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后进生”转化工作

2018-05-07王晓波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尊重激励转化

【摘要】问题生的转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之一,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班主任应在开展集体教育活动的同时,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特别是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关键词】后进生 转化 尊重 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186-02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班几十名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从学生心智发展的规律看,各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行为习惯是有差异的,因此,在班集体中也就必然存在后进生。

所谓后进生,我认为指两种学生,一种是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另一种则是思想上暂时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的形成有诸多原因,有来自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有家庭教育的失误、有学校教育上的偏差和过失、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在我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曾通过各种方法转化后进生,我认为关键在于摸准情况,研究出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找准时机,再对“症”下“药”。

一、原因及影响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从后进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上看,大致有以下几种:

1.懒惰松散

有的学生养成了自由散漫的坏习惯,不愿受学校纪律、规章的约束,不服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管理。上课爱做小动作,严重者无故旷课不到校。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和独生子女最易犯这种毛病。学习怕苦、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干活时找理由躲着不去。

2.自以为是

这种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精力不用在学习上、别人学习成绩好他看不起、自己学习又不努力;如果自己做了一件事,到处吹嘘;别人受了表扬、奖励,他不服气。

3.忧愁孤僻

因家庭不幸或父母离异失去关爱,造成这种学生的脾气、性格、兴趣爱好、理想追求发生变化,心思沉重、表现忧郁、学习成绩下降。性格内向、孤僻。他们有言不愿吐,信奉万事不求人的信条,喜欢“独来独往”、批评受不住、常常自个生闷气。

4.自暴自弃

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对学习丧失信心、不求上进、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有的还经常找岔子、出难题,影响班级学习秩序。

在弄清楚了班级后进生形成原因后,我们可以寻找相应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转化教育。当然,这个转化的过程是艱难的,长期的,它考验着班主任的耐心,需要班主任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转化方案。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并用,奏响转化后进生的乐章。

二、选择转化的最佳时机

转化后进生要选择好时机,《学记》上有句话:“当其可时谓时。”意思是说,要按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才能叫“及时”,正如打仗要抓“天时”、抓“战机”。

人的行为要受到其情绪的影响。把握教育学生的最佳时机,就是指充分利用学生所处的那种积极的情绪状态,或运用适当的方式和手段,促使学生内心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并使其化为行为,去实现预定的目标。班主任敏锐地觉察、巧妙地运用时机,取得理想的转化效果也是可能的。那么,转化学生的最佳时机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大量的经验和理论研究表明,下列几种情况,可称作转化的最佳时机:

1.学生在遇到失败、受到挫折、遭到打击时

再懒散、孤僻的学生,处于这种情形的学生都会希望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关心、获得同学、老师支持帮助。

在这个关键时刻班主任若能及时地表示关切理解,伸出关爱援助之手,帮他排忧解难,很可能使其铭心刻骨、终身不忘,必然会产生平时难以获得的良好效应。

2.当学生获得某种成功时

调查研究表明,当行为的结果有利于个人时,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这就起到强化、激励作用。但如果一个良好的行为长期得不到积极的强化,动机的强度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当学生取得学习进步时或者在其他方面优于同学时,追切希望得到同学、老师的认可、肯定。这时,班主任若能及时把握契机,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表扬或奖励,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提出下一步奋斗的目标,就能激发学生进取的热情,强化其学习、活动动机。

3.学生有悔悟之心时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且“圣贤唯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身心尚处迅速发育成长过程中的中学生,容易犯错。学生一旦有了过错之后,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经过思想斗争,往往又会表现出某种悔悟之意。这个时机是学生知过改过的引子,也是班主任进行转化的大好时机。

班主任应细心观察学生对过失悔悟的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因势利导开展工作。当然,学生的错误思想、糊涂观念、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则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像掸掉衣上的灰尘那样容易,也不可能通过一两次转化教育就一劳永逸。因此,除了要把握时机,善加引导外,还须持之以恒,反复抓、不停地复。

4.学生有某种愿望时

愿望体现了人的需要,这种需要影响行为动机。在某个特定时期内,某种需要表现得特别强烈,成为支配人该时期内的主导力量。如果这种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极大地挫伤人的热情。

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常常会不自觉地流露出自己某种强烈的愿望。倘若缺乏正确的方法和充分的条件,这种愿望又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实现。这时,学生易产生焦虑、懊恼的情绪,影响活动效率。班主任应清楚地了解班上各种学生各个时期最强烈的愿望,尽可能地给他们指出解决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矛盾的途径;鼓励他们积极创造条件实现那些具有现实可能性的愿望;帮助他们分析形势和认清自身条件,摆脱不合实际的幻想;支持他们确立新的奋斗目标。

5.当班集体面临挑战时

当班集体面对挑战时,学生的安全感也会受到威胁。优秀班主任在班组织遇到挑战、处于困境时,能够正确对待。善于把握机遇,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化压力为动力,转被动为主动;对学生开展危机教育,强化大家的生存竞争意识,增强班组织的凝聚性。班主任在带领全班同学共度难关的同时,使学生受到一次很有价值的磨练。

古人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教育转化学生的最佳时机是客观存在的。若是能正确把握,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若反应迟缓,优柔寡断,则会坐失良机。

三、转化教育需注意的事项

我们在找到了很好的契机, 准备对后进生进行教育转化时,班主任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以情动情、以诚相待

“以情动情、以诚相待”就是指教师应紧紧围绕着对后进生的情感展开工作。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要想改变他们,必须想方设法接近他们,多关心他们,以真情去打动他们的心灵,获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感受到你是真心实意的在帮助他们、关心和爱护他们。使他们逐步消除对学习的恐惧和与老师、同学之间的隔阂,激发他们进行自我竞争的动机。

一个后进生的转化过程就是一部信任史。班主任和同学的信任能够唤起他们醒悟和奋起,逐步向好的方面转化。班主任要为他们创造一个信任的环境,周围的同学要多些热情、少些冷落;多些鼓励、少些讽刺。再坚持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帮助他们逐步提高思想认识。

2.理解尊重,克服偏见

后进生在学习生活中屡遭失败是造成学生自暴自弃、不求进取的主要原因,班主任要理解他们的苦衷。理解是思想共鸣的感情纽带,能对后进生的转化产生巨大的作用,许多后进生的转化是在和同学对他充分理解感召下奋起的。

尊重就像一把钥匙,能够打开后进生心灵的“锈锁”。后进生犯了错误,班主任和其他同学不要冷眼相视、恶语相伤,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后进生同其他学生一样,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爱好,只要不是不良行为,不是违反学校制度规定的事。班主任就不要以命令的方式横加干涉,而要尊重、支持和引导。尊重他们在班级里的民主权利。任何学生在民主权利上都是平等的。对后进生决不能歧视,尤其是他们对于班级建设提出的有益建议,应当充分肯定和积极采纳。

班主任理解并尊重后进生,这样他们有话爱跟你说,有苦爱找你诉,有事爱找你商量,学习上困难爱找你请教。有了这些共鸣点,你讲的道理他才乐于接受。班主任应在平时的学习、课余活动中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因素,向成功的目标努力,进而不断提高兴趣,增强其自信心。

所以班主任首先应该克服偏见,尊重理解他们,用爱去点燃他们心灵深处的火花,教育他们努力向上。这样,后进生是可以逐渐转化的。

3.发掘优点,树立自信

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当你与后进生接触很多,感情较深时,你会发现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在他们身上也有积极因素,也有许多不被人们注意的优点。以前你没察觉到,那是因为你缺少发现。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陶行知先生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4.家长配合,共同教育

一位名人说:“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人的心灵”。后进生的思想是复杂的,要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既需要老师用爱去动其情,以理去晓其心,也需要家长紧密配合。所以我在教育后进生的过程中,很重视家长的支持。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上门家访,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班主任进行家访时要做到不向家长告状,不把人家的孩子说的一无是处。寻找出孩子身上哪怕一点点优点,转告家长;面对孩子的缺点,则以提希望的形式,要求家长协助配合。要把他们近来在校的积极变化和任何进步告诉家长,家长收到孩子进步的信息,心情肯定愉悦,家长高兴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转机,对学生的教育带来莫大的自觉性。家长的配合,实际上就是开通了第二个转化教育渠道。

5.反复提醒,反复激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不要梦想一个后进生一夜之间会突然改好。后进生的进步过程是曲折上升的,这一过程中充满了反复。

教师不管怎样关心学生的学习,毕竟不可能总在其身边随时辅导,及时纠正。因此为了能使后进生真正达到进步的目的,学生间的帮助是不可缺少的。因此,班主任在座位编排调动时,可以把较差的学生安排与较好的学生坐在一起。也许有人问:这样一来难道不会影响优生吗?不会!因为班主任在安排时,可以跟优生说,是因为他学习成绩好,所以请他帮助辅导同学。这对优生就有一个压力和动力的作用,从而更加努力学习。而對于差生来说则效果更是明显。

教师不能看到某某老毛病又犯了,认为其无可救药,罢手不管了,这样做往往会前功尽弃。后进生想一下子改掉自己的缺点是不可能的,其必须有一个自我战胜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学生的成长也不例外。班主任要有乐观的态度和反复抓、抓反复的思想准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必须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分析后进生个性特点,查找后进根源,剖析后进形成原因,及时应对学生的点滴问题寻找得当有效的教育方法。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需要班主任长期耐心的工作,对点滴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巩固、强化,使得转化工作事半功倍。

只要我们关心、爱护后进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就会不断取得进步,创造出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辉煌!愿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育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范雪媛.后进生转化的第一要务:帮助学生建立信心[J]. 化学教育. 2013(08)

[2]杨玉川.后进生心理特征及其改进措施——关于当前后进生情况的思考[J].青年文学家. 2013(10)

[3]徐才千.新形势下高校后进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探索. 2010(11)

作者简介:

王晓波(1981.7-),女,汉族,四川达州人,硕士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

猜你喜欢

尊重激励转化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