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质疑能力,提高阅读教学时效

2018-05-07陆晓艳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听众矛盾课题

陆晓艳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061-0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语文教学应鼓励学生大胆、创意地表达,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应包括教师提问和学生发问两个方面,而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一问到底,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相信学生,掌握适当时机,把提问的时间和权力留给学生,唤起学生的提问意识,讲究提问策略,形成提问能力,成为学习的真主人。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提问

俗话说,思考从疑问开始,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使得他们对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和判断。例如,教学《窃读记》一课时,教师谈话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窃读是什么意思吗?你们有过窃读的经历吗?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起了自己在课堂上偷偷地看课外书,或是禁不住小说的诱惑,半夜胆战心惊的夜读的经历,一个个兴趣盎然。这时候,教师乘势引导学生猜猜课文中主人公又是怎样的经历,学生自然想知道文章的主人公为什么要窃读?怎样窃读,有什么样的经历等等。通过这样的情境导入,从而引发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欲望。

2.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敢提问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课堂上多见一些学生欲言又止,怯怯地说:"老师,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还是不说了吧。"这种情况一是学生怕提问不当被同学耻笑,二是担心老师的批评和指责。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尽量使学生消除怕的心理障碍,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敢于大胆提问。教师应放下架子,多一些包容和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不能因为担心课堂教学程序受影响而简单地打断、否定学生的提问,而是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将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和疑问提出来,积极保护学生的发言。

3.探求质疑途径,促学生善提问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认识能力和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因而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是一项长久、艰巨的任务,需要教给提问的方法,不断强化,让学生提问有路可循,有法可依。

3.1把握时机,问在当问时。

3.1.1 预习时质疑。布置学生预习是老师们常常做的事,但是往往预习效果并达不到教师所期待的,是因为预习任务下达得不够明确,学生预习的方法不够得当。所以预习中不仅仅要求学生画出生字词,熟读课文,搜查资料,还应让学生将自主探究课文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做到"读书即发问"。

3.1.2閱读时质疑。学生阅读文章,进一步探究文章时,会不断产生新的认知。在阅读指导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重点词语、句子、段落进行发问,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带着疑问读书,不断探索,对课文的理解不断深入,在读书中享受质疑、释疑的快乐。

3.1.3课后质疑。阅读理解文章后,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回顾全篇课文内容,质疑问难,可弥补教师教学中遗漏的部分。此时的质疑,是学生对文章的反思深化,对加深文章的理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2切准根源,问在关键处。

3.2.1由课题处发问。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质疑时,可以告诉学生课题好比是文章的眼睛,它往往起到概括主要内容,揭示中心的作用。因此阅读时,可以针对课题提出一些问题。一般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方面来提问,培养学生见题生疑的好习惯。如学习《窃读记》学生看到题目就可以问:是谁窃读?为什么要窃读?窃读的结果怎样?又如学习《唯一的听众》一课时,学生就会问:谁是唯一的听众?为什么只有一个听众?他是怎样当这个听众的?等等这些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读思结合,对文章内容就清楚明了了。

3.2.2从标点处发问。文章中有许多标点符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引导学生观察课题和以往的文题有什么不同?细心的孩子就会发现两个短语都加上双引号,有的就会问:它们为什么要加双引号,还有孩子会注意到这是两个完全相反的评价,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随着学生在学文过程中不断地释疑解疑中,对课文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3.2.3从矛盾处发问。教材中一些看似矛盾的地方其实是作者有意而为,是文章的点睛之笔,阅读教学时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抓住矛盾点提出疑问,不仅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有助于把课文内容理解得更透彻。教师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矛盾处予以提问。如教学《尊严》,当学生反复读课文之后让学生找找课文中有什么矛盾的地方,学生通过学习思考后发现:那个青年和逃难的人们不一样,为什么不立刻接受杰克逊大叔的食物?杰克逊大叔明明是没有事情可让青年去做,为什么要让青年给他捶背?当学生解决了这些矛盾时,对课题《尊严》的含义理解就深刻多了。

3.2.4针对不懂词句提问。如学习《钓鱼的启示》一文,'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里的"鱼"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鱼,这句话的含义也比较深刻,可以指导学生针对这样的地方进行提问:那条诱惑人的鱼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2.5于时代背景处发问。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提到鲁迅碰壁,把鼻子碰扁了,就不能从字面上理解真是把鼻子碰扁了,而是要求学生联系时代社会背景进行提问:为什么说鲁迅先生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是怎样的?只有这样才能明白鲁迅与当时的反动势力做斗争时受到的挫折和迫害,体会到鲁迅不怕挫折、不惧怕迫害的顽强乐观精神。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解放思想,树立大语文观,大胆放手,鼓励学生有疑就问,不要怕打乱原定的教学程序,把探究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起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发问,乐于发问,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让我们的阅读教学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听众矛盾课题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