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儒学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浅谈

2018-05-07黄树林谢素军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思想道德儒学

黄树林 谢素军

【摘要】儒家思想在中国一直占统治地位,儒家思想对当今的大学生个人的人格形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儒学 思想道德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9-0201-02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融合,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转换,从而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内生力量。

一、大学生群体思想现状

1.当下社会物质财富繁荣的同时,社会各种思潮涌起,思想道德价值观领域出现多元化。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价值形态也出现许多不同态势,许多现实中的事例表明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思想道德价值危机。例如价值观虚无、诚信不够、拜金主义、公共道德沦丧、奢侈浪费等。所以当前这个阶段,对于中国传统儒学思想道德价值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显得尤为突出,使儒家思想道德价值有机的融合并体现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仍然是一个深邃和必须继续追问的历史使命。必然需要我们大力宣扬儒家文化,力求融合现代文明完成“儒学思想道德价值体系”的重建。在这样一个浮华的物质主义时代,如何将“传统和现代”思想道德观念有机结合,给当下的社会带来一些人心的安定和道德价值坐标,促进我国思想道德文化大繁荣,更好地推动整个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是一件十分重要又急迫的事情。

2.大学生群体是我们国家的知识精英,传统儒学知识的学习了解是十分必要的,大学生要不断的以儒家思想文化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曾经的儒学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深深的影响了周边各个国家,并被广泛接受吸纳。今天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但需要“硬实力”更需要儒家思想文化的“软实力”。

二、中国传统儒学的价值

1.作为中国文化正统的儒家思想,一直深入中国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其理论的核心和精髓,用二字以蔽之,其一为“恕”。恕,就是要宽恕对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理论的核心和精髓,除了“恕”之外,还有一个是“仁”。关爱别人,即为仁;“仁者不忧”,指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大胸怀,他的内心无比仁慈和宽厚,唯有如此,人才能到达一种道德至高境界。“人无信不立”,强调诚信是人立身之本。《易传》提出:“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时止则止,时行则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礼》提出“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 《中庸》提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认为天、地、人、社会是一个整体,强调平衡和谐,天人合一。宋明“理学”提出“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强调道德对事物的评判标准。“陆王心学”则强调人的“本心”作为思想道德主体,人自身的“良知良能”决定思想道德法则和伦理规范,使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凸现出来。“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新儒学”代表,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哲学》《人心与人生》的著作中认为:“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是个人道德的内化”,在他的文章中反复的强调儒家思想伦理道德的重要性。

2.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中,“天”不仅赋予万物存在价值,也赋予万物伦理价值。一方面,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资源。另一方面,它还有无尽的伦理资源,可供发展更全面的环境伦理学,儒家思想对于人的道德修养的追求,对于实现天人合一,实现自然的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传统儒家思想对于大学生重要性

1.儒学主张积极参与社会,关心社会,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国家社会的命运为自己忧虑的事,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孔子追求“天下归仁”的理想,把“仁”上升到一个理想的精神境界,为了追求美好的社会理想,愿意以生命来换取。后来儒家学者进一步把孔子的人世精神,追求个人人格的完善和服务于现实、社会联系在一起,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家和国、个人与集体、个人和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受到儒家的渲染。它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爱国主义情感。

2.儒家思想中提出的理念,有助于现代的大学生协调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社会的矛盾。“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指要协调好各种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要和諧共处。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才能与人和处。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孔子把“恕”看成是与人善处、保持人际间和立共存的基础。当代大学生应该明白恕道是平等待人,推己及人是人际间和立共存。这正是伦理道德层面上的“和谐”观念的基本要求,即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成员保存普遍的尊重和敬爱,实现人际关系温馨协调的伦理环境和道德氛围。互相理解、互相容忍、协调统一、和谐互动。

总之,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加强大学课堂中的儒学教育,充分发挥儒家思想优秀文化遗产的积极作用,对大学生完善个人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儒家思想道德文化体系。几经变迁,延绵不绝,给中国人提供了稳定的思想道德价值支撑和理想认同。今天我们要全面而客观的认识传统儒学,并充分利用其中优秀的思想成果解决社会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1]。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杜维明在其著作《传统的中国》和《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大国崛起,只考虑经济、政治力量,绝对不够,必须要靠文化”,“重建中国人的道德精神信仰,需要从中国传统儒学和现代自由文明找到一个很好的交合点”。

参考文献:

[1]郑丹凤.《海外学者对儒家生态思想的研究》.

作者简介:黄树林(1980.9-),男,汉族,重庆,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思想道德儒学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儒学交流在路上
儒家思想与书法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略论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评选“三好标兵” 创新思想道德建设
现代儒学的宪政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