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大学生网络贷款影响探究

2018-05-08吉丹潘桂芳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3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大学生对策

吉丹 潘桂芳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金融信贷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以趣分期、京东白条、借贷宝等为代表的网络贷款平台对大学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网络贷款对大学生的影响,建设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的环境是社会必须关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贷款的原因、了解网络贷款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并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与专业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介入策略。

关键词:网络贷款:社会工作:大学生:对策

一、引言

自2007年,国内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成立后,P2P网络借贷呈现出野蛮的增长。由于P2P网络借贷具有方便快捷、申请门槛低等特点逐渐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适当的网络贷款可刺激消费需求,同时也能解决资金的紧缺情况,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成为了网络贷款的主体之一。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网路贷款平台仍然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各商家为赚取更多的利益而设计陷阱等情况无处不在,而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来说,因各种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未得到有效解决时,高校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网络贷款。

不可否认网络贷款对于大学生还是存在其积极的意义,例如大学生通过网络贷款可以成为为自己创业所需的资金来源渠道,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贷款缓解一些燃眉之急,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分期付款,获取各种职业技能证件,增加就业的筹码等:但是更应该值得关注的是网络贷款存在的利率高,违约金高及泄露个人信息等巨大风险,它对大学生产生的危害,近几年,新闻媒体报道高校学生因无力偿还而选择自杀的案例屡见不鲜。例如2016年3月河南某大学生因各种原因接触了10多家借贷平台,凭借身边朋友、同学的身份信息借款多达数10万元,最终因无力偿还而选择跳楼自杀;2017年4月,福建的某一大学生借57万校园贷,被发裸照后烧炭自杀等,现实生活中,还有更多的大学生因为网络贷款给家庭造成的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的例子,网络贷款已经对大学生的身心、学习和家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各种悲惨事件接连发生,必须引起社会的关注。

二、大学生网络贷款的原因分析

(一)盲目的攀比与虚荣心作祟

在当前的社会,提前消费的趋势在大学生活里已是屡见不鲜,为了满足眼前的欲望而不考虑后果。今天看到别人用苹果手机,明天自己就想有一个:今年流行什么服饰,也要盲目的跟风。盲目的攀比造成了很多大学生提前消费。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网络贷款主要用于物质消费,男生主要用于购买电子产品,女生则主要用于购买化妆品、服饰较多。

(二)因突发状况导致资金紧缺

因突发状况导致资金紧缺是大学生选择网络贷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大学生需要一定的资金进行相关培训,获取各种职业技能证件等,以提升自我的能力与增加就业的筹码,但是手中的生活费不足以支付相关培训费,于是会选择网络贷款,另外还有部分同学因为是学生干部,社团需要资金组织活动,又没有资金,只能选择方便快捷、低门槛的短期网络贷款。

(三)没有合理的资金规划

据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与北京宜信至诚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发布的《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查报告》,大学生属于易冲动型的消费人群,对自身生活没有明确的规划,不能合理为每月支出设置限额,50.84%的大学生每月资金完全没有盈余,23%的大学生表示资金紧缺,只有1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资金紧缺的情况。大部分学生的资金都是父母每月寄来,而每月的开始和末尾都能看到显然的差别,很多大学生每月的开始总是用于吃喝玩乐,参加各种聚餐、花在女朋友身上等,完全不顾后果,到了月末只能靠省吃俭用的方式期待着下个月的来临,这样的现象总是频繁的上演,生活中也无处不在。加上他们钱不够花,但迫于生活的继续,所以他们选择网贷。

三、大学生网络贷款的影响

(一)网络贷款助长了大学生的惰性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学生通过网络贷款来获取资金来源的案例已是屡见不鲜了,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管理研究中心调查了全国252所高校的近5万名大学生,调查数据显示,在获取资金紧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选择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就占很大一部分。可见,网络贷款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只需在网上填写自己的基本信息,15分钟钱就到账,无疑让很多大学生遇到资金紧缺或是需要金钱的时候往往不是选择去解决问题,而是选择网贷。在需要金钱的支持时,大学生也可利用空闲时间去兼职等赚取相应的金钱,而不是一味地选择网络贷款。

(二)过度的超前消费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

据笔者调查,购买化妆品、電子商品、恋爱等是大学生主要的消费模式。另外,据了解,很多大学生是认可提前消费的,用下个月的生活来填补这个月的超额消费,即可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也可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笔者的调查数据显示:23.53%的大学生每月生活费为800元:43.14%的大学生每月生活费为800~1000元:25.49%的大学生每月为1000~1500元:而只有7.84%的大学生每月生活费为1500以上,可见高校多数的大学生每月生活费为800~1000元,若不能合理的规划。就可能造成超支的情况,而超支的部分只能向网络贷款的途径获取。部分大学生能理性的消费且还清债务,但是更多的大学生完全高估自己的能力,为了能按期还款,不惜省下本就稀薄的生活费作为补偿,期间还需不断地打着两份工来换债务等,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同时也伤害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三)沉重的负债给家人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

据笔者调查数据显示,83.33%的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都是来自父母,37.25%的大学生自己赚取生活费:28.43%的大学生则是通过助学金或是奖学金来获取:3.92%的大学生是由亲戚支持,可见父母是最大的支持者,这也无疑成了大学生还债的承担者,现在的这些孩子都成了所谓的“吃土族”群体,无疑给家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就幸福的一家人却因此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例如,广东某大学读大二的小李因爱慕虚荣在网上分期付款购买笔记本电脑与手机,不料期限将至不能还款,只能选择网络贷款,最后也不能还上网贷的2万元,只能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进行还款,本就没有2万元的借款却在4个月滚成13万元,面对平台的不断威胁,小李被迫退学。而家境并不富裕的父母为了帮儿子还款不惜卖掉家里仅有的百株橡胶,无奈不得不抵押亲人的退休工资,才还上其中的一部分,另外还有一半的钱没有还上,而每个月的利息高达万元。面对孩子的巨额债款,家人不得不承受严重的经济压力与精神负担。

四、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相关策略

(一)社会政策社会工作服务

在本文中,讨论的是学校的社会政策,针对学校的社会政策,作为社会工作者不得不承担严峻的任务与面临艰难的挑战。学校社会工作者可建议相关领导,在高校进行专职人员的培训或者针对网络贷款具体事迹进行专题教育:增设专职人员与辅导员,了解大学生生活现状与面临的困境,发现异常及时与学校社会工作者联系,帮助其解决问题。例如,针对大学生资金紧缺可能面临失学危险时,学校可以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安全的国家助学贷款,而不是选择网络贷款。另外,学校还可加大展览宣传、利用校园广播、张贴横幅等具体措施来提升学生对网络贷款危害的认知:针对网络贷款的利弊分析,学校可组织校园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比如召开主题班会、专题教育等形式来加强学生的防范意识。

(二)学校个案工作服务

从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工作来看,大学生心理和认知都不完全成熟,而社会工作者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等,运用鼓励、同理心相关技巧进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针对大学生所处的问题,社工需慢慢引导,分析大学生网络贷款的利与弊,让学生做到自决、自主的形式,达到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核心理念。针对大学生网络贷款的原因,社会工作者可链接相关社会资源,动员学校的资源,整合一切所需的资源,帮助解决有真正需求的大学生争取正规的、合理的贷款,比如去银行部门办理贷款。此外,社会工作者也可运用社会支持理论,整合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让大学生能自主、自决的提升自身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学校小组工作服务

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种工作方法,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成员的互动、沟通交流来达到小组需求的主要目标,帮助其解决小组共同的问题,实现小组增能的效果,达到个人成长与满足团体需求。

小组工作的原理、技巧能改善小组成员的问题,也能促进成员间的成长。首先,小组工作的模式有许多,针对大学生网络贷款,可以选择社会目标模式与发展模式。运用社会目标模式,主要是关注社会目标为整体与提升自我承担责任的增强,来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运用发展模式,可以让成员间互相发泄不良情绪,小组工作者发掘成员间的潜力与优势,引导成员间独立思考,达到发展自我成长的形式。其次,针对网络贷款的问题,小组工作者作为资源链接者,应链接相关部门或就业指导机构,运用社会工作的优秀视角理论,挖掘成员间的潜力,使小组成员通过自己的劳动、智慧挣钱,而不是借用网络贷款。然后,小组工作者要针对网络贷款进行组员整体教育。例如,小组工作者可让成员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召开网络贷款主题讨论、专题教育并让其小組成员发表意见等:利用小组的形式,开展网络贷款答题竞赛、组织针对网络贷款进行相关视频的播放等活动,加大宣传,提升学生对网络贷款危害的认知。最后,针对网络贷款带来的影响,小组工作者应对成员开展一定的心理辅导,运用团体辅导的方式缓解成员的困扰和压力:必要时要争取法律、相关部门等各方的介入。

五、结语

综上,网络贷款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大学生的消费需求,短期的校园贷不仅提供了资金来源,同时对于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或是满足大学生的消费、大学生创业等情况都是不错的选择。另一方面,在优势的同时也是存在巨大风险。如果不理性地处理,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就像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校园贷市场出现了畸形发展,然而,监管趋紧并不代表完全禁止。治理校园贷旨在培养理性的借贷主体,为建设健康的金融市场打基础、“育秧苗”。因此,大学生既要看到网络贷款存在的积极意义,更要认识网络贷款存在的巨大风险,做到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同时,也使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得到相应的发挥。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大学生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走,找对策去!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