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影响

2018-05-07严淑林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影响

【摘要】在网络迅速发展的当下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依靠传统方式与新媒体的结合。但是由于网络具有隐匿性,开放性和自由性的特点,给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网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9-0180-02

大学生作为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价值选择极大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前途命运与发展方向,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成为了必然。在网络发展和普及的今天,网络成为了他们获取信息和学习新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是大学生是还处在学校教育培训期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缺少社会实践,思想观念存有局限性,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上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价值信仰,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网络具有隐匿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对信息的理解和处理存在多样性,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积极影响同时也提出了挑战。

一、网络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积极影响

网络作为重要的信息获取平台,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构筑出的虚拟空间成为了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场所,也日渐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的主要阵地。网络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号召力和监督能力,传播内容的广泛性和传播过程中互动参与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有重要作用。也为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平台,能够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网络传播内容的广泛性。作为信息的载体,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信息容量大,传播内容广泛和传播方式多样等特点。国际互联网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网络媒体以其强大的优势构架了人类信息传播的新桥梁,这无论是对于信息本身的传播,还是对于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适应了数字化发展趋势,使其在信息量上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形成跨媒体、跨地域的传播格局。使网络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更加及时、全面、广泛、便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通过多种方式将抽象的理论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广泛地呈现给广大民众。内容的广泛传播为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大学生是网络用户中庞大的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接触面更为宽泛,潜移默化之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做出贡献。

互动参与性。作为舆论平台的网络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以单向传播为主的互动交流不便的格局,给人们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即时互动交流机会。实现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信息双向传播,人们可以进行即时的交流、沟通与互动,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与反馈相分离的模式。这一优势使得网络媒体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受众的思想和所关心的问题,针对具体的问题对网民进行解释和教育,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网络媒体作为重要的舆论引导平台,通过其强大的互动性激发网民探讨热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深化作用。通过在舆论平台的广泛参与,大学生群体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示、表现自己的话语权,提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我看法和想法,说出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心得体会,加强自己与网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教化作用。

监督导向性。作为舆论平台的网络媒体具有强大的监督力,这种代表着公平、正义诉求的社会监督往往能够迅速引起大多数网民的共鸣,“冤假错案平反”,“网络反腐”④等无不说明了作为舆论平台的网络媒体的强大的社会监督力。这种监督力能有效地批判并遏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违背的行为,使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有效地倡导和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能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形成共鸣。

二、网络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消极影响

网络隐匿性的特点,使得人与人之间不再是真实身份和真实情感的交流,而是通过虚拟空间的间接联系。在此过程中,长期依靠技术无情感的交流使得人变得冷漠和麻木,沉浸在虚拟的空间中无法自拔,对社会和人类有一定的偏见,在网络上的言辞过于偏激和愤世。大学生在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受到网络“恶言”的影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和教育产生一種排斥心理,学习的需要和心理的排斥产生矛盾,给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带来不良影响。

网络是相对虚拟和开放的平台,网络信息可以全球共享,具有自由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给人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的挑战。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打破了地域,民族和文化之间的界限,也打破了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束缚,但是,外来文化的入侵,外来意识形态的渗透都对当下的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冲击。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也对外来的事物感到新奇,对网络的运用更为频繁和熟练,每时每刻通过网络传播的消息都快速的被消耗和接受,但是大学生缺少理论根基与人生阅历,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长期沉浸网络,这些混杂外来意识形态和外来文化的网络内容被他们接收,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和动荡,甚至形成唯西方化,美国化的倾向,不同程度地消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在价值取向上产生倾斜,国家意识和民族情感弱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面临着外来文化的严重影响和冲击。

三、结语

综上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利有弊,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要趋利避害,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也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认识到遵守网络使用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让他们明白维护网络秩序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教导他们正确的处理和筛选网络内容,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魏爱棠,郭锦星.《“网络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负面影响及其教育对策》[J].理论与改革,2000,(7).

[2]李奎刚,王晨艳.《校园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3,(4).

[3]张兆文,陈清波.《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途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1,(2).

[4]林少涛.坚定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分析与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4(5).

[5]刘教东.价值观多元态势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3,(4).

作者简介:严淑林(1990- ),女,汉族,甘肃武威,湖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理。

猜你喜欢

网络大学生影响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