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8-05-07王丹
王丹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每一种语言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日语是有着“多样性”文化背景的一门语言,在高校日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按照大纲要求教授日本文字、发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之外,还应注重导入相关日本文化背景知识,并将其融入现实教学工作中,这是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对日语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真正实现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语言与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任何语言都不可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每一种语言均带有其所属国的文化特征。因此,在日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文化导入 高校日语教学 实践研究
1.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日语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背景,不能脱离其传统与信念。中国人和日本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真正学习了解该语言,必须掌握其文化和历史。就是说,无论发音多么正确,语法掌握的多么详尽,单词量多么大,如果不能把握该语言所使用的场合和背景,就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例如:中国人对一位老先生说:“您最年长,所以经验最丰富。”这位老先生便表现出不高兴的表情,他可能回复“我还年轻。”其实,用“年长”这个词是中国人出于尊重对方,源于中国人的敬老情结,而日本人会感觉“我老了,不中用了”的不悦感。类似这种由文化差异引发的语言交际障碍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要了解日语的特点和日本人的语言方式,首先要研究产生日语的文化背景,深化对日本人的民族性即民族文化的认识,只有按照日本人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应用地道的日語才能理解对方,并获得对方对自己的充分理解。否则,可能会产生误会、伤害感情,甚至造成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工作的失败。因此,文化导入对日语教学中很强的必要性。从历史角度来看,日本从中国吸取了大量的文化营养,表现出了许多与中国相近的东方特色,但是,中国与日本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毕竟不同,日本文化是日本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吸收了包括中华文化在内的外来文化,又将其巧妙地移植在本民族精神土壤上的产物。因此,在语言表达上和行为方式上均表现出典型的异质文化的差异。仅仅依靠语言本身来研究语言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结合日本特定的文化背景考察日语,才能把握日语的本质和规律。这要求高校教师通过文化导入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安排和研究。
2.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背景知识的辅助教学。日语是有着“多样性”文化背景的一门语言。日本语言学家细川英雄曾提出“学习语言,也是学习文化”。而且,高校日语教学依靠的是正式的课堂教学,借助成人汉语教授成人日语,往往看似简短的句子却隐含着复杂的文化背景,甚至承担着许多百科知识。教师在语言教授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文化导入法将收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及教育者在外语教学研究中提出文化导入法的必要性等问题。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文化知识;交际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在进行交际时,哪些影响信息准确表达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它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在高校日语教学中,日语教授者往往只重视知识文化的传授,而忽略交际文化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对所导入的“文化”的具体内容及真正的内涵并未有集中而精确的概括,而交际文化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而隐藏在语言背后,这更加需要日语教学工作者进行深刻的挖掘和理解。笔者在此总结前辈对文化导入的理解,在原有基础上引入了“日本事情”这一教学实践的内涵。
除了上述对日语教学中所导入的文化的礼节之外,应当关注“日本事情”,即以日语和日本文化为非母语和非母文化的学习者为对象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以培育和提高学习者对日本跨文化的行动处理能力为目标的复合型教育活动。这里作为教育活动对象的日本文化并非指具体的日本传统文化(如茶道、武士道、插花等),而是指各个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景中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等附属文化。日本语言教育学者长谷川恒雄指出,“比起权威者的知识传授,使日语学习者直接接触日本文化,或者使学习者自身处在一种与日本社会文化相互作用之中,逐渐的将日本文化作为自身知识体系来构建,这才是真正的日语学习”。目前,中国各大高校的日语教育中,真正去日本留学体验日本文化的学生毕竟只占全部学习者的少数,因此,日语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把自身作为日本人的模范,带领学生体验日本文化在语言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从而使学生不但掌握文字语法等传统语言,还深入理解语言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意义,从而更加深入地掌握和运用语言,也就是要努力从单纯的“知识传达型”向“重视把握文化过程型”。
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在深入理解和把握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具体内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相应的教学方法、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原则。
参考文献
[1]孙成岗《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干扰》日语教学与研究,1998(1)
[2]牟晓珠、高金花《浅谈中日语言文化差异》中国教育导刊,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