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型黄花苜蓿引种试验

2018-05-08殷国梅刘思博张雨军高建明张建忠贾建宇潘永圣刘建成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鲜草生态型呼伦贝尔

贾 明 ,殷国梅 ,刘思博 ,张雨军 ,高建明 ,张建忠 ,贾建宇 ,潘永圣 ,刘建成

(1.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1;2.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农牧业局,内蒙古 康巴什区 017200;3.内蒙古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4.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科技创新创业协会,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5.内蒙古乌拉特前旗草原工作站,内蒙古 乌拉特前旗 014400)

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富含蛋白质,是一种优良的饲用植物。自2014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对多年引种驯化选育出的生态型黄花苜蓿进行了为期4年的引种试验,以期为新品种的培育及生产应用提供依据[1-2]。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2002年在白音锡勒牧场的天然草场上,采集生长旺盛、生态生物学特性一致、平卧生长、单株覆盖度大的健康野生黄花苜蓿植株,混合收种,通过单株混合选育的方法,于2010年选育出生态型黄花苜蓿。

生态型黄花苜蓿为豆科多年草本植物,主根发达、粗壮,茎平卧、斜生,长 100~150 cm,多分枝[3]。三出复叶,小叶倒披针形、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上部有锯齿。总状花序密集成头状,腋生,花黄色,蝶形。荚果稍扁,镰刀形,长1.0~1.5 mm,被伏毛,含种子2~4粒,种子千粒重1.547 5 g。

生态型黄花苜蓿耐旱、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强,枝条返青后匍匐生长、现蕾期后开始斜生、花期上部枝条直立,呈开展株丛,分枝多、植株繁茂,能形成茂密株丛,单株覆盖度大。盛花期粗蛋白18.41%、粗脂肪5.47%、粗灰分6.99%、粗纤维28.20%、钙1.074%、磷0.239%、酸性洗涤纤维32.06%、中性洗涤纤维44.03%、无氮浸出物35.2%,适口性良好[4],引种试验对照为呼伦贝尔黄花苜蓿及准格尔苜蓿。

表1 生态型黄花苜蓿田间观测记载

1.2 试验区自然条件概况

呼和浩特市属典型的蒙古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北低南高,北部大青山地区仅2℃左右,南部为6.7℃。无霜期北部山区为75 d,低山丘陵区110 d,南部平原区为113~134 d,年平均降水量为335.2~534.6 mm,且主要集中在7—8月,试验地点位于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院内试验地。

1.3 试验方法与测定项目

1.3.1 小区设计:试验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 m2,重复3次。于2014年4月20日播种,播种量15 kg/hm2,条播行距50 cm,播前灌足底水,翌年后旱作栽培、管理。

1.3.2 观察项目及方法

①出苗(返青)期:50%幼苗出土后为出苗期。

②分枝期:50%植株长出侧枝为分枝期。

③现蕾期:50%植株有花蕾出现为现蕾期。

④开花期:10%植株开花为开花初期,80%植株开花为开花盛期。

⑤结荚期:50%植株有荚果出现为结荚期。

⑥成熟期:60%植株种子成熟为成熟期。

⑦生育期:由出苗至种子成熟的天数。

⑧枯黄期:50%的植株枯黄时为枯黄期。

⑨生长天数:由出苗(返青)至枯黄的天数。

⑩越冬率:在小区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段3处,每段长1 m。在越冬前及第2年返青后分别计算样段中植株总数及返青数,便可统计越冬率。越冬率(%)=(返青株数/样段内植株总数)×%。

⑪抗逆性:可根据小区内发生的冻害、旱害、病虫害等具体情况加以记载。

⑫株高:每小区随机取样10株,测量从地面至植株最高部位的绝对高度,求其平均值。于开花初期、成熟期测定。

⑬根茎入土深度和直径:入冬前,在每小区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0株植株进行测定。

1.3.3 产草量的测定:产草量包括第1次刈割的产量和再生草的产量,测产于开花初期进行,刈割高度5 cm,测产时除去试验小区两侧边行及小区两头50 cm之内的面积。

1.3.4 数据处理:观测记载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草品种审定技术规程》标准执行,试验数据采用SAS 9.2进行统计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物候期

2014年4月20日播种,20 d左右出苗,苗期生长缓慢,少部分播种当年开花,播种当年种子未成熟。2015年4月11日返青,6月12日盛花期,9月1日种子成熟。2016年4月9日返青,6月11日盛花期,8月28日种子成熟(见表1)。

2.2 产草量

2014年生态型黄花苜蓿播种当年生长缓慢,平均株高为49 cm,鲜草产量为2 231 kg/hm2,干草产量为705 kg/hm2;对照呼伦贝尔黄花苜蓿平均株高为42 cm,鲜草总产量为1 825 kg/hm2,干草总产量为569 kg/hm2。生态型黄花苜蓿鲜草产量比对照呼伦贝尔黄花苜蓿增产406 kg,增加22.2%;干草产量比对照呼伦贝尔黄花苜蓿增产136 kg,增加23.9%,差异显著。对照准格尔苜蓿平均株高为51 cm,鲜草总产量为3 525 kg/hm2,干草总产量为790 kg/hm2;生态型黄花苜蓿鲜草产量比对照准格尔苜蓿减产1 294 kg,减少36.7%;干草产量比对照准格尔苜蓿减产85 kg,减少10.8%,差异显著。

2015年生态型黄花苜蓿平均株高为93 cm,鲜草产量为30 025 kg/hm2,干草产量为9 754 kg/hm2;对照呼伦贝尔黄花苜蓿平均株高82 cm,鲜草产量为24 338 kg/hm2,干草产量为8 196 kg/hm2。生态型黄花苜蓿鲜草产量比对照呼伦贝尔苜蓿增产5 687 kg,增加23.4%;干草产量比对照呼伦贝尔黄花苜蓿增产1 558 kg,增加19.0%,差异显著。对照准格尔苜蓿平均株高为98 cm,鲜草产量为47 899 kg/hm2,干草产量为10 709 kg/hm2。生态型黄花苜蓿鲜草产量比对照准格尔苜蓿减产17 874 kg,减少37.3%;干草产量比对照准格尔苜蓿减产955 kg,减少8.9%,差异显著(见表2)。

表2 2015年生态型黄花苜蓿产草量统计结果(呼和浩特市) kg/hm2

表3 2016年生态型黄花苜蓿产草量统计结果(呼和浩特市) kg/hm2

表4 2017年生态型黄花苜蓿产草量统计结果(呼和浩特市) kg/hm2

表5 呼和浩特市区域试验产草量新复极差检验(干草) kg/hm2

2016年生态型黄花苜蓿平均株高为110 cm,鲜草产量为31107kg/hm2,干草产量为9889kg/hm2;对照呼伦贝尔黄花苜蓿平均株高为95 cm,鲜草产量为25 400 kg/hm2,干草产量为8 297 kg/hm2。生态型黄花苜蓿鲜草产量比对照呼伦贝尔黄花苜蓿增产5 705 kg,增加22.5%;干草产量比对照呼伦贝尔黄花苜蓿增产1 592 kg,增加19.2%,差异显著。对照准格尔苜蓿平均株高为113 cm,鲜草产量为47 943 kg/hm2,干草产量为10 760 kg/hm2。生态型黄花苜蓿鲜草产量比对照准格尔苜蓿减产16 836 kg,减少35.1%;干草产量比对照准格尔苜蓿减产871 kg,减少8.1%,差异显著(见表3)。

2017年生态型黄花苜蓿平均株高为135cm,鲜草产量为33113kg/hm2,干草产量为10 228 kg/hm2;对照呼伦贝尔黄花苜蓿平均株高为102 cm,鲜草产量为25 946 kg/hm2,干草产量为8 510 kg/hm2。生态型黄花苜蓿鲜草产量比对照伦贝尔黄花苜蓿增产7 167 kg,增加27.6%;干草产量比对照伦贝尔黄花苜蓿增产1 718 kg,增加20.2%。对照准格尔苜蓿平均株高为118 cm,鲜草产量为49 779 kg/hm2,干草产量为11 216 kg/hm2。生态型黄花苜蓿鲜草产量比对照准格尔苜蓿减产16 666 kg,减少33.5%;干草产量比对照准格尔苜蓿减产988 kg,减少8.8%,差异显著(见表4)。

2015—2017年,呼和浩特市区域试验产草量新复极差检验见表5。

2.3 种子产量

2015年生态型黄花苜蓿种子产量为114 kg/hm2,对照呼伦贝尔黄花苜蓿为89 kg/hm2,减产28.1%;对照准格尔苜蓿为160 kg/hm2,增产28.8%。2016年生态型黄花苜蓿种子产量为135 kg/hm2,对照呼伦贝尔黄花苜蓿为114 kg/hm2,减产18.4%;对照准格尔苜蓿为243 kg/hm2,增产44.4%。2017年生态型黄花苜蓿种子产量为163 kg/hm2,对照呼伦贝尔黄花苜蓿为132 kg/hm2,减产23.5%;对照准格尔苜蓿为262 kg/hm2,增产37.8%。种子3年产量与对照呼伦贝尔黄花苜蓿、准格尔苜蓿均为差异显著(见表6)。

表6 呼和浩特市区域试验种子产量新复极差检验 kg/hm2

3 结论

生态型黄花苜蓿在呼和浩特市种植能够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且其生长旺盛,发育良好,抗旱、耐寒,能安全越冬,越冬率在98%以上,无明显病虫害,完全可在各试点极其相似的区域种植。

2015—2017年测定各小区鲜草及干草产量,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生态型黄花苜蓿与对照呼伦贝尔黄花苜蓿相比均差异显著,且于播种后第2年开始测产,其3年平均干草产量为9 957 kg/hm2,平均种子产量为 137 kg/hm2,表现出了产草量高、产量稳定的优良特性[5-6]。

生态型黄花苜蓿可用于干旱、半干旱草原区建立优质旱作人工草地以及沙化、退化草地的生态治理及水土保持,适于放牧利用,也可用于光伏电站的植被建设[7-8]。

参考文献:

[1]郭彦军,徐恢仲,张家骅.紫花苜蓿根系形态学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6):484-486.

[2]王俊杰,孙伯丽,金雄,等.呼伦贝尔野生黄花苜蓿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2):5-7.

[3]刘英俊,云锦凤,王俊杰,等.野生黄花苜蓿栽培驯化研究[J].中国草地,2004,26(6):40-44.

[4]王俊杰.中国黄花苜蓿野生种质资源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

[5]王勋陵,王静.植物形态结构与环境[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

[6]费松林,方精云,樊拥军,等.贵州梵净山亮叶水青冈叶片和木材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J].植物学报,1999,41(9):1002-1009.

[7]许振柱,周广胜.陆生植物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进展[J].自然科学进展,2003,13(2):113-120.

[8]程伟燕,张卫国,哈斯其木格.特莱克紫花苜蓿的形态解剖学观察[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8(3):241-244.

猜你喜欢

鲜草生态型呼伦贝尔
多元策略的生态型游客中心
醉美呼伦贝尔大草原
Agg Hab生态型聚合栖地
苜蓿鲜草不可作为单一饲料喂牛羊
一只羊的结局
舌尖上的呼伦贝尔
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
苏丹草—拟高粱杂交种鲜草饲喂獭兔的效果
银色的呼伦贝尔
高磷对矿山生态型水蓼磷富集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