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学资源整合优化情况的研究
2018-05-07谷跃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003-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对教育质量的重视,以及国家和社会要求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意识的提升,独立学院虽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态势已初步形成,但对独立学院如何整合教学资源的合理化、系统化研究还是不够的。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出发,本着科学、合理、有效、充分地利用独立学院教学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指导思想,探究独立学院教学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建立适应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教学资源优化整合机制,对于推进独立学院乃至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学资源整合优化
独立学院的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是指独立学院将其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调整优化和重组。具体来说,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对各种潜在的可能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结构性配置和重组,以期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指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及路径。狭义理解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过程、方式;广义理解人才培养模式则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一定的教学资源为基础,关于培养目标,教育制度、培养内容,培养方式、教育过程等诸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及其运行机制,它具有相对稳定、规范和可操作的特征。独立学院的教学资源的配置方式与存在状态一般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个性、强能力、高素质、求创新”的原则,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培养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种类型的人才的主要特征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知识运用能力强,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科学创新精神在这种教育理念引导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涉及教育教学理念反思与探索、学科专业调整与升级、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实践训练、培养方式改革、教学资源整合、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等方面。
独立学院的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独立学院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独立学院的教学资源的配置和教学改革的深化。其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独立学院的教学改革的核心。由于我国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的影响,教学资源配置效率偏低以及难以实现优化整合,是制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的根本原因。
第一,通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绝大多数独立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多科性或综合性应用型大学,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此同时本科教育质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或者没有达到与学科建设应有的质量要求。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方式、教学资源配置模式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现行的各种教学管理改革措施只是应付规模扩张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业已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也就很难实现学生的知识结构综合、专业综合、课程综合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教学改革的预期目标。可以说,独立学院的教学资源的配置方式与存在状态已成为制约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瓶颈”。那么,如何走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困局,构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现行的教学改革实践及其制约因素來看,独立学院的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无疑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其实践的“突破口”。
第二,基于对本科教育质量问题的关注与反思,新时期,对如何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当然,现行教学质量问题固然与“重科研、轻教学”的教育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同时也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滞后和教学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有关。比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院系之间的资源缺乏共享、各类课程隔离、不同年级的相关联课程截然分开、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并没有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这些都是导致我国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人才培养模式还局限于专业教育的框架内,既浪费了相对紧张的教学资源,也不利于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三,独立学院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是建立新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管理制度的过程,同时也是独立学院办学理念和教学管理制度重新选择的过程。教学资源整合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因为其它方面的教学改革都是围绕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展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重新配置教学资源的过程,没有教学资源整合与有效利用,人才培养模式就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学资源整合与有效利用是评价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评价标准,充分而良好的教学资源配置状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独立学院的教学资源配置的优劣是看教学资源配置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过程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事实上,为提高既有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独立学院已经开始尝试进行了一系列的组织结构调整,包括行政组织结构调整和学院二级教学单位改革等,但如何进一步通过教学资源整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仍然是今后独立学院的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视角下独立学院教学资源配置的现状
独立学院的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构建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与社会需求脱节,主要表现为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口径狭窄,适应能力差,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差等。调查表明,80%的人认为学不到有用的东西、78%的人认为所学内容与社会现实脱节、83%的人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满意。这些又在很大程度上与独立学院的教学资源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趋势的脱节相关。
1.教学资源配置结构失衡,利用效率低下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中最根本的浪费是“人类生命的浪费”。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以及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资源浪费与配置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在教学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合理的配置结构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反之,不合理的配置结构会降低资源的利用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可以用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之下产出量的多少和资源闲置数量的多少加以衡量。资源配置的效率高,意味着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闲置和滥用的资源较少,资源尽可能被充分利用。在资源总量相同的条件下,资源配置的结构将会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益。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高校教师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的配置都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师资缺乏,专任教师比重小、专家教师资源短缺,而行政冗员大量存在;对教师的教学激励缺乏动力、灵活性以及公平性。
2.课程设置结构性失调
当前,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学科之间各自为政,不利于学科力量的整合及交叉学科的生成。课程体系构建很少考虑内部的相互衔接和关联使普通教育、主修、选修课相互问割裂开来。在课程实践中,依然存在着重专业轻基础、重理论轻实践、重必修轻选修的现象。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只是停留在表面,难以深人到课程结构,这必然影响到我国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选修课大多集中在专业课范围内,跨学科、跨院系、跨年级的选修课程极少;受课程选择范围的限制,选修课修读质量不高,也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之间相互割裂,无法实现课程既有的整体功能。在我国应用型大学中,通识教育课程大多自成体系,课程目标模糊,课程管理混乱。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成为众多教师和学校不得不实施的行为,更多地只是作为任务来完成而不是作为目标来实现。通识教育课程处于学校课程体系的“边缘”,无法与专业教育课程之间形成一种相互衔接、互为促进的关系。
3.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资源与本科教学的脱离
独立学院的教学资源配置集中度不够,没有重点。独立学院本身的科研力量分散,科研机会较少,没有大项目,学科无法形成大平台;科研工作缺乏长期性、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目标;科研整合程度不高,难以实现科技资源和成果共享: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以及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得不到强有力的投入和支持;科学研究、学科发展缺乏核心竞争能力。目前一系列教学资源分化的现状使科研成果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的学科建设,影响了独立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制约了学校创新能力提升的步伐,也不符合高等教育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时代要求。
4.院系、专业之间资源割据与条块分割,缺乏共享意识
独立学院的专业开办与办学资源(包括师资、生源、设备以及无形的政治、文化资源等)是由教育行政部门通过计划性分配的方式以及举办母体学校来“指导规范”的,这就形成了一种由政府和举办母体学校主宰的“供给驱动”的专业设置制度。院校资源为一个个专业所分割,教学资源仅为确定的几组课程服务,教学资源在一个学校内都共享困难,更谈不上与母体学校或是同类院校之间的共享了。由于学科专业的割据状态,各系培养的人才知识面不够宽厚,知识单一,学文可的缺乏理工观念,学理科的理论不深。由于校内、校际资源流动体制平台尚未建立,教学资源院系、院校所有制,校内外教学资源缺乏有效地融合。加之,共同学习目标和明确期望的缺失,学位往往只标志着一系列相联性较弱的知识碎片的获得,而非连贯、整合学习计划的完满完成。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视角下教学资源优化整合的建议
1.开发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实现共享
独立学院的教学资源整合必须立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优化教学资源整体配置结构,打破现有的界限,做到教学与科研结合、教学为科研服务、科研引领教学,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实行教学仪器设备的开放式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专业和学科的局限,实现教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不断扩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提高它们的内涵;打破现有管理体制障碍,健全实验实训课教学及实验室统一管理的体制;施行实验室配置的模块化,完全实现教学设备资源的共享与综合利用;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创造条件,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实验支撑。坚持服务、超前、优化和效益四个基本原则,改变因各子系统的分割而造成的教学资源浪费的情况。重视资源的开发利用,改造闲置的场所;对现有的教仪器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扩大使用范围和功能,最大程度发挥设备设施的资源潜力;对扩招引起的校舍紧张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论证,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化的办学效益;在校际之间实现联合办学使资源得到有效的使用。利用区域联合办学的资源,扩大辅修和双学位模式学生的办学规模,涵盖更多种类的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机会,有利于紧缺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独立学院与中小型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形成良性互补效应。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鼓励专业教师自行开发教学设备以满足不同课程和不同项目的需要,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教研相长。
2.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学科专业结构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点,是学校最核心的组织建制。对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关注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体现。遵循“充实基础、增强应变能力,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的原则,重视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同经济建设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适应,真正做到专业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避免宝贵的教学资源的浪费,防止短缺与剩余并存的现象发生,避免人才的积压和浪费。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多角度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型大学必须拆除跨学科教育的壁垒,进行学科专业的重组,合并相近专业,创建交叉性、边缘性专业,优化学科结构,发挥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优势,促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体现优势学科知识的互补和融合,强势学科的发展对弱势学科建设的带动,促成高校相同或不同学科发展的均衡。同时,不同专业学科的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学术交流。
3.建立教学资源利用的生态型循环模式
独立学院的教学资源可视为一个生态系统,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组合独立学院的教学资源各要素,使人、财、物、时、信等资源形成一个资源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由传统的线性(开放)系统向循环(封闭)系统转变,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将财力(投资主体)、物力(基础设施、图书资料、流动教室)、人力(教学形式、课程设置、专业结构、师生比例)、信息(信息建设)等资源在区域性、国际性的背景下纳入整体循环运动中,使整个学校教学资源各要素形成一个封闭型的生态系统,每个要素都可以影响到整体环境的运行,整体对各要素的状态也可做出及时准确的反馈。独立学院的教学资源的整合目的是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布局,提高教学资源利用效益。力求用尽可能少的投入培养出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其关键是:正确定位教学改革的目标,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满足学生的自主发展为主旨,遵循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规律,避免教学改革的盲目性与形式化。
参考文献
[1]白童.高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黑龙江教育,2008,(11):33.34.
[2]閔维方.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96.
[3]闵维方.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96.
[4]杨学义.高等学校教师资源配置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5,(5):23·25.
[5]姜凤春.中美应用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6):45-49.
[6]庄丽君,刘少薛.中美两国应用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8,(6):70-76.
[7]茹志刚,张俊利.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对策探析[J].中山大学学报,2004,(6):22—24.
作者简介:谷跃兵(1979-),男,湖南省衡阳市人,讲师,高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及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