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数学教学

2018-05-07康喜弟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生生活生活实际数学教学

【摘要】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并不是很难,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可联系生活情境,在教学中融入浓郁的生活气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联系现实生活,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生活实际 数学教学 学生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155-02

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数学又服务于生活。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并不是很难,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数学效率。

一、联系生活情境,在教学中融入浓郁的生活气息

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从而产生浓厚兴趣,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将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使课堂弥漫生活的气氛。例如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在导入新课时安排一段插曲:同学们你知道吗?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比,树高和它的影子存在一定的比例,要想测量一棵参天大树的高度,我们只要量出它的影长,就能算出参天大树的高度。人的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假如你是一个侦探,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些都是用比例知识来计算的,这样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新知,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使学生对数学有亲近感,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

二、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能调节人的情绪。把游戏引人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偷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識。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时,先与学生玩“猜一猜”的游戏;老师在黑板上贴出5 朵红花。接着老师说盒子里也有一些红花,你们想猜盒子里有几朵红花吗? 现在老师告诉你们盒子里的红花比黑板上的红花多3 朵,猜一猜:盒子里有几朵红花?同学们一会就猜出来了。然后老师又变化盒子里的花朵比黑板上的少2 朵,让学生猜,学生也是很快正确猜出。接下来老师又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在黑板上画了10 个△,让每位同学都在自己的本子上随意画△,然后上台说出自己画的△比老师多几个或少几个,请同学猜出画了几个△,结果大家都能一一猜对。这节课,通过这样贴近学习生活实际的游戏活动,学生不仅很快掌握了新知,并且整节课学得轻松愉快。

三、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和发展,可见问题意识是一种探案意识,是一种求知的状态,是发展创造的起点,因此我在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元、角、分的简单计算”时,设计一个购物模拟活动:拿出矿泉水、牛奶、苹果、玩具车等物品,帖上价格标签,让学生选择买两样物品,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来解答,结果每一位学生都能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在此基础上老师又引导学生提出了“给10元钱买一个物品要找多少钱?”的减法问题;买什么物品比买什么物品要多花或少花多少钱的减法问题来解决。平时,我还让学生根据身边的事例自己提出问题来解答。如提出自己买东西找钱的减法问题; 买本子和笔一共要花多少钱的问题;本班男生和女生一共多少人? 男生比女生多多少或少多少的问题;学生得红花谁比谁多得几个的问题;妈妈买回苹果我吃了几个还剩几个的问题;家里养公鸡和母鸡一共多少只的问题等。对于一年级的学生,经常引导根据身边的事例自己提出问题来解答,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加减数学问题意义的理解,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联系现实生活,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而且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数学问题的实践活动,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应用数学。在平时教学当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在教学时采用寻找身边的数、收集整理数据、模拟生活情景、绘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如在数的教学认识的教学中,让学生找一找身边( 或家里)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几来表示。又如在教学“分类”后,我让学生把书包里的学习用品分类整理,比一比看谁做得好,坚持得好,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如教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后,让学生回家测量客厅及地砖的长和宽,计算铺客厅地面共需多少块地砖,再计算价钱。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就更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

康喜弟(1965.12.1—),女,汉族,广西桂林人,中小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主要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学生生活生活实际数学教学
历史课堂与学生生活
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深究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