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建设现状分析

2018-05-08龚永标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专业化发展高职教师研究

龚永标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培养了众多的面向市场、生产、管理、服务方面的技能型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添砖加瓦的过程中,繁荣了各地的经济,美化了城市的风貌,在努力奉献的同时,不少高职院校也在办学规模、层次以及知名度、美誉度方面卓有成效。但时至今日,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回避不了一种严苛的形势:师资问题,尤其是教师的专业化及其发展机制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3B-0030-02

2017年6月到2017年8月,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建设研究调查小组通过走访、电话、QQ聊天、问卷、邮件等方式,调查了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湘西民族职院等多所高职学院的教师专业化情况。调查组尽可能地多访问老师与同学,采集充足的资料与信息,以增强调查的可信度。

一、 专业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现象积重难返

学校对于专业教师的认识及其队伍的建设,主要从专业教师的学历方面作出硬性规定。从学历结构方面,对接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之后,只要是新入职的人员,参加并通过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以及相关的师德考试就可以成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并由此建立教师的准入制与考核机制,作为评聘与考核的标准,平时则通过督导听课、评课、学生测评来计算教师的工作量。

此种机制只注重了理论的知识,忽视了教师的实践课,以及实践的效果测评。因而培养出来的专业学生,也是理论基础扎实,而动手能力则较为欠缺。学生在校实践时间过少、技能训练不够,致使学生走出校门后,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专业教师持续发展有效机制不够完善

根据我们对湖南地区湘南、湘北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问题的调查,98%以上的学院非常重视专业建设,重视专业教师队伍的发展。因而,在日常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中特别注重专业课的课时分量,在各类学科建设、各类技能大赛、名优推选方面也毫不例外地会提高专业方面的比例。但对于高职院校发展的持续性与机制方面,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高职院校多注重当前的经济利益与需求,根据市场变化随之调整专业,有的专业甚至开设了不到几年就取消了,但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又会重新开设,导致专业老师无所适从。

尽管各学院都有专业发展计划,但随着管理者的更替,专业发展又会受到影响。即使这样,在课时分配方面,也缺乏有效的机制。在课时量有限的情况下,过分偏重于专业课,就会导致基础课、公共基础课的课时量减少,那么教师积极性就很难发挥出来,学生的人文修养和专业基础也不会牢固。从而,很难培养出适应市场变化的具有岗位比较优势的学生。

三、专业教师教学与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院校的专业教师其专业主要体现在技能与实践方面。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自己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在此基础上,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实际动手能力为基础,以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方法为依托将自己所学转化为能力——教会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技能。但是根据调查显示,不论是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还是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抑或是湘西民族职院,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尚缺,转化率不到30%。其中原因种种:繁重的教学任务让广大专业教师自顾不暇,生活艰难。没有教学的快感,只有任务的阴影或者科研资金匮乏,普通教师在课余从事科学研究,外援少,也很难申请到足够的科研资金。这种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广大任课老师的科研积极性。有的高职学院,仍然严重地存在着近亲繁殖的丑陋现象。招聘教师,以专业教师身份招聘进来,却不上课,直接去从事行政工作;也有的教师只要有点门路的,也想方设法去坐班,不愿意上课。这些现象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广大普通教师教书育人的“初心”。普通教师话语权的逐步剥离,让大家走向冷淡。久而久之,从事教学的能力与科研课题的能力日渐式微。

四、社会对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支持力度不足

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是一所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支撑。适应市场的专业的良性发展,既有利于学院目标的实现,又有利于专业教师的健康成长与专业的成就感习得,更有利于市场岗位的良性竞争。反之,就会起负面作用。这种负面影响是及其不利的。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得以佐证:

首先,既有观念的痼疾。社会传统观念,尤其是“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让家长甚至社会对高职教育产生误解。根据课题调查组收集的资料分析,不论是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还是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有40.96%的家长对专业教师的能力持质疑态度,认为专业教师的专业可比较优势难以圈点。59.4%以上的社会用人单位对专业教师培养的学生的认可度与满意度缺乏,32.8%的用人单位对于聘用的毕业生信心不足,因为根据以往的情况,学生上岗实习的对口能力缺乏、素质不全。

根据调查了解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一些管理者管理的理念、水平、能力及其導向存在僵化与停滞现象。部分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自身的创新力度与领导力缺乏,没有很好地调节专业教师与市场岗位互动的因子,也没很好地协调社会力量与学校的合作。因而,造成社会上对高职生的认可度与支持度不够。

作为高职学院,既没有本科学院的优势,又更缺乏“211、985”之类高校的格外宠幸。一切发展靠自己去谋求。学院经费有限,而专业的发展,教师的自身水平的提高,思想知识层次的提升都需要学院甚至当地社会的大力支持。专业发展所需的软件环境以及硬件环境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在不理想的专业教学环境里开展教学,教师即使有心,也无力。诚然,一所高职学院,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可,仍然需要自身的努力,就像“打铁还需自身硬”一样,需要高职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开创学院办学的新局面不懈奋斗。

课题名称: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十三五”科研课题立项课题,编号2016-135-Y-217。

参考文献:

[1] 向艳,何健.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J].成才之路,2016,(7).

[2] 谢志平,肖凤玲,邹大刚.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综述[J].职业教育研究,2011,(1).

[3] 张慧敏,饶异伦.朗格朗终身教育思想对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J].世界教育信息,2016,(11).

[4] 高维峰.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途径与保障机制初探[J].科技信息,2015,(4).

[5] 欧丹萍.浅析中职财会教师的专业化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09,(7).

[6] 刘艳宾.试论普通教职工在示范性高职建设中的角色及素质要求[J].学周刊,2011,(9).

[7] 萧炎,朱建.高职学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教育导论,2016,(3).

猜你喜欢

专业化发展高职教师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浅谈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浅谈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