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架设家校联系桥梁,构建农村小学和谐德育体系

2018-05-07罗敏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关注尊重家庭

罗敏

摘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在教育孩子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能力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地联系起来。

关键词:家庭;学校;家长;教育;关注;尊重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013-01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在教育孩子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能力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因此我们要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取得家长的支持就是你工作成功的一半。" “最完备的社会教育就是学校-家庭教育。家庭以及存在于家庭中的子女与家长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的第一所学校。”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人类社会相当长的时期内,家庭教育一直在教育中占据主要的地位,无论是孟母三迁,还是岳母刺字,都向我们展示了古代教育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模式。随着学校教育的迅猛发展,在人们的心目中,学校教育开始占据了主导地位,以至于淡化了家庭教育。时代的发展让人们重新审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现在关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谁主谁次的比较还有争论。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地联系起来。

那怎么样才能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呢?

1.开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是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角色,学生家长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群体,为了发挥群体作用,使家庭教育系统化、理论化,开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尤为重要。组织在家庭教育方面取得成绩的老师和家长加入家长委员会,每期应该开展一次全校学生的家长会,请一些先进教育的工作者介绍育人方法和育人心德,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增强理论认识,避免走入误区。请教子有方的家长介绍自己的教育方法,教子过程,让家长与老师,家长与教育工作者之间进行相互探讨、交流,共寻育人之路。除此之外,学校还应经常印发家长通知书,让家长们及时、有效地知道学校的一些举措,学校对孩子的要求,明确自己做什么,该怎样做。

2.班级应定期召开家长会

班主任可以定期地召开家长会,多创造机会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教育中来,让家长熟悉我们所做的和我们所期待的。班主任要针对性地把孩子的情况反映给家长听,以及时地让家长配合做好孩子的教育。而对于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我们更要帮助家长在孩子教育的措施中采取。可行的具体的方式,给他们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让家长也尝到有效教育的成功喜悦。

3.家访

家访即家庭访问,它是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和家庭及其教育情况而与学生家长联系的重要形式,是学校德育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种延伸手段。彼得洛夫曾说过:"教师如将其教导活动局限于学校范围以内,不对学生家长进行工作,那就不会达到所希望的结果。"为了能够更好地与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总是上达成共识,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学初必须要普访。普访的目的是为了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对学生进行普访时,教师也应把全班的学生家长进行较详细的分类。如:根据家长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心理特征等,可分为溺爱型、粗暴型、淡漠型、教养型。然后教师在以后的家访中注意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2)平时要专访,在对学生进行专访时,不管是有既定的教育目的还是突发变故,班主任老师在与家长进行交流前都要做好细致全面的准备,对于家访的目的或者想了解的情况做有条理的整理,家访时要把握主动,有针对性地和家长谈话,同时巧妙地控制整个谈话内容,有条不紊地转变话题,引导家长与班主任保持一致的教育话题。

4.充分发挥班级群的作用

现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充分挖掘和发挥互联网的德育功能,利用网络的快捷、方便、自由等特点,加强与家长及学生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可使育德效果事半功倍。我们可以时常传展示一些班级动态的图照片和报道,让家长们对我们的班级工作有了解,掌控对孩子们的近况,可对家长和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碰撞智慧的火花,也可让孩子和家长们说知心话,促进情感交流,解决平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小小QQ群,发挥巨大作用。

5.关注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婚现象较为常见,再加上一事故伤亡,单亲孩子日益增加,还有一些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由亲友和隔代长辈照顾,给教育增加了很多新问题,对他们的教育学校应高度重视。首先在物质上给予他们帮助,捐资捐物,减免伙食费等,同时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时常问寒问暖,倡导老师和学生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在大家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6.以礼相待 ,充分尊重家长

"报忧不报喜"的家访往往会把重点放在罗列孩子的错误,意在指责家长的失职上,这样,就会讓家长产生一种不愉快甚至抵触的心理,损害了家长的自尊心,就有可能会使家长情绪低落、态度冷漠,出现不配合老师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与家长交流时一定要学会尊重家长。一旦家长在心理上感觉得不到老师的尊重,就会容易对老师产生反感情绪,甚至与老师对立起来,这样就达不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因此,在与家长进行联系时,要对家长以礼相待,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注意不要有伤害家长的言行,更不要有训斥家长的举动,这样才会使家长相信老师是在真诚地关心和帮助学生,才会使家长乐于接受老师的意见,从而赢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实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在尊重家长的基础上,还要注意积极主动的联系家长,加强与家长的双向沟通,以利于共同育人。如果家长不方便到学校,便可以通过发短信,打电话,写纸条等形式进行交流。

总之,教育下一代,是学校、家庭和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也是大家共同的愿望。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共同配合,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齐步,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育才能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天!

猜你喜欢

关注尊重家庭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奥朗德“关注”锦江增持雅高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美国宗教自由报告“关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