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引发的常见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方向
2018-05-08唐珊珊
唐珊珊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三队 广东 肇庆 526060
正文:
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与日俱增,国内现代化基础建设的步伐也逐渐加快,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人们对大自然不科学的开发,使得国内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当地民生。随着地质勘查技术的不断提高,通过合理的监测,再加上对地质灾害诱发原因进行系统性的分析,进而针对不同的地质灾害建立相应的预警以及解决办法,希望可以对地质灾害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进而保护当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 水工环地质勘查简述
水工环地质勘查指的是水文地质勘查、工程地质勘查和环境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勘查,主要指运用钻探、水文监测等专业技术手段,查明勘查区内的水文地质情况;工程地质,指运用野外调查、钻探、物探等专业技术手段,查明勘查区内的地层岩性、力学性质、承载力等水文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指的是通过利用野外调查、钻探、监测等专业技术手段查明勘查区内包括地质灾害情况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随着自然资源的逐渐开发和认识,人们越来越关注自然资源的合理应用,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保护国内生态环境,国家一直非常注重自然资源的科学、可持续开发,因此,水工环勘查技术在近些年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城市规划的调查中,在专业技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对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这就给水工环勘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常见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诱因
根据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条例》规定,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不包括地震灾害。
2.1 崩塌
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或其他外力参与下,突然脱离母体斜坡,发生以竖向为主的运动,并堆积在坡脚的动力地质现象,俗称“塌方”。崩塌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斜坡过陡,岩土体结构稳定性差,在水及地质作用下就容易发生崩塌。
2.2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岩土体在重力作用或有其他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地质弱面发生向下向外滑动,以向外滑动为主的变形破坏,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滑坡的发生与降雨有直接的关系,斜坡表面风化的岩土体在雨水和地质作用的共同作用下,就发生滑坡。
2.3 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由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等)诱发,在沟谷或山坡上形成的一种挟带大量泥沙、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的特点。且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往往比单一的滑坡、崩塌和洪水的危害范围更广,危害更大。
2.4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成片范围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凹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其诱因主要是地下水大量流失、不科学的开采导致形成采空区等。
2.5 地裂缝
地裂缝是指地表岩层、土体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具有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的地表破坏现象。地裂缝形成的原因可以是地质构造,也可能是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定行为造成的。
2.6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指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在一定区域内,产生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规律的地表标高降低的地质现象,现阶段我国出现的地面沉降现象多是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的。
图1 山体崩塌现场图
3 现阶段我国多发地质灾害防治方向
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和地势情况较为复杂。通过对国家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国土约有65%以上是山区和丘陵,而这类地质条件下,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尤其是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此,对于这些地区,必须加强对于这类地质灾害的预防,为了保证预防预警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工作内容实现:(1)合理开采和利用资源,在开展各类资源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国家相关规定开展开采,另外完成资源开采后,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开采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针对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的区域,实行全面监管机制,在规定的范围内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周围居民注意安全。(2)加强地面塌陷、滑坡和泥石流的实时监测预警工作。
3.1 水文地质问题引发地质灾害的防治方向
就目前来看,国家用水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城市用水的需求量更是前几年的好几倍,如果不能科学合理可持续地对地下水进行开发利用,容易造成局部地下水生态系统的失衡,从而引发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现象,而地下水的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所以,通过分析、评估对当地的地下水资源开采情况进行估算,对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同时完善地下水资源开采方案,能有效避免造成地面塌陷或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保证地下水体系一直处于平衡的状态。
3.2 工程地质问题引发地质灾害的防治方向
国内工程建筑项目数量越来越多,造成地质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因为工程建筑引发的地质灾害的危害通常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经常被人们忽视。为了防止这类危害产生,在开展项目施工之前,组织专业的人员对施工区域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综合分析由于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周边环境已发的地质灾害(隐患)对工程建设有可能造成的影响,形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尽可能地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在设计施工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制定最佳的治理办法,以防治结合为宗旨,从根本上解决这类地质危害的产生,降低这类地质灾害对民生造成的影响。
3.3 环境地质问题引发地质灾害的防治方向
科学处理自然地质和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的关系是防止环境问题的根本,在对工程开发情况做评估的过程中,必须将项目对该地区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经过评定,针对已经出现地质问题的区域,应综合考虑区域地质问题,制定合理的治理办法,同时通过实时监管,保证该地区的环境地质问题得到合理妥善的解决。
4 结语
总之,我国国内多发地质灾害,这类灾害通常会给人们正常的生活生产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所以,国家政府部门应不断加大力度,深入研究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完善地质灾害预警监测系统。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给出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而保证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地质勘探技术,技术水平虽然已经成熟,但是还有待完善,相关部门也应加大该项技术的研发工作,旨在通过此项技术为民众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