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从做中学”生物

2018-05-07侯晶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做中学培养基

侯晶

【摘要】通过“从做中学”,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会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了解相关激素的重要作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对植株生长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培养基 外源激素 做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177-01

基于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本次选取蒙古黄芪为实验原料采取组织培养的方法,旨在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了解组织培养的过程。

一、种子的处理和种苗的获得

用0.5mg/L 细胞分裂素、0.5mg/L赤霉素和体积分数1%双氧水水溶液分别处理种子12h,再在体积分数70%的乙醇中浸泡30s。然后用0.1%的升汞水溶液消毒10min,无菌水冲洗三次后,分别转入MS培养基中。在温室、有光照的条件下培养。每瓶接种10粒种子,每种处理接种10瓶。

二、结果与分析

(1)不同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2)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双氧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培养4周后,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双氧水都可以促进黄芪种子的萌发,但是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并且苗的高度适宜、根系生长较好。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不仅了解了组织培养中的每一个步骤和注意事项,并且还了解了激素的先促进后抑制的特性。只有通过这种富有成效的和创造性的运用才能获得和牢固地掌握有价值的知识[1]。因此将学习者从被动接受的桎梏中解救出来。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让学生成为“做”的主体,在做中培养了兴趣,促进了求真思维和创造性格的养成[2]。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助学者”,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3]。“从做中学”原则的实施就是为了创设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习活动的开展[4]。我国学校教育的课程长期以来重知识而轻能力[5],近几年,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了全面的新课程改革,“从做中学”理论让学生走出课堂,促进了“研究型课程”和“综合性课程”的开展,为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起到了推动作用[6]。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杜威.学校与社会 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单中惠.“从做中学”新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9).

[4]郑治国.从杜威的“从做中学”看现代教育[J].江西教育,2004,(3).

[5]廖霞,康玉唐.杜威“从做中学”教学原则评析与启示[J].高校管理,2005.

[6]杨静,段作章.“主动习行”与“从做中学”——颜元与杜威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9).

猜你喜欢

做中学培养基
遵循“做中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各种培养基制作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白芨增殖扩繁的影响
KBM581培养基:人T细胞诱导与扩增培养基应用指南
茯砖茶中优势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的差异性比较
米黑毛霉产凝乳酶固体发酵培养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