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精法对改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癌因性疲乏的疗效研究
2018-05-08严桂英
严桂英
我国肺癌发生率致死率高达76.4%[1]。既往肺癌的治疗手段为单一的手术治疗,其疗效与预后不甚满意。随着化疗技术的发展,手术联合介入化疗综合治疗已成为目前肺癌治疗的主流方法。但化疗药物具有毒副作用比较强的特性,容易引发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特别是老年患者,严重者甚至造成治疗中断。通过中医药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研究日趋深入,本研究予益气养精法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介入治疗后产生的癌因性疲乏,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上海浦东新区浦南医院肿瘤科住院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介入后癌因性疲乏患者5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4.56±12.77)岁;对照组25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5.42±14.89)岁。2组年龄、性别、病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辨证CRF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中医辨证“精气两虚证”。
1.2.2 西医肺癌诊断标准及西医对CRF诊断标准 经影像学、TBB、淋巴结活检、胸水涂片、剖胸探查细胞病理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经第十次国际疾病分类修订会议(ICD-10CRF)诊断标准诊断为癌因性疲乏。
1.2.3 纳入标准 ①按照WHO2007年TNM分期标准确诊为NSCLC,并符合中医临床证候辨证标准者;②体力状况(ECOG)评分低于3分;③60周岁<年龄<80周岁;④无认知障碍;⑤预计能完成介入2疗程及生存期>3个月;⑥依从性佳。
1.3 治疗方法
2组均采用介入治疗,改良式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股动脉,找到支气管动脉,引入导丝,灌注治疗药物。介入28天为1个周期,共治疗2个周期。方案:GP(吉西他滨,GEM;顺铂,DDP)GEM 1 000 mg/m2d1+DDP 75 mg/m2d1。治疗组在介入治疗第1天开始口服益气养精中药(生黄芪、黄精、七叶胆、女贞子、姜川连、制苍术等组成)煎剂,由浦南医院中药房煎制成袋装浓煎剂,150 ml/次,生药含量1 mg/ml ,2次/天,连续28天。临床研究期间应停止使用其它抗肿瘤治疗。
1.4 观察指标
1.4.1 Piper疲乏量表评估 2组病例分别于介入前、介入治疗第3天及第14天,使用Piper量表进行疲乏程度的评估。
1.4.2 生活质量问卷评估 2组病例分别于介入前、介入第3天及第14天,使用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EORTC)的生活质量问卷(QLQ-C30)评估病例的生活质量。
1.4.3 血常规、肝肾功能 分别于介入前、介入第3天及第14天检测2组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白蛋白、肌酐。
1.4.4 免疫指标观察 分别于介入前、介入第3天及第14天检测NK、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IL-2。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疲乏程度的比较
治疗前2组Piper量表各项目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治疗组的行为、情感、感觉评分及总分与治疗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第14天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疲乏程度比较
注:△为与介入前比较,P<0.05;▲为与对照组治疗后第14天相比,P<0.05。
2.2 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
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问卷各项目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治疗组的躯体、情绪、社会评分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情绪、社会评分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治疗第14天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注:△为与介入前比较,P<0.05;▲为与对照组治疗第14天相比,P<0.05。
2.3 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的比较
治疗前2组血常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14天,治疗组的血常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比较
注:△为与介入前比较,P<0.05;▲为与对照组治疗后第14天相比,P<0.05。
2.4 2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比较
治疗前后2组肝、肾功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比较
2.5 2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NK、CD3、CD4、CD8、CD4/CD8及IL-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治疗组的NK、CD3、CD4、CD4/CD8及IL-2均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比较
注:△为与介入前比较,P<0.05;▲为与对照组治疗后第14天比较,P<0.05。
3 讨论
肺癌是临床呼吸系统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老年人口的人均寿命的延长及环境污染问题的影响,老年人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80%以上。近年研究表明,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已成为治疗支气管肺癌的主要非手术治疗方法,疗效肯定,副反应及耐受性可以接受,但疾病及治疗后易并发“疲乏症状”,也称癌因性疲乏,影响患者的恢复及生活状态。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又称癌症相关性疲乏,主要是指一种与癌症及其治疗有关的生理性、认知或情感上的主观的持续性存在的劳累及疲乏感[2],肺癌患者中发生率为76.4%,老年患者发生率更高[3],恢复程度较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目前已将癌因性疲乏确定为一种扰乱人体正常生理及心理功能的主观、持久、严重的劳累感[4],其发生快,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不同于一般的疲乏,不能通过休息来缓解[5]。因此目前主张提前对接受介入灌注化疗的老年肺癌患者进行干预措施,尽量减轻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及程度。
肿瘤相关性疲乏的发生与癌症的治疗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研究显示70%~100%接受干扰素治疗、82%~96%接受放疗及65%~100%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发生CRF[6]。化疗产生的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免疫功能下降都和疲乏的产生有关[7]。进行生物治疗也可能会对机体产生负面效果[8-9]。此外癌症或癌症治疗中的合并症如贫血又成为发生疲乏的促进因素[10]。
据我们长期的临床观察和文献研究,肺癌多发于中老年,适逢中医所指“女子七七”、“男子八八”的“天癸竭”阶段,且久病“及肾”,加之化疗药物易伤精耗气,损伤脾胃,使“精气”损害的表现尤为明显,属精气亏损,兼有湿热中阻之证。中医学在治疗乏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疗效,应用益气、养精等扶正培本的方法,以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局部上通过介入灌注化疗等以缩小或稳定瘤体。老年患者多羸虚之体,因此更需注意扶正,固护肺脾肾残存之正气,以期达到祛邪延年的疗效。治拟益气养精为主,兼清热化湿和胃,创制益气养精中药,配合化疗药物,发挥协同抗癌的效应。本法针对肺癌病人在化疗过程中湿热中阻、精气两亏的辩证证候,治疗时集中于养精益气,兼顾养脾护胃、调中化湿,使补而不滞。以益气养精为治则的组方主要由生黄芪、黄精、七叶胆、女贞子、制苍术、姜川连等中药组成。方中生黄芪擅长补气,性味甘温,黄精甘平,补虚填精,二者共用有益气养精之效,此为君药;七叶胆性味苦寒,具化痰解毒清热、生津健脾补气之效,助君药行固精健脾之功效,是为臣药;制苍术、姜川连同入胃经,一温一寒,燥湿清热,和胃运脾,主诸药之调和,助中焦之运化,共为佐使,旨在凭借助后天而达益先天的功效。
本研究证实益气养精法组方在介入治疗后服用第14天较对照组可明显改善患者疲乏症状和生活质量,对介入灌注化疗后导致的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贫血状态亦有明显改善作用,特别是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对照组介入治疗后第3天就开始明显下降(P<0.05);介入治疗后治疗组的NK、CD3、CD4、IL-2,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对肝肾功能血白蛋白、血清肌酐无明显影响,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副反应。对于非手术治疗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介入灌注化疗后配合益气养精中药,可改善癌因性疲乏的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依从性,是治疗癌因性疲乏的新的治疗思路。
[1] 项 怡,张 铭,徐振晔.益气养精法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J〕.新中医,2012,44(10):84-86.
[2] 徐振晔,王立芳,赵晓珍,等.基于益气养精法为主中医药分阶段结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与实验研究〔C〕.第三届国际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2010:255-264.
[3] 李 忠,陈信义.对中晚期肺癌的中医辨证用药思路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9):33-41.
[4] Kawaguchi Y,Hanaoka J,Oshio Y,et al.Decrease in performance status after lobectomy mean poor prognosis in elderly lung cancer patients〔J〕.J Thorac Dis,2017,9(6):1525-1530.
[5] 何二松.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进 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5):722-725.
[6] 张 铭,徐振晔.徐振晔教授辨治老年肺癌经验〔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10):86-87.
[7] 张明云,张菁华,李兴德.老年肺癌流行病学及临床治疗现状〔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12):2505-2507.
[8] Therasse P,Arbuck SG,Eisenhauer EA,et al.New guide lines to evaluate there sponse to treatment in solid tumors〔J〕.JNCI,2000,92(3):205-216
[9] 中国抗癌协会.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九分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737-781.
[10] 孙有泉.老年肺癌的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