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诫也可以悦耳动听
2018-05-07赵凌云
赵凌云
摘要:劝诫是一服苦口的良药,那么,如何用诙谐幽默的话语,巧妙指出学生的错误,用"润物细无声"的语言艺术,让学生"笑纳"错误,用"良言"打开学生的心门,正确引导他们的言行呢?
关键词:劝诫;暖人心;悦耳动听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242-01
劝诫是教师转化学生思想常用的武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都会用到,如果运用恰当会有助于学生的成长,融洽师生关系;如果运用得不恰当,非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往往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得师生关系紧张。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劝诫教育要讲究艺术性。劝诫既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教育艺术。为人师者在劝诫学生时要体现爱心,讲究劝诫的艺术和策略,让劝诫真正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下面谈谈我在工作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1.润物细无声——劝诫的话也要暖人心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朋友那样,怀有真诚、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学生,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教师,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点。
教师劝诫学生时,要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用训斥、威胁的口气,也不要用斩钉截铁的语气,那种瞪眼睛、拍桌子,大声叫嚷等发怒的表情都是要不得的,易使学生产生对抗的逆反心理,也有损于教师的形象。每个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教师在劝诫学生时要用平等和气的态度,讲究委婉含蓄,考虑环境条件,时间、场合,设身处地为接受批评的学生着想,尽量不在全班同学面前点名批评某某同学,可以点事不点名,表明批评是对事不对人,这样既成全了被批评学生的面子,也起到教育其本人,同时教育大家的作用。老师满怀爱心,满怀理解,用平等和气的态度点明学生的错误,真情感化学生,使之产生自我批评的意识。
2.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的劝诫同样具有威慑力
在某些情况下,当学生的问题行为出现时,我们教师可以不必喋喋不休地讲很多很大的道理。我们自己带头做一下,可能就能达到劝诫教育的效果。
在一定场合,教师有意识的沉默也是一种有效的劝诫方法。沉默不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而是用眼神、表情等无声语言来批评、责备或提醒。一言不发,能使人产生一种心理压力,并在自我反省中领悟到自己的不足或过错,从而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工作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学生正在课堂上小声说话或在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教师突然停下正在进行的授课,让学生感觉出一种异样,进而停止讲话或正在做的动作。这便是沉默--无声艺术的运用。沉默可以避免和学生的冲突,发挥出教育语言所达不到的效果。
3.诙谐幽默——劝诫的话也可以悦耳动听
幽默被称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在运用劝诫艺术的时候,适当地加点"润滑剂",会让生涩的劝诫变得顺畅自然,容易为人所接受。所以,幽默的教师能够在劝诫学生的时候适时适度地加入"润滑剂",从而淡化批评中的火药味。这种幽默有时候不需要很复杂,也不需要喋喋不休地说很多话。比如说,有个老师在上课时发现有个男生把脚从鞋子里拿出来,晾在外边,旁边的同学受到臭味的袭击,又不好意思说,课堂氛围受到了影响。这个老师走到学生身边,趴到他耳朵边上悄悄说:"你的鞋真好看,但是,鞋里边的内容就不要拿出来展览了嘛!"这个同学马上知趣地把脚放了回去。批评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幽默是智慧的表现,它可以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幽默批评是重语轻说,一语中破,让学生在诙谐、愉快中接受批评,改正缺点。适当地运用幽默可以在批评与被批评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气氛,使后者对此形成心理相容,在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批评意见。有一次,我刚进教室,就听到一个学生在骂人。我没有马上大声的批评他,而是幽默的说道:"今天早上那位同学忘记刷牙了,以后可要注意口腔卫生啊。"这样的批评效果比直接批评好的多。试想,假如我"怒发冲冠"地上前指责他,很可能出现僵持不下的局面,在给双方带来难堪的同时,又影响了教学秩序。
4.喋喋不休不如简洁明了——劝诫要让人心服口服
有位學者说过:"一万打空洞的说教,还不如一个实际行动。"很多时候,过于冗长的讲话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如果刺激过多、过强的话,就会让人引起心里极度烦躁。在劝诫教育时,力求点到即止,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会。这样,学生易于接受,又对老师的宽容产生负疚感,从而有利于他们不断鞭策自己,尽量少犯或不犯错误。
要教育好学生,简单的说教,粗暴的指责,野蛮的干涉,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劝诫要注意艺术性,要做到忠言不逆耳,良药不苦口。劝诫的话,巧妙地说,既能医治学生不正确的言行,又能使学生乐于"笑纳",消除抵触情绪,真正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从理解到行动》 杨九俊 吴永军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8
[2]《情感教育论纲》 朱小蔓著 人民出版社。
[3]《现代心理教育》 卢秀安主编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4]《教育心理学》 邵瑞珍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