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数学新课改

2018-05-07于欣欣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新课改教材思维

于欣欣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通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我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新教材无论教学内容安排还是呈现形式,处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我在理解教材、把握教材、使用教材时,始终把它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以课堂为主阵地,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学习能力。下面是我在小学数学教学实验中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154-01

1.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新课标指出,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无意注意占主导,观察能力有限。他们最初的观察是无目的、无顺序的,只是对教材中的插图、人物、颜色等感兴趣,不能领悟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我尊重他们的兴趣,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看,再一步一步引导他们观察,将他们的注意引入正题,按一定的规律观察。

例如,在教学"数一数"时,一幅生动美丽的校园图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马上被画面中的人物形象、色彩和热闹场面吸引住,非常高兴,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时我不急于把问题提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随意看自己想要看的,还可以说说图上有什么。当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我提出要求:"这里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呢!图上画的是什么?各有什么?你们找一找。"学生的兴趣被引到数学上,带着问题观察,注意力也集中在所提的问题上,自觉地按我的要求观察,我再适时地指导观察方法,有意引导他们按顺序观察。他们很快就找到了从数量"1"到数量"10"所表示的物体,如"1位老师"、"1面红旗"、"2位小朋友跳绳"、"3位同学踢足球"、"4个垃圾桶"等。这样分两个阶段进行观察,先让学生看自己想看的,再按要求深入观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随着知识点的增多,对观察的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渐渐地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由局部到整体,学会了观察的方法。

2.加强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自主探索"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是相对于被动接受和机械学习而言的。自主探索就是要引导学生经历主动建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因此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自主探索并非是放任自流,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及思维特点,由于儿童的知识与经验都比较少,有时不能意识到自己该做什么,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因此他们的自主探索不可缺少教师的指导,只有在教师建设性的指导下,才能促使他们形成科学的观察、操作、思考、探索的能力,提高探索活动的实效性,进而促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思维。

3.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观察、动手操作、大胆猜测、合作与交流等数学学习活动,而且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角色、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数学的探索性思维在教学中的最高点,它不依常规,寻求变化,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考虑问题。所以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能让学生从"知识型"转化为"智力型",让学生学会全面地综合地思考問题。比如小学高年级的应用题里的一题多解,它需要思维的广泛性,所以教者必须多让学生多动脑筋,多去想想,才能形成良好思维能力的习惯。

4.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学生在学校接受了各种文化知识,将来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回报社会,造福人类。因此,学习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学习增长本领,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在学生小的时候培养他们学会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实,教材中的很多问题都是根据现实生活改编来的,也可以说是实际生活的情境再现。学生可以通过做练习接触生活,了解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有这么一道题: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想吃面包了,他们一共有15个人,问买哪两盒面包呢?一共有三个盒子供大家选择,分别是6个、8个、9个。这是一道很简单的数学题,只要算出哪两个数相加等于15就可以了。正在大家忙着计算时,有个小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选8和9。"我问他:"8加9是多少啊?"他说是17,"我要把多出的两个送给老师"。学生多么可爱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练习了做题,又懂得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新课改给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挑战。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特点,实施分层教学,创新评价方式,利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教师必须遵循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多组织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的消化吸收。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平等探讨的基础上习得新知、复习旧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新课改教材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