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教学中校企联合培养的创新性教学思考

2018-05-07毕晓琳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创新性教学校企联合会计教学

毕晓琳

【摘要】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可以顺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职业院校开始与企业进行合作,一起办学,于是校企联合的教育模式逐渐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如果想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自身继续发展和继续生存下去的需求,采取校企联合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会计学专业是一门具有较强专业性的专业,随着西方一些财务理念的普及以及我国财务领域的不断发展,人才市场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现阶段我国一些职业院校在会计教育方面却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这阻碍了职业院校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新形势下校企联合办学对职业院校会计教育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现阶段我国职业院校在校企联合的模式下进行会计教学的现实状况、以及如何使校企联合模式发挥出积极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校企联合 会计教学 创新性教学 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9-0121-02

对于职业学院来说,师资力量的短缺、设备的落后都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尤其是由于资金的的缺失,我们的教学设施无法做到实时更新。社会的发展意味着更多的人员需求,在竞争激烈的当下,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不同的专业虽然培养人才的方式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培养符合需求的“创造性实用型人才”。会计学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与企业的合作,对于学生来说特别的重要。但是我国大部分的校企联合教学多多少少都存在问题,所以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的校企管理模式迫在眉睫。

一、在新形势下校企联合办学对职业院校会计教育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会计学是一门具有较强技术性的学科,在职业院校中,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传授会计专业的理論知识,还要对学生们的实践技能进行培养。然而,职业院校如果想要培养学生们的实践技能,就需要开设实训教学课程,现阶段已经有很多的职业院校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开始安排课堂上的实训教学,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会更加容易掌握会计实操的专业技能。由于会计专业的技能性比较强,而且会计专业的课堂教学不能够完全的复制模拟会计人才真实的工作环境,比如传递单据的流程、审批传递单据的流程、以及监督核算等,都不能完全地展现在实训中。但是校企联合的教学模式弥补了课堂教学中缺乏实践性的缺陷。如果能够将校企联合的教学模式发展下去对职业院校和企业都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职业院校可以为企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还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企业可以招收到更多的了解自身企业文化、符合自身长久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新形势下有效的发展校企联合的教学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企业的角度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思想的局限性难以适应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经营模式缺乏创新。缺乏竞争力,使企业蒙受损失。企业需要不断地人员更新,只有给企业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使企业不断地充满活力。现在的职业教育还是较为完善,学生基本具有企业所要求的素质。但是,由于缺少相关经验不能直接进入企业流程。与企业进行联合办学,可以有效解决学生不能快速适应企业环境的问题。解决企业运营管理中人员难以与企业流程契合的问题。为企业节省时间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现阶段我国职业院校在校企联合的模式下进行会计教学的现实状况

首先,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教学内容越来越多元化,课程体系也越来越完善,但是,职业院校的一些硬件设施却比较滞后,由于缺乏资金,现有的教学设施无法与逐渐完善的教学内容相匹配。除此之外,虽然会计专业的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有所完善,但是,在教学评价方面与实践教学方面仍然缺乏与企业的联系,这导致学生不能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企业工作的实际内容,这也说明了职业院校和企业没有真正的构建起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

其次,现阶段的校企联合还不够深化,简单的来讲,就是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合作程度还不够深,学生真正的融入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的机会非常的少,企业中也没有专门的财务人员对职业院校中的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学生的实践机会比较少,这样来看,校企合作大多还是不够深化,并没有实际的去应用这样的办学模式。

三、如何使校企联合模式发挥出积极有效的作用。

1.制定共同的培养目标

如果想要使校企联合模式真正发挥出积极有效的作用,职业院校和企业制定共同的培养目标是首先要考虑的。根据新形势下的就业环境,专业的会计人才不仅要熟练地掌握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熟练地掌握会计专业的实操技能。企业与职业院校要了解会计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然后一起制定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会计人才的规划。在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下,双方要有效的把握利益的均衡,力争长期的合作双赢,制定出共同的教学目标,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2.校企双方合作教学

职业院校可以帮助会计专业学生熟练地掌握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企业可以为会计专业的人才提供会计实际工作的机会,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会计真实的日常工作。作为职业院校,专业老师要履行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并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创新精神,可以采用培训、竞赛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作为企业,企业可以安排专门的财务人员到校园中去,为学生们讲解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如何处理问题等实际性的内容,除此之外,企业的财务人员还可以手把手的教给学生会计工作需要用到的实际操作技能。

3.加强教学设施的建设

为了将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有效的发展下去,不仅需要制定共同的目标、以及优秀的教师资源,还需要完善的教学设施,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为职业院校提供完善设施的资金,职业院校可以提供专门的场地,共同为会计学生建造实训基地,实训基地中可以进行会计实训课的教学,也可以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实训环境。除此之外,校内的专业课老师与企业安排的财务人员都可以在此设立办公室,方便学生与老师的交流。

4.建立企业合作资质评价系统

学校在企业的合作中,企业与学校是否成功,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学生。校企合作能否达到最完美的效果,不仅关系到会计教学实践是否可以顺利进行,还关系到学生切实的就业问题。我发现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出现了一个规律性现象,学生实习的企业往往是就业企业,所以对企业的资质考核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是否是全心全意为了学生付出,是否有相关资质,在行业内处于什么水平,能给予多少的资金和人员支持,这些都是需要学校去仔细研究的。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仅是对学校负责,更是对学生负责。评价系统建立之后,对企业的选择必须是按照系统择优选择。派专人定时检查,不定期抽查,专人专责。一定要保障学生利益。只有健全的资质体系才会使校企联合培养的创新性教学稳固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期对于人才的定义,全面而又客观。不是你的分数高就可以被称为人才,你需要专业的知识,强大的内心和丰富的经验。校企联合培养的创新性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就业率,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企业节省运营成本,增强学生岗位胜任力,加大校企融合深度,促使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沈芳.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新模式—校企合作[J].中国外资月刊,2013 (6) :63-64.

[2]陈伟,左艳.校企合作模式下应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6 (12) :115-1166.

猜你喜欢

创新性教学校企联合会计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精神
职业教育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模式
小学数学创新性教学的策略与实践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