带,也是互相进行封堵甚至杀伐的通道。路离不开山的依托,也离不开河的呵护,我们见到过的任何一种道路:羊肠小道、村街通道、茶马古道、官府驿道等等,都像缠绕在崇山峻岭和蜿蜒江河之间的飘带一样,绕山势而盘旋,随河流而飘舞。当然,社会发展到今日,科技已经高度发达,人们修建公路、高铁可以逢山打洞,遇河架桥;还有就是发明了飞机,可以完全不受山岭、河流的限制,甚至可以在她们的头顶肆无忌惮地自由飞行……
人类喜爱山水,不仅是感恩她们为我们的生命存在,提供了赖以繁衍的空间和食物,更多的是到山河之中,让我们体验山的雄拔巍峨和水的柔软灵动,借以强健傲骨,陶冶性情。我们谁不喜欢到纯自然或者接近自然状态的名山大川登访赏玩呢?我就是一个喜欢游山玩水的文人,而且不仅如此,还尤其爱去那些宗教圣地、历史古迹和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茶道、古驿道探访采风,借以丰润品格,濡润心灵。
此时此刻,我就正在和几位老乡文友一起,乘车从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乡古宛城出发,去我出生的地方——八百里伏牛山之南麓的南召县境的崇山秀水间,去探访一条久负盛名的具有两千七百多年历史与厚重社会人文涵蕴的古鸦路……
我曾在史料文章中,多次看到有关古鸦路的介绍:古鸦路又称三鸦路。《南阳古代史话》称三鸦路为古“夏路”。三鸦路段均在南召境内,中流鲁阳关水(简称关水,今名鸭河)。《清一统志》云:“三鸦路以百重山为第一鸦,分水岭为第二鸦,鲁阳关为第三鸦。”《南召县志·交通志·古道》称:“宛洛大道,即古三鸦路,亦称鲁关道,是南阳通往洛阳的一条重要通道。始建于公元前9世纪西周时期,昭王、穆王为沟通宛洛,防楚北侵,故修此道……”
我也曾在梦中,无数次看见这条飘渺悠远的古驿路,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蛇行而出,经由楚、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各个朝代,一路蜿蜒蛇行,携风带雨,呼雷唤电,彩虹一般朝我飞舞而来……
2、一次穿越两千多年的幽会
现在,我们正坐于车内,途中先听熟悉古鸦路的老乡文友,介绍三鸦路的历史变迁历程:三鸦路最早应为“三垭路”。“三垭”所指,即这条古道之上的三处“垭口”。第一垭在宛城北六十里古向城县(今南召县皇路店镇)北的百重山;第二垭在分水岭(鸭河与空山河交接处),与第一垭相距七十里;第三垭在分水岭以北的南召与鲁山县交界处,距第二鸦八十里。再往前走,山势渐平,就是鲁山县的渡河河谷了。
北魏时期,“三垭路”被改名为“三鸦路”。至于改名的缘由,据说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当时此路两旁山高林密,河水湍急,路道曲弯如蛇,人烟十分稀少,因而常常乌鸦成群旋飞。故此由“垭”改之为“鸦”;二是因“神鸦衔环救刘秀”的故事所致。西汉末年,汉光武帝刘秀南阳起兵反莽,被王莽追杀,刘秀顺三垭路向北奔逃,至第一垭百重山前迷路,正不知所措,忽见一只乌鸦从垭口飞来,叼起刘秀头上的佩环疾飞而去。刘秀为追佩环,紧追乌鸦不放,方入垭口脱险;如此一直追至第二垭、第三垭,乌鸦依次将佩环下转,另一只乌鸦继续为刘秀衔环引路,方才使他顺利通过三垭路,到达汝洛、河北平原,最后成就东汉大业。刘秀登基后为感激神鸦引路之恩,遂令将“三垭路”改成了“三鸦路”。北魏在东汉之后,北魏皇帝亦是承尊东汉皇帝刘秀的旨意,将其改名的吧?我们更愿意相信后者。三鸦路自春秋时期,就是极重要的军事通道。战国时期,楚国疆域迅猛北扩,楚王北上与秦齐韩赵魏争雄,修筑楚长城,并在古南召县邑云阳修建行宫,就是沿三鸦路挥戈北进完成的;赵惠文王元年(公元前298年),赵梁为将与齐攻韩,三国合兵至鲁阳关,楚令鲁阳公与之大战,就发生在三鸦路;西汉末年,刘秀反莽失败,北上逃亡经过三鸦路;东汉元年,已经登上皇位的刘秀回南阳省亲,迎接阴丽华赴洛阳团聚,经过的还是三鸦路;晋太和二年(公元367年),荆州刺史桓豁攻宛,拔之,燕将赵盘不得已退保鲁阳,走的是三鸦路;前秦建元十四年(378年),苻坚率精锐兵出鲁阳关,攻打南阳,南下荆襄,走的也是三鸦路;东晋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刘裕率军五路北伐,经由南阳进军关洛,与拓拔魏于向城(现南召县皇路店镇附近)至鲁阳关地段多次发生恶战,这段路道就是三鸦路;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孝文帝南巡途径三鸦关,告诫中垒将正太守韦珍:“三鸦不守,直接威胁洛阳。”北魏孝昌元年(公元525年),二荆、西郢群蛮为了抵抗北方强敌入侵,甚至切断三鸦路,魏孝明帝不得不遣裴衍、王羆出武关,将其驱除,复而通之……《周书·文帝纪>:北周大统六年(公元540年),“东魏将侯景出三鵶,将侵荆州”,同书《郭贤传》:“及侯景来附,(王)思政遣贤先出三鵶,镇于鲁阳。”就发生在三鸦路;五代十国的后周时期(公元951年),朝廷在鲁山县西南与南召县交界处的三鸦道上设立三鸦镇,亦名平高城、王莽城,以御齐兵入侵……
《山海经·中山经》记载三鸦路云阳关之衡山(鹿鸣山)云:“又东南五十里,日衡山,其上多寓木毅柞,多黄垩白垩。”说明作者亲自来过三鸦路……
《水经注·汝水》曰:“汝水又东,得澧水口。水出南阳雉县,亦云:导源雉衡山,即《山海经》云衡山也。郭景纯以为南岳,非也。”证明郦道元不止一次出入三鸦路……
宋诗人黄庭坚《和谢公定征南谣》诗中有句“……已遣戈船下漓水,更分楼船浮豫章。颇闻师出三鸦路,尽是中屯六郡良。”说明他也走过三鸦路……
唐诗人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中的“便下襄阳向洛阳”,经过的就是三鸦路;唐诗人李白和友人崔宗之自洛阳到南阳、襄阳交游,并写下《送友人》的名诗:“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他与崔宗之来回往返与南阳、洛阳之间的道路,也是三鸦路……
听着文友的介绍,还没到三鸦路,我就先自神情迷离了:古老而悠远的三鸦路啊!你一定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知道在两千七百多年之后,会有一个名叫蓝风的布衣书生,穿越漫长的时间与空间,来与你亲密幽会的吧?你一定会张开宽厚的胸怀和绵柔的双臂,兴高采烈地欢迎、拥抱我吧?
3、寻觅向关
去三鸦古道采风那天,恰遇一个沉郁阴霾的日子。车出宛城,经名镇蒲山、石桥北上,一直在迷迷蒙蒙的雾霭中穿行,更给这次古鸦路探访之行,增添了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两辆车子走在路上,仿佛变成了战国时期的铁甲兵车,我们坐在车里,似乎就是披甲执锐,心中充满悲壮激越的楚国将士,要去三鸦路上与入侵之敌进行鏖战厮杀……
然而,即便我们是当年楚国的将士,也无法重走当年南阳至三鸦路的路线。史书记载,古时宛城至三鸦路第一鸦的路线,应是先出古宛城北门,过观音桥,经白河乘船,过十王店、柳树店、蒲山店、石桥店,然后弃船陆行,再经麦仁店、尹店、皇路店,即到第一鸦口。缘于如今白河断水无船的尴尬现实,我们只能乘车前往。
坐在车上,我问担任讲解的南召文友:咱们此行的第一站是哪里?友曰:向关。我不禁疑惑:向关是哪儿?友笑日:第一鸦之关城。咱们这次探访的三鸦路,每个鸦口都有关城及若干关寨护守。第三鸦分水岭北南召与鲁山交界处有“鲁阳关”。第二鸦的分水岭(九里山下鸭河与空山河的合流处)有“云阳关”;那么第一鸦百重山前清水(白河)与鲁阳关水(古称口子河、鸭河)交接处,也应该有一个关城。这个关城应该叫向关……
还没等我回过神来,车子停了。我问:向关到了?友日:到了。下得車来,却是皇路店北白河岸边。眼前一河碧水,向关在哪儿呢?文友笑日:性急吃不得热豆腐,待我慢慢指给你看。你往白河对岸看,那是什么地方?鸭河口水库大坝啊!谁不知道。
水库大坝两边呢?那两个山坡叫啥名字?大坝西边是黑山头,大坝东边是抬头坡。这我很早就知道了的。抬头坡东边的村庄叫什么?跟它对应的还有啥村子?
这回轮到我笑了:抬头坡东边是鸭河村。鸭河村原名东抬头。跟东抬头对应的村子,是抬头坡西边的西抬头。东、西抬头两个村子隔坡相对,隔鸭河相望。西抬头是我出生的地方,许多事情我还能记得起来。两个村子都是方圆最富裕的地方。俗话说:东、西抬头,喝酒吃肉。讲的就是这个。只可惜修建水库,把我可爱的故乡淹没在烟波浩渺中了。
老兄先别发那么多感慨,你可知道西抬头古时候有什么来头?
这一问,我倒懵了。不知道呀!你的老家西抬头可是大有来头,曾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北淯郡和武川县邑的所在地啊!嗬,我一下子头大了,猛然回忆起小时候的朦胧印象:西抬头那高耸的石寨墙、整齐的村街道、平展的青石路、四壁长满青苔的深深老井、几个人搂抱不住的槐树、柏树、皂角树、老桑树等千年古树等等……原来,老家是北魏时期的郡邑县邑旧址,而且我所记忆的还是经历千年风霜磨砺、变迁之后的情景啊……
老兄,你再往东南方向看,那是啥地方?
我从臆想中回过神来,忙道:莲花温泉呀,我还在那儿开过会、洗过澡呢!你可知道莲花温泉为啥选址在那个地方?这里面有什么缘由?这我还真不知道。于是摇头。
莲花温泉的位置名为莲花泉村。村内有温泉流出,据说刘秀登上皇位之后,回老家南阳接迎皇后阴丽华,二人在村中的温泉洗过澡。然而莲花泉的村名原为沽沱村,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商周文化古遗址。史料记载:沽沱村是西魏时期雉阳郡和向城县的县城所在地。后来被废,唐时重设向城县。遗址上曾经散存有大量唐代简瓦、板瓦、陶瓮残片和宋代瓷碗、瓷盆、磁碟残片等等,出土有唐代房州长史王怀壁墓志铭。这些都是最有力的明证。
哦,原来莲花温泉还有这么多讲究!可这跟向关有什么关系?
你再看白河对岸的鸭河水库,其大坝位置正好是南召的两条最大河流——白河与鸭河的交汇处,地势低凹,而大坝两边的黑山头与抬头坡双峰对峙,正好形成一个天然的垭口。据((南召县志·交通志·古道》记载:“自古向城往北至百重山为第一鸦……”。这里所说的“百重山”并非单指,我们可以理解为自抬头坡为始而起、逐渐升高的太子山、九里山、分水岭等层峦叠嶂。而“向城往北至百重山”这个界定,是不是说“第一鸦”,就是抬头坡与黑山头形成的垭口呢?如果是的,这个垭口也应有关城所在。因为三鸦路上的“三鸦”,前后都有关城配置。那第一鸦的关城叫什么名字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浩瀚的史料中找到答案,那就是“向关”无疑。
那——“向关”的位置在哪儿呢?
至于“向关”的位置,我们可以这样设想:三鸦路第一鸦的垭口,北临西抬头一一北魏时期的北清郡和武川县治邑,南有沽沱村一一西魏时期的雉阳郡和向城县之治邑,而魏晋南北朝正是三鸦路的最鼎盛时期,由此完全可以断定,第一鸦所应有的“向关”,应该就在沽沱村以北、百重山的起点一一抬头坡之南,即现在鸭河口水库大坝所处的位置。另据史料记载:“三鸦路第一鸦亦有曹店寨、东、西抬头寨、白花寨(又称沽沱寨,今皇路店镇)等寨城……”这四个关寨,所处位置分据向关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一旦向关有事,一声号令,四个关寨的驻军民勇即可四面驰援。这样的情景,与三鸦路第二鸦口的云阳关、第三垭口的鲁阳关之关、寨并立,互为协防的配置用途完全相同。这都足以证明“向关”的位置,就在鸭河口水库大坝的地方。而且,我们设定这里为第一鸦的关城,也最符合史料所说:第一鸦位于“南阳府北六十里百重山”和“分水岭第二鸦七十里”的界定……
文友介绍完了。我依然沉浸在久远浑厚的历史回忆中,迷迷糊糊之中,心内突然忽发奇想:鸭河口水库这个名字多么平淡无奇啊!何不将其改名为“三鸦湖”或者“神鸦湖”呢?因为这里是当年神鸦从这儿起飞,引领汉光武帝刘秀摆脱窘境,重整旗鼓,复兴汉室大业的地方啊!如果将“鸭河口水库”的名字改成“神鸦湖”,多有诗情画意!多有历史韵味啊!
一言既出,众人都觉得我的建议妙哉美哉,说如果这么改过,肯定能使水库的名字更为响亮,要是再配套修建一些人文景点,说不定还能将其包装成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呢!
文友的肯赞,让我更如神情迷乱,禁不住再一次为我的故乡、我的出生地一一历史幽远的西抬头而高兴而激动,她虽然已经被鸭河水库的万顷烟波所淹没,但她是三鸦路上第一只神鸦出现的地方!……我的故乡西抬头一一北清郡、武川邑,以及沽沱村——雉阳郡、向城邑,这些珍珠一般连结在一起的名字,将让我的故乡永载史籍,与天地同在……
4.云阳关怀古
过白河桥,经鸭河村,顺国道公路继续北行。坐在车里,文友继续介绍:如果没有鸭河口水库,我们就能从抬头坡与黑山头之间的垭口进入三鸦路,顺鸭河(口子河)走向往北走,经西抬头、曹店、兴隆店、朱砂铺这些古鸦路上的有名店铺——店为能吃能住的驿店,铺为买卖商品和吃饭的商铺,一直走到第二鸦——云阳关。可惜水库淹了这段古道和村落,我们只能顺公路北行了。
古云阳关是古鸦路的有名垭口,也是南召楚长城的著名关隘,位于现太山庙乡与小店乡交界处的口子河(鸭河)谷北侧。此处太子山、九里山双峰夹峙;鸭河、空山河两条碧水在此汇流。三鸦古道就在此处通过。历史上被称为“北扼汝洛,南扼荆襄”的咽喉之地,为历代兵家所必争。云阳关现遗存有标注有“大唐武德帝,唐武德三年(620年)字样”的“云阳县”石刻匾额和标注有“锁守关隘,东汉光武元年”字样的“云阳关”石刻匾额。两方匾额,现都收藏于云阳民俗馆内。这些都说明云阳古关的历史悠久……
这位文友还在讲述,却被另一位文友打断:先不说了,第二鸦到了。咱们还是让老兄实地看看吧!于是停车,众人下得车来。我立时就被眼前的窄垭险境镇住了:但见公路两边山峦陡矗,耸然峙立,山上灌木葱郁,碧翠遮天。两山夹峙的最窄处,仅有数十米宽,南阳至云阳的国道公路,就从这个狭窄的垭口间穿越而过。这样险要窄逼的地形,還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咽喉”之地。传说中的云阳关就在这里吗?
见我疑问,文友笑日:当然不是。这条公路是近些年修的,地势比三鸦路也高很多。想看云阳关,要离开公路,顺着口子河(鸭河)河谷中的三鸦路往前走,才能走到云阳关。古云阳关在小店乡的关庄村,关口的地势更低更窄,在两山夹逼之中,古老的口子河(鸭河)水从中艰难挤过。关口的古鸦路经过两千多年的人马车骑的碾压,路道比两侧的地势还低了一丈多深,现已荒废为无法行走的河沟。走近古云阳关,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古关墙遗存。古关为干垒石结构,高处约有二丈,矮处只露石基,断断续续,已经残缺不能相连。关墙正门(南门)门洞上方,原来镶有落款为“民国庚午年仲冬月(公元1930年11月)镒修”的“古云阳”的石刻大匾,现在存放在村内吴姓人家之中……只是要去云阳关,道路十分崎岖难走,还要趟河涉水,翻几道坡岭,没有半天时间到不了的。老兄想不想去?
当然想去。只是道路太难走了,还要翻山越岭,我恐怕不行啊!
文友又笑:那就算了,时间也来不及。咱们还是先去云阳探访揽胜吧!
说罢上车,顺公路直驱云阳。路上,文友继续介绍关于云阳关和古南召县邑云阳的史料:云阳关作为名关要隘,周围有韩信寨、罗圈寨、一峰寨、冯庄寨等石寨城策应护卫。其中最大的寨城为韩信寨。韩信寨坐落在韩信山——即九里山上,据说是西汉时期韩信练兵的地方。九里山和它西面对应的太子山均为历史名山。太子山原名天子山,据传是刘秀北逃之时路过这里,站在山上回望南阳、与故乡告别的地方,因而又叫“天子望山”。九里山和太子山于夏商周时期,统称为衡山。《山海经·中山经》载:“清水又东南五十里,日衡山,其上多寓木毅柞,多黄垩白垩。”《水经注·汝水》:“汝水又东,得澧水口。水出南阳雉县,亦云:导源雉衡山,即《山海经》云衡山也。”文中的“雉县”即南召县;“黄恶白恶”即黄色土地、白色山石;其中所述“上多寓木楮柞,多黄垩白垩”、“清水又东南”等,此与南召县位于白河之滨的位置以及盛产柞蚕、缫丝的情景完全吻合。
中国的名山有“三山五岳”之称。三山指的是:黄山、庐山、雁荡山;五岳说的是: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东汉以前,五岳中的。南岳衡山”在南召。《诗经·大雅·崧高》开头:“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这个“维岳”指的就是南阳衡山。钱穆在《国史大纲》写道:“尚书吕刑言及苗民制刑,吕国河南南阳,正古代四岳姜姓居地,本古昔苗土,故引以为诫耳。范氏《后汉书·西羌传》:‘西羌之本出三苗,姜姓之别,其国近南岳。汉人多指南阳衡山为南岳也。”许多历史记载以及历代学者专家,都认为南阳衡山在远古时期叫南岳。至于现在的南岳,为什么变成了湖南的衡山?我想可能和楚国的南移大有关系。楚国原来建都于浙川县丹阳,西北边界扩及陕西商南和南召、方城、鲁山、舞阳一带,衡山就在南召境内,东部边界到达安徽、山东南部地区。后来秦国南侵,压迫楚国缩小南移,迫使其都城由丹阳迁往湖北江陵的郢都,并最后灭亡于此。衡山的南移是否与此有关?还有待于史料进一步佐证。
云阳作为古南召的县邑所在地,历史悠久,位置十分重要,居于三县交通要塞,具有上千年历史。南召夏商时属豫州,秦时置雉县,唐时为向城县,明成化年间改为南召县。南召的县名来自于南召店。云阳境内北有北召店,南有南召店。南召店原为鸭河岸边一个小村渡口。过去鸭河河水丰沛时期,南行而来的货船停靠于此,再转陆路东行北上,从而成为三鸦路上水陆两运的一个重要码头和驿站。其繁华程度远超当时的县治邑向城,故而被命名为新邑城。再后来鸭河水运衰落,南召店繁华不再,而云阳则繁华兴盛起来,县城就从南召店转移到了云阳镇。1947年新中国建立前夕,县城才由云阳迁往李青店。
云阳作为古南召的县邑所在地,境内名胜很多。西南有杏花山猿人遗址、空山河谷(富春江)空山洞严子陵隐居地。隔空山河东望,是春秋战国时期冶铁遗址。镇内有文庙与楚王行富遗址、山陕会馆、中原道教圣地兴阳观、张三丰出家地天宝观和鹿鸣山风景区等。
杏花山猿人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活动与居住遗址。与北京猿人同期,属更新世中期,距今五六十万年。是继在北京周口店、陕西蓝田、云南元谋、湖北郧县和郧西等地发现猿人化石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它填补了中原地区古人类分布的空白,是中原文明和历史悠久的实物证据。南召猿人遗址为深入了解我国南北交界带古气候、古环境、古地貌及人类的分布,古生物、动物的组合提供了新的材料和实物资料,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文物价值,是中原文明的象征,是中原人类的发祥地,在旧石器时代考古中占据重要地位。
空山洞是东汉著名隐士严子陵的隐居地。并于八十岁时卒于此地。范仲淹曾撰有《严先生祠堂记》,文中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之赞语。原南召邑令邓圭有《题富春山》诗云:“泉滴山空号富春,石床石砚像如新。洞溪亦有钓台在,地属南阳应是真。”说的就是严子陵隐居的故事。
听着文友讲述,心中不禁为严子陵隐居的故事深深叹服:严子陵何许人也?他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啊!刘秀起兵反莽,严子陵作为谋士,一直跟随刘秀身边出谋划策,終于帮他成就一番东汉大业。然而功成名就之后,却辞官不受,毅然归隐南阳,隐居于南召空山河谷空山洞,直至终老于此。试想严子陵有跟刘秀的同学关系和助刘秀反莽成功的丰功伟绩,他如若在朝当官,肯定是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啊!然而他为何辞官不受、隐居终老呢?
我想,严子陵肯定是想到了《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所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想到了《淮阴侯列传》所云:“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想到了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当上皇帝之后对文臣武将的怀疑与谋杀……当然,刘秀作为老同学,也许不止于此,但是谁敢打包票呢?如果……万一……严子陵最终还是做出了最为保险和明智的决定。这个决定无疑是智慧的正确的。严子陵功成名就之后选择隐居终老的智慧之举,真该令我们今天的那些鬼迷心窍的“迷途羔羊”们深深思索、效仿呢!
5、古南召县邑揽胜
说话之间,古南召县邑——云阳镇到了。下得车来,脑子里仍在萦绕着文友关于古云阳关与云阳镇的描述,不由将第一探访地定在文庙和楚王行宫遗址。
于是几人匆匆前往。文友边走边介绍说:云阳一小校址原为楚襄王行宫,明成化年间在原址修建“南召孔庙”,又称“南召黉学”。行至一小,远远看到大门旁边的院墙之中镶嵌有一块古碑,上刻“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在此下马”字样。进得院内,迎面一巨大带底座的毛笔雕塑立于道旁。再往前走,一方半月形的荷池现于眼前,池内水面黑绿,数十枯荷败叶悬浮其间,尽显年古老秋之气。此池名日泮池,象征孔子讲学之学富。池上一座青石板桥凌空而架,名为泮桥,即状元桥。此桥过去不对常人开放,只有学子中了状元、举人,才能经过此桥去大成殿祭拜孔子。
过状元桥往前看,几处青砖灰瓦的古旧建筑十分寒沧尴尬地龟缩于一排现代化的教学楼下。学校老师介绍说,该文庙为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知县张珙创建;正德八年(1513年),知县李玺重修;历经明代嘉靖、清代雍正、乾隆等重修续建,至乾隆十一年(1746年)学富修建完备。规模达到南北长180米,东西宽25米,占地面积为22500平方米。主要有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授业斋、传道斋、乡贤祠、名宦祠等古老建筑。然而历经百年来时光损磨、战火焚毁尤其是文革的打砸损坏,现仅存有照壁一座、戟门三间、东西庑各八间、明伦堂五间、配殿三间,另有碑碣五通,古柏树两棵。民国时为县立中学校院……听着学校老师讲解,心内不由浮卷上来一丝难抑的惆怅与沉重:这座经明清两朝二百六十多年艰难修建的文庙,居然在清末以来的大动荡大战乱中连续遭劫,最终损毁近无。这实在是一件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看罢文庙,再看楚王行宫。原以为楚王行宫在哪里呢?原来就在文庙院内。向导老师将我们领至一处围栏圈护的地方,内有两通古碑、两棵古柏。西面那块古碑立于明成化十八年,上面刻的是“南召庙学记”;距今已有五百年历史。东面那块古碑立于清嘉庆年间,上面所刻为康熙四十一年颁布的训饬文字。文中记载有:“此处据说为楚襄王行富”字样。两棵古柏位于两通古碑中间,均高近二十米,三搂粗细,树干皴裂虬结,沟壑纵列,利剑一般直矗云天,顶端大部分树枝均已干枯,唯有几枝顽强绽放着象征生命存在的青叶。树干有文物局监制的铭牌,注明此树为楚襄王行富初建时所栽,距今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排名中国古柏第三。排名第一者为山西黄帝陵的轩辕柏,树龄达到五千多年;排名第二者为嵩山书院内的二将军柏,汉武帝时已成巨树,年龄约有三千余岁。中国佛协主席赵朴初有诗赞日:“嵩阳有周柏,阅世三千岁”;咱们这里楚王行宫内的这颗古柏,只能屈居第三位了。有此古碑文字和古柏树龄作证,楚襄王在此修建行富的说法应该属实。试想当年,楚国发奋开拓,疆土扩张,由西南、两湖迅速扩展至东到安徽、山东南部,西到陕西商南,北到南召、方城、鲁山、舞阳一线,南召与鲁山交界处的鲁阳关又是楚国抵御北方秦、韩强国南侵的最前线,楚王前来视察,肯定要选择处于鲁阳、云阳两座关隘护卫的云阳邑了。国王来视察,就得有住所,所以在此修建行宫是完全有可能的。
兴阳观原名南石庙,位于南召县云阳镇西南一华里处。庙观三面环山,一方临水,碧瓦红墙,错落有致,是古鸦路上的著名道观。据文友介绍,此观始建于宋,兴盛于明、清。现存的八大古迹、十大胜景,包括南天门、朝天阁、灵霄宝殿、仙人桥、老母洞、地府世界、无极富、太清官、阎罗宝殿、太和富、关公殿、八仙过海、包公祠、文公堂、二十四寺,是香客游人避暑疗养、游览观光的胜地。据我的阅历了解,河南境内也有不少道教庙观,但像兴阳观这般规模宏大、保护如此之好,还真是见得不多。游完兴阳观,我甚至还生出这样一个疑问:同为云阳的古迹名胜,兴阳观比文庙修建得还早,为什么能够保护得这么好呢?而一小院内的文庙比兴阳观晚建百余年,为何却被破坏成残壁断垣、惨不忍睹了呢?至于楚王行宫,年代太过久远,可以不去讲它。然而,兴阳观和文庙这两处名胜古迹的不同遭遇,到底说明了什么呢?
从兴阳观出来,天已近中午,已不能再去远处,只能就近去云阳最有名的鹿鸣山风景区揽胜了。途中,文友给我介绍说:鹿鸣山也叫雉衡山,古代与太子山、九里山、分水岭统称为衡山。《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曰:“雉衡山在河南南召县东,本名衡山,今曰郦鸣山,接方城界。”但南召境内从古至今并无“郦鸣山”,故而应指“鹿鸣山”。至于为什么叫雉衡山?大概与云阳为古雉县治邑有关。为什么又叫鹿鸣山呢?据说也与刘秀有关。刘秀当年逃难至此,夜宿鹿鸣山上,谁知半夜时分,王莽追兵也追至山下宿营。刘秀幸得神鹿呜叫报警,才得以脱身逃走。故而登基之后,将雉衡山更名为“鹿鸣山”。这个说法也是民间传说。其实,鹿鸣山的名字,远在周朝时期就有了。
现有春秋时期周王宴会群臣宾客时所作的乐歌《诗经·小雅·鹿鸣》诗为证: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佻,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此外,还有清朝诗人陈灏的《鹿鸣耸翠》诗:
“一峰青接髻螺光,表帅群山翠黛长。
无数市塵飞不山,偶来琴韵最悠扬。”以及同为清朝诗人的朱彝尊的《鹿鸣山》诗:
“一篑山平远,双林迳暗通;
不愁筋力倦,且喜笑言同;
藉草荒冈上,疏泉碎石中;
新晴尤可恋,移席梵王宫。”
同为清朝诗人郑桂东的《鹿鸣山》诗:
“紫玉多情倏化烟,琵琶何处按鸥弦;
已无舞影飞蝴蝶,剩有啼痕托杜鹃;
红粉三生尘梦里,黄泥千古夕阳前;
几回惆怅梅花下,缟袂如逢也惘然。”
这些古诗,都是鹿鸣山之名来自于周朝的最好例证。
鹿鸣山位于九里山与太子山中间,距云阳镇北五里。车行不久就到。站在远处望鹿鸣山,独独一个山坡屹然耸立,山也不很高,然而走近看,却是峻峰连缀,错落有致,山上松、柏、柞及不知名灌木郁郁苍苍,其间点缀有片片秋红,感觉色彩特别好看。山脚有神鹿塑像,是为神鹿深夜唤醒刘秀惊起、逃脱王莽追兵而立;山半腰有一雉鸡塑像,大概是说明此山又称雉衡山的标志吧!顺着蜿蜒如蛇的山道往上走,半山处有祖师庙三间围院。继续上行,又有灵宫殿三间坐落。再往上走,一座丈余高的石砌牌坊巍然矗立,名日“南天门”。经南天门至山顶,便是真武庙。庙前一塔,六角三层,高约丈余。庙东北处有长九尺、宽六尺平面巨石一块,一角断裂。此石即为当年刘秀睡过的大石,断裂处为刘秀夜闻神鹿呜叫,惊醒而起,得知王莽追兵已至而愤怒挥拳狠击所致。北面半山处有一石洞,自上而下,曲曲折折,忽明忽暗,有两丈多深,俗称蛤蟆洞。夜深人静时有蛤蟆哇哇鸣叫之声。
站在鹿鸣山顶环顾四野,脚下山峦峻秀,奇峰陡立。鸭河、鸡河两股清流,从东、西两面绕山而过,合二为一。远处南北两面,太子山和九里山遥遥相对,空出一个方圆几十里的小平原。古老的南召县邑一一云阳镇,便坐落于这块鸡鸭二河冲积而起的小平原上。远远望去山水相依,绿树成荫,田野纵横,风景宜人。真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山中平原沃土!据说农历每年三月三,鹿鸣山脚下都有一次盛大庙会。庙会之际,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扶老携幼,云集山下,带来山货、药材、竹木手工艺品,在这里交流交易。届时还有说书唱戏,歌舞表演,魔术杂耍,油馍锅盔,香胡辣汤,应有尽有,热闹非凡。真乃一幅民众安居乐业的欢乐升平图啊!……
从鹿鸣山下山途中,忽然想起春秋时期周王宴会群臣宾客时的乐歌《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恍惚之中,觉得我们这些登山采风的布衣书生,一下子都变成了周朝时期的士子文人,正在周王的陪同之下,于呦呦鹿鸣、呖呖雉歌之中,尽情尽意地揽山观水,接受宴请呢!于是由此忽生狂想:如果我们这些激扬文字挥斥方遒的狂放书生,如果真的生在春秋时期,是否也能成为孔子、老子、墨子、曾子、孟子等“诸子百家”那样名达于世的文人呢?我想这是极有可能的事情吧?
6、绕不开的皇后峪
出云阳,原本要直奔三鸦路的最后关城一一鲁阳关。哪知行至皇后乡境,同行的文友建议,不如拐到皇后看一看。这里有千年古刹铁牛庙,有刘秀仓皇北逃时,阴丽华留下暂时避难的皇后峪,以及明清时期三鸦路允许茶丝客商的骆驼队通行公告的“骆驼碑”。我亦觉时间还早,于是欣然同意。
所谓铁牛庙,实际上是皇后乡分水岭村内的一处小庙。庙内供奉的是一块大陨石。而这块陨石也是从另外一块巨大陨石上面敲下来的一块。那块巨型陨石位于铁牛庙不远一处洼地,洼地有一深坑,坑中有水,伸手水中,能摸到陨石的顶部尖角。这块陨石越往下越大,至于到底多大,何时从天上掉下来的,谁也说不清楚。据民间传闻:铁牛原是月宫里的神牛,因懒惰懈怠若怒嫦娥,被罚下凡,落到人间变成了八百里伏牛山。这头神牛尾在山西,头在河南,而落在这里的大陨石,就是神牛的牛角尖。据《明嘉靖南阳府志》记载:“铁牛庙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其地有铁类牛头角”。另据清乾隆《南召县志》记载:“庙外有铁牛角,出土数寸,其下愈挖愈粗,俗传头在河南,尾在陕西,中八百里,俱为伏牛山。”《南阳民族宗教志》记载,铁牛庙始建于东汉时期。由此可见铁牛庙传说来历之久远。然而眼前的铁牛庙既小又新,没有丝毫古色古香的古代韵味,可见原庙早已损毁,此庙应是近年新建。
皇后峪位于皇后乡皇后村近旁琵琶岭,半山腰有屋一间,名曰:娘娘庙,就是当年阴丽华避难居住的地方。庙旁有石碑一通。碑文为((重修阴皇后庙记》:“南召县治北十里许,有村日皇后峪,世传汉光武帝阴贵人之所居也。艮方琵琶岭,原瓦砾错杂,阶砌隐隐其前,二石狮下有大泽即峪室(皇后峪旧址)。皇明成化丁酉设立县治(1477年),邑侯张公琪以石狮非民间所宜用,因以进于唐府(南阳唐王府),泽遂竭也。古迹相依,籍者若此(指石狮与水坑的关系)。乾方(西北)峨眉山之麓,也有该庙者,亦传世祖光武道绎此,与后遇因以得名。未敢信为然,稽请史有‘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必得阴丽华之句,水绎亦载帝遣臣俊迎皇后淯水云阳,以此质之,其为明后之墟无疑也。世祖汉中兴君后,又明帝所自出立祠,无足怪者,久毁浸以圮,其仅存者茅屋一间而已。成化甲辰(1484年)地主高嵩惧古迹泯没也,始为修葺之计云。此碑文载于清乾隆十一年重修的县志碑文,已五百年。建庙当在更远的东汉时代。……”
文友介绍:除了重修阴皇后庙记,还有许多史料可以查。比如《水经洼》曰:“关水历雉衡山西南迳皇后城西。建武元年,世祖遣侍中傅俊,持节迎光烈皇后于淯阳。俊发兵三百馀人,宿卫皇后道路,归京师。盖税舍所在,故城得其名矣。山有石室,甚饰洁,相传名皇后浴室,又所幸也。”史载,东汉光武皇帝刘秀迎光烈皇后阴丽华人京,曾在此修筑行宫皇后城,阴皇后居住过,后故得名皇后乡。至今,皇后乡乃至南召境内还流传着西汉末年刘秀起兵反莽以及与阴丽华的许多故事,如皇后峪、娘娘庙、官坟、天桥、将军石、蒸馍石、搬倒井、过凤楼、晒经石等。同时,还有蚕姑庙、铁牛庙和玉皇顶等历史遗迹和文化传说。这段叙述虽然与重修阴皇后庙记有出入,但也确定了阴丽华曾经在此居住过的史实。由此可见,皇后乡皇后村皇后峪这些名字的由来,可是名不虚传的啊!
从皇后村出来,几个文友还在议论着皇后峪的由来与真伪,但我的心绪却已经飞到了东汉。我是在想:不管阴丽华是否在这里避过难,她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不可多得、极为稀有的好女人!试想当年,她和刘秀一见钟情,结为夫妻,却又因刘秀反莽遭到追杀,不得已北逃再图雄起时,将其留在了家乡苦苦煎熬。三年苦熬过后,刘秀反莽成功当上皇帝,将她接到洛阳的时候,她才知道刘秀已经另外有了女人一一郭圣通。虽然阴丽华明白,刘秀之所以又娶郭圣通,是为了与其舅舅一一河北真定王刘扬和其父郭昌结成同盟,共同反莽,并最后取得成功。但刘秀娶她在先,后来又娶郭圣通,此情此景让她情何以堪?然而阴丽华就是什么话都没说啊!不仅如此,她还在刘秀将自己和郭圣通都封为贵人之后,在封谁为皇后的问题上倾向于自己时,她竟然为了刘秀的江山所虑,坚辞不受,让刘秀封郭圣通为皇后,郭之子刘疆为太子。尽管后来,因为真定王刘扬因为谋反被杀,郭圣通缘于刘秀过于亲近阴丽华而怨恨生妒,甚至无中生有找阴丽华以及儿子刘庄的茬儿,直接导致郭圣通的皇后以及儿子刘疆的太子被废,但是事后,阴丽华一直对郭圣通很好,并劝说刘秀加封郭的儿子及父兄,使郭圣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废之后没有下狱或赐死,其子、父、兄弟没有受到任何牵连的下台皇后。如此等等,足以说明阴丽华的良善、智慧以及胸怀治国的远见了。
看完铁牛庙和娘娘庙,却没有见到“骆驼碑”。问了皇后乡政府的熟人才知道,该碑已被收藏到县文物管理所了。而且该碑也不叫“骆驼碑”,而是《驼客驼厂铁牛庙分水岭买道路文约碑》,是县文物管理所在开展“河南省万里茶路”的调查活动中,在皇后乡分水岭村内发现的。该碑碑身保存完整,字迹清晰可认,全部碑文450余字。此碑立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碑文记述了由业主长兴正、永盛厂、德兴厂、新发厂、悦来厂、太来川、复兴厂、禧兴厂、长兴增、双魁厂以及甘肃、山西、陕西、河南众驼商分别于道光十三年、道光二十年共计三次出资,购买铁牛庙至分水岭的道路文约,“任凭骆驼所走毋得阻拦”,“南北大路一道,任驼商往来永不能阻止”。碑文记载的“众驼商”所购买的道路正是“宛洛古道”中的“三鸦路”的一部分。南召至鲁山的三鸦路是沿着鸭河穿行的,而“鸭河七十二道湾,七十二道脚不干”,如此可见“三鸦路”有多么难走了。
一纸仅有450字的买路文约,竟然出现那么多本地驼厂和外地驼商,由此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当年三鸦路上的茶丝生意有多么的兴隆,多么的火爆!我的眼前,马上浮现出一幅茶丝古道驼行图:一列列灰白相间的骆驼队,驮着一包包南方出产的茶叶和南召自产的缫丝,于雾霭笼罩的山岭河流间蜿蜒行走,在已经难行车骑,凸凹不平、坑坑洼洼的三鸦路上蹒跚而行,向着汝洛平川,向着河北平原,艰难行走,一往无前……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三鸦路这条曾经车来马往的古驿道,怎么变成仅能骆驼来往的茶絲古道了呢?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周朝以来的历史兴衰,或许能够能够梳理出一个大概的三鸦古道的变迁过程。这条古鸦路肯定是周朝时期修建的,一直通行到西汉末年。刘秀反莽成功,创始东汉,肯定又将这条古鸦路重新大肆修固一番。因为南阳是刘秀的故乡,又是他反莽起兵的地方,而且不仅如此,他肯定也将南阳这个福地,狠狠地加封赏赐一番,使南阳很快成为全国仅次于国都洛阳的繁华都市。魏晋南北朝北魏时期西抬头设郡、县,西魏时期沽沱村设郡、县,就足以映射南阳当时的繁荣盛况了。
但是魏晋南北朝以后呢?之后的隋、唐、宋、元、明、清,就很少再有三鸦路上发生大事件的记载了。肯定是这条古道逐渐荒废,车马渐稀,慢慢被其他更平坦好走的道路(比如方城道、荆紫关道)取代了,到了清末时期甚至变成了仅能骆驼行走的“茶丝路”。当然,这个“茶丝路”也非独一,而是同方城道、荆紫关道并向而行,只能算是另外两条平坦大道的补充或捷径罢了吧?
7、鲁阳雄关唱大风
终于到达此行的最后目的地一一三鸦路的第三鸦鲁阳关。然而呈现在面前的却是一片荒野,没有关楼,只有一面河南省政府于2013年竖立的巨大标志牌,孤零零矗立于峡谷之中,上面醒目写着“南召县鲁阳关——楚长城遗址”十一个大字。这是鲁阳关的遗址吗?
众人下车,文友说道:这就是鲁阳关的遗址了。《明嘉靖·南阳府志》载,鲁阳关两山壁立,中有流水,盖鲁山南出之关。关于鲁阳关的命名,据史料记载,应为鲁山属楚时,为鲁阳县。楚国为防秦、韩强国南侵,以南召为中心修建长城,并于南召与鲁山交界处设关御敌。《南召县志》云:
鲁阳关前名武城,又名武延城、平高城,鲁僖公引蔡穆公会楚成王于此。关名即用鲁阳县名命之。
鲁阳关所在位置,为南召县皇后乡分水岭黑龙潭与鲁山县五里铺村的交界处,也是南召鸭河与鲁山沙河的分水岭,此处往南的水流入鸭河、白河,汇入长江;此处往北的水流入滚河、沙河,汇入淮河。过去,这里曾经矗立着一座雄伟的关楼。鲁阳关的关楼和云阳关楼一样,既是三鸦路上的关卡,也是楚长城上的关卡,是著名的南召楚长城五大关隘(云阳关、鲁阳关、分水岭关、野牛岭关和金斗关即周家寨)之一。此楼横跨三鸦路而建,又连接着两边山峦之上的楚长城。两层三间,砖瓦结构,坐南朝北,人称“过风楼”。大门上方嵌有刻着“古鸦路”三个大字的巨大石匾。此处既是关卡,也是驿站,和平时期商人、行人可以歇脚过夜,战争时期可以屯兵御敌。属一关两用的通邑重地。据说此关两千多年来时光磨砺,久经战火,虽破败不堪,但新中国成立后还雄关犹在,只是在文革浩劫中被彻底破坏殆尽,真是让人痛心不已,遗憾万分呐!
你看公路两边的山峦之上,还留存有附属关寨和楚长城遗址呢!东边少华山上有板山寨,西边石羊山上有后寨。再远一点还有北寨、南寨、青石板寨等寨城。这些关寨都是鲁阳关的附属寨,互相策应支撑,具有屯兵、居住、放哨、报警、防御之功能。来犯之敌要想通过鲁阳关把守的三鸦路和楚长城,那是万万办不到的事情。顺着文友所指,往两边层峦叠嶂的山上看,起起伏伏的山岭之间,果然能隐隐约约看到一段一段的古城墙遗迹,那些山岭最高之处,能看到几处城垛成片凸起耸立的地方,大概就是所谓的关寨遗址了。
众人边说边看,离公路下到峡谷底部。谷底比公路深有数十米,半腰高的灌木荒草铺满河谷,眼前一片秋冷苍凉之色。满眸苍黄秋冷之中,又有一丛丛山菊野野地怒放着,给秋冬之际的荒凉原野点燃起团团温暖的火焰。灌丛荒草掩映之中,一条清清溪流顺河而下。河道里布满大大小小圆形的鹅卵石,水流在鹅卵石间前冲后旋,左绕右弯,发出咕咕涓涓的欢笑。站在谷底鲁阳关楼所在的地方,往两边的山峦仰首远看,这条伏牛山东南麓断裂带形成的峡谷愈发显得幽深可怖,而峡谷两边绵延耸矗的板山、石羊山亦觉得更为高拔险峻了。此处真是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关隘口。试想当年,楚国国王将“北通晋秦,南连楚蜀”的古鸦路鲁阳关建在这里,也算是极有眼光的战略选择了。
从谷底回到公路,文友继续介绍说:楚长城上的鲁阳关不是一个。除此关之外,在南召县北侧与鲁山县四棵树乡交界处的小分水岭,还有一个小鲁阳关。关楼设置与此关相同,过风楼亦是座南朝北,山高坡陡,灌林密布,通道狭窄,弯多路险,应是附属于大鲁阳关的“陈仓道”。小鲁阳关距这里五十里,与此处的鲁阳关东、西两向遥相呼应,互为支撑,也是一处极为重要的战略支撑点。
由于鲁阳关塞岭高水深,山势险峻,灌木参天,风景奇美,曾吸引古代不少文人墨客前来探访采风,并留下无数绮丽壮美的诗篇。比如晋代张协有诗:“朝登鲁阳关,峡路峭且深。流涧万余丈,围木数千寻。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唐代李白有((豫章行》诗:“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唐代孟郊有《过分水岭》诗:“山壮马力短,马行石齿中。十步九举辔,回环失西东。溪水变为雨,悬崖阴蒙蒙。客衣飘砜秋,葛花零落风。白日舍我没,征途忽然穷。”南宋黄公度《过分水岭》诗:“呜咽流泉万仞峰,断肠从此各西东。谁知不作多时别,依旧相逢沧海中。”清御史蒋机((鲁阳道中》诗:“历涉迷津七十渡,马蹄频濯障泥空。”明嘉靖《汝州志》载《南召分水岭》诗:“高岭峻棱棱,细泉流伟伟。势分合不得,东西随所委。悠悠草蔓底,浅浅石橐里。分流未几年,昼夜两如此。……所以赠君诗,将君何所比。不比山中泉,比君井中水。”……
因为鲁阳关雄踞三鸦路和楚长城重要位置,关隘险峻,意义重大,所以成为战国时期楚、韩、齐、秦等强国争夺的战略要地,此处曾经发生无数次鏖战,其中最为凶险残烈的一次为楚韩鲁阳关之战。《南召县志》载:战国时期,赵惠文王元年,赵梁将兵与齐合兵攻韩至鲁阳关,据三鸦路,楚将鲁阳公率兵,于鲁阳关下与赵齐韩三国联军战酣,日暮挥戈,太阳为之倒退三舍……
惨淡的斜阳,终于驱散漫天雾霭,峻峰狭关映在一片橙红色的暮晖之中,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空间,我仿佛看见了这场残烈之战惊心动魄的画面:鲁阳关上旌旗飘舞,鲁阳关下刀枪如林;两旁山岭杀声震天,口子河谷血光迸飞。楚韩双方数万大军正在鲁阳关前的狭窄河谷里,兵对兵、将对将地鏖战厮杀。三鸦路上尸骨累累,古鸭河水血红血红……这场恶战从太阳升起的时候开始,一直持续到夕阳西下,还没有分出胜败来。鲁阳公望着即将落山的太阳,急得挥动手中的铁矛,指着夕阳怒目大叫,喝令其倒退三舍(一舍三十里),好让自己将韩兵击退。夕阳被鲁阳公的气势和决心吓住了,果然听命倒退九十里。楚兵见此军心大振,以排山倒海之势掩杀过来,韩兵大败,终于被赶出三鸦路……
一声火车汽笛长鸣,将我从深远的幻觉里惊醒。抬眼望,一列火车正喷着热气,从大山山洞里箭射而出。原来焦枝铁路从这里经过啊!望着呼啸而去的火车的背影,我心里忽然生出一縷难抑的遗憾与悲凉:古老而悠远的三鸦路,你已经完成了你的历史使命,终于无可奈何花落去,永远被现代化的公路、铁路取代了。曾经巍然矗立的鲁阳关,也褪去千年春华与躁动,永远在这块黄土地上消失了,只留下一缕饱经风霜的印记!
此时此刻,纵有千言万语,已无法表述我内心那缕顿生的思绪。忽然想起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的名诗《忆秦娥·娄山关》,就让伟人的诗句,来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境吧: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8、言犹未尽三鸦路
太阳在漫天雾霭中苦撑一天,也觉困乏难耐,忍不住跟我们挥手告别,极不情愿地隐匿大山后面歇息去了。我们也在夕阳的余辉里,离开缠绵了一天的三鸦路,乘车原路返宛。
坐在车里,采风活动中涌鼓起来的激情,渐渐潮落平息,归于宁静。趁此间隙,将此次三鸦路采风之行的过程稍加梳理,心头不免涌上来一缕悲凉忧伤的情愫:想这饱经风雨沧桑的三鸦古道,当年曾是多么的壮阔,多么的辉煌,多么的轰轰烈烈,多么的闻名天下,然而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霜雪浇淋,车马践踏,战火焚毁,如今也已关塌路毁,号角声远,旌旗逝去,驼铃音断……这一切都被现代化的铁路、公路替代了!
还有当年由此一路北征,大扩疆域,并在云阳关下修建御敌行宫的楚王呢,还有在鲁阳关下与赵齐韩军浴血鏖战,日暮挥戈,喝令太阳退避三舍的鲁阳公呢,还有由此一路仓皇北逃,聚兵反莽,后来当上皇帝后,又由此一路南下,旗幡接天、仪仗如云地迎娶阴皇后的汉光武帝刘秀呢,还有北魏、西魏、东魏时期在三鸦路上巡行、守关、征战、驱赶断路蛮夷的皇帝、将军、兵士呢,这一切都被厚重沉郁的历史烟尘淹没了!
不过,也许不应该这么看问题,凡事都要向前看,上面所述的一切,不正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吗?当然值得安慰的是,以上所说的古关、古路虽然已经崩塌毁坏,而且在此发生的一切纷繁杂乱的故事,也已经被厚重的历史烟尘覆盖,但它们已早已记载于历史典籍中,永存于人们的记忆里。
这篇文字结尾之时,首先要感谢老家的文友们,是他们陪同我完成了这次三鸦路采风之行,并写下这篇不成样子的采风行记。当然,更要感恩古老而悠远的三鸦路,是她引领我沿着飘带一般在历史长河中飘舞的古驿道,穿越两千七百多年的时空隧道,绕行秦汉、魏晋、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最终抵达历史深处的周朝访问;是这次极不寻常的三鸦路之行,让我的粗陋文字,经由大山的撑顶,秀水的濡润,历史经卷的蕴化,隽永古诗的渲染,因而变得健硕、灵性而温润。
但愿我的文字化为砖石,能够为古老悠远的三鸦路固基培土,延年添寿,使其永存于天地之间,永存于人类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