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叶假木贼浸提液对其萌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2018-05-07张蓉刘小雨邢泽明郑瑞琪王瑛江萍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张蓉 刘小雨 邢泽明 郑瑞琪 王瑛 江萍

【摘要】无叶假木贼化感作用的研究对其天然更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通过浸提液处理无叶假木贼幼苗,分析萌芽及生长指标,结果表明:(1)无叶假木贼存在不同程度的种内抑制化感效应;(2)不同处理后发芽指标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其萌发的规律;(3)浓度低于0.002g/mL时为促进胚轴生长作用,高于0.002g/mL时为抑制作用。本研究以期为荒漠区无叶假木贼的人工栽培和植被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无叶假木贼 种内化感 浸提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256-01

植物间的化感作用是当今研究的前沿之一。德国Molisch据作用方向将其分为抑制和促进作用[1]。植物通过淋溶、挥发、残体分解和根系分泌向环境中释放化感物质。Tang研究发现植物生长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中时,具有更强的化感潜力[2]。已报道荒漠区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以豆科紫苜蓿属、黄芪属、锦鸡儿属、菊科蒿属、亚菊属为主[3,4],没有涉及假木贼属植物的研究。无叶假木贼(Anabasis aphylla L.)对高温、干旱及风沙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又是良好的牧草和药用植物,对新疆林业生产建设都有重要作用。

一、实验方法

将无叶假木贼当年生枝用95%乙醇1:10浸泡72hr后过滤灭菌处理后得到浸提母液。以蒸馏水为对照,稀释15倍、20倍、50倍、100倍和150倍作处理。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每处理30粒种子,6个重复。用培养皿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两次,持续观测7d。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处理对无叶假木贼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15和处理20发芽率较低,处理50、处理100、处理150和CK之间无极显著差异,故造成发芽率急剧下降的临界浓度为处理50。

(二)不同处理对无叶假木贼幼苗生长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15、处理20发芽后平均胚轴长度生长量较低,处理50、处理100、处理150和CK间也无极显著差异。故造成下胚轴长度生长量急剧下降的临界浓度为处理50。

三、结论

(一)无叶假木贼存在种内抑制的化感作用

综合比较萌芽指标和生长指标发现,无叶假木贼低浓度浸提液处理表现出种内促进的化感作用,而高浓度浸提液处理时,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应。

(二)种内化感作用的临界浓度为0.002g/mL

浓度低于0.002g/mL時为促进作用,高于0.002g/mL时为抑制作用即“低促高抑”效应。因此,在浓度高于0.002g/mL时,可能会影响其天然更新。本研究得到了对无叶假木贼生产有参考价值的结论,但野外春季融雪条件下的实践验证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Molish H Der. Einfluss ciner pflanze auf die-andere allelopathie. Fischer,Jena,1937,13-20.

[2]Tang Cai W F, Kohl K, et al. Plant stress and allelopathy[J].ACS Symposium series,1995,582:142-157.

[3]王方琳,徐先英,王李德等.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 2016,32(5):165-172.

[4]朱美秋,王颖,许中旗等.木本植物化感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08,21(6).

作者简介:

江萍(1978-),女,山西临猗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森林培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