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探讨

2018-05-08贾春彪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3期
关键词:预算执行财政支出管理

贾春彪

摘要:财政支出关系着国家社会的建设发展與稳定和谐,也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为了使财政支出的分配公平合理,取得最大化的效益,我们提前都会对财政支出制定预算编制,但预算编制再科学、再合理,如果其不能有效的执行到位的话,就会使得财政支出的效益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必须要对财政支出的预算执行加强重视与管理力度,确保财政支出的预算编制可以切实的落实到位,保障财政支出效益和社会利益,文章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与学习经验,首先对我国历年来的财政支出规模进行了分析,然后主要就如何增强我国财政支出的预算执行力度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为我国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

全球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自身的财政支出,因为财政支出和国家的管理以及建设发展是直接相关的,民众对其也是尤为的关注。不过,财政支出越大,并不代表国家的建设发展就可以更好、民众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因为如果财政支出没有按照预先的规划落实、执行到位,就可能会出现诸多的问题,使得其使用效率下降,或是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无法使得财政支出的效益最大化。为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财政支出预算执行到位。

一、我国历年来的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全球各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总额都呈逐年增长,且其占GDP的比重也在逐年的上升,我国在近些年的情况也是如此。我国历年来的财政支出规模虽然有一定的波动,但整体上依然保持向上的状态、趋势,《中国统计年鉴》(2015年)中1978~2014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数据和2015年财政部公布的财政支出绝对额,翔实的反映了1978~2015年我国政府财力的集散程度和所提供经济社会公共事务的规模,2015年,我国财政支出绝对额为175768亿元,1978年此项数据统计显示为1122.09亿元,相差150余倍,财政支出绝对额平均每年增加4595.95亿元。从相对量指标来看,1978~1995年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可能与我国当时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所以GDP发展尤为迅速有关,1995年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下降到了这一时期的最低点,仅为11%左右。不过从1996~2015年,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则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2015年达到了这些年的最高点,为25.97%见图1所示。

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是越来越大的,而且依然呈现上升的趋势,为了使这些大规模的财政支出取得最大化的效益,促进我国社会建设发展与稳定和谐,提高民众切身利益,我们必须要做好财政支出的预算执行管理工作。

二、增强我国财政支出预算执行力度的管理措施

(一)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

预算编制是预算执行的基本依据,其从根本上就决定着财政支出的效益,如果财政支出的预算编制不合理、不科学,缺少准确性,就会导致执行过程当中出现各种问题,难以执行、落实,而且即使是完全的按照预算编制执行了,其最终的效益也不会令人满意。

所以,在进行财政支出预算编制的过程当中,要加强与各个部门、单位之间的沟通,并形成一种常态化的机制,详细了解各方的工作计划、项目安排,并且要共同对计划、安排等进行可行性及内容方面的分析,从而细化编制,为预算的执行、落实提供详细的参考。针对专项支出,必须要细化到用款单位、具体项目,要尽早的做出统筹安排,细编、早编,减少待分配资金比例,在确保资金合理分配的基础上,提高资金的支出使用效率。再者,应当尽快推行综合预算改革,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以过往历年来的财政收支数据为基础,结合地方经济、文化、民生、政策等各种因素的变化,对支出标准进行定员定额修正,确保其实事求是、切实可行。

(二)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与督导

各地方应当建立整体的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绩效考核标准体系,地方涉及财政支出的各部门、各单位需要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绩效考核标准体系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做到定时、定期考核,动态的掌握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不论是地方还是部门、单位上的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绩效考核标准体系,都必须要与实际的财政支出预算编制挂钩,要能够真实、客观的反映出执行情况,

对于考核结果,要加以认真的分析,不能让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的绩效考核成为过程、形式,对绩效考核优异的地方或部门、单位,应推广其做法、经验。对绩效考核较差的,全面分析原因、找出问题,尽快提出改进措施,并对其改进予以监督、指导。

(三)强化预算执行主体责任意识

预算执行管理活动中,预算单位是预算执行的主体。但长期以来,有些预算单位缺乏预算执行主体责任意识,缺少预算执行主动性和积极性,制约了预算执行。

财政部门要督促预算单位依法强化预算执行主体责任意识,建立预算执行管理责任制,对每个工作人员赋予相应的责任,在进行预算执行的过程中,每一个工作人员把预算执行的事情完全当做自己的分内之事来处理,这就必然会促使预算执行效率的提高,

(四)强化问责力度

各级财政部门对于预算执行不力的本级部门和下一级地区,应采取通报、调研或约谈等方式,提出加快预算执行的建议,推动有关部门或地区查找原因并改进工作。上级财政部门要继续完善地方支出进度月度通报机制,对排名靠后的下一级财政部门,将支出进度情况通报同级政府分管财政工作的领导,下一级财政部门要撰写情况说明报送上级财政部门。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依法理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把预算执行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各级财政部门要协调把握财政支出及时性与均衡性的关系,避免月度间支出水平大起大落,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五)建立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激励机制

不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当中,如果只是采取强硬的管理手段的话,往往不能取得最好的作用效果,必须要“软硬兼施”,才能更加显著的提高工作成效。

所以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引进激励制度,采取柔性化的管理手段,对于一些做得好的地方、部门、单位以及个人,予以奖励、表扬和鼓励,从而对他们起到激励作用,使其能够更好的落实财政支出预算执行工作。再者,应当加大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途径、平台,使他们能够不断更新自身的工作思想理念、工作方法,完善其知识、能力结构,迎合新时期财政支出执行工作对他们的新要求。

三、结语

如今,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越来越大,我们必须要对其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确保所有的资金都可以被及时、安全、有效的应用到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从而促进我国社会建设发展与稳定和谐,提高民众切身利益。

猜你喜欢

预算执行财政支出管理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建议
探讨基于EVA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新思路
完善我国财政支出监督的法律建议
试论加强和完善企业预算管理问题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