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的课外阅读应从小学抓起

2018-05-07陶玉肖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语言交际课外阅读

陶玉肖

【摘要】本文从阅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形式入手,着重阐述了开展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并且具体谈了作者本人在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中采取的一些步骤和方法。

【关键词】语言交际 课外阅读 有效刺激 潜在兴趣 阅读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103-02

阅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形式,是人们获得各种知识的主要途径。同时,阅读在语言教学中又是人们提高听、说、读、写的有力杠杆。

在语言学习中,特别是在外语学习中,阅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提高英语教学的一个有力措施。我认为英语的课外阅读应从小学抓起。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这是历来为中国传统语言教学所倡导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语言主要不是通过学习(记忆)获得的,而是习得的(通过有效刺激)。作为英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接受尽可能多的有效刺激,促使学生的语言潜能生成语言规则,达到最终习得英语的目的。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潜在兴趣只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而课外阅读可以开发学生的潜在兴趣。这是因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过大脑的积极思维,吸取了许多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使他们感到自己和英语教学要求的距离越来越小,从而增强了学好英语的信心,学习兴趣也就越来越浓。英语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那么,怎样从小学开展英语的课外阅读呢?

选材原则:总的说来,小学阅读的选材应以趣味性和易懂性为原则,以理解内容为主,以兴趣阅读为主,让学生在乐趣和爱好中获得大量有效输入。适当增强阅读后的表达性语言作业,适当强调技巧的传授。例如以笑话、谜语、诗歌为主,寓言故事等为主。

阅读方式:根据阅读材料的来源可以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根据阅读的人员可以进行集体阅读,小组阅读和个人阅读。根据阅读是否出声可以分为朗读和默读。根据阅读的讲解和语言知识点可分为精读和泛读。根据阅读的速度可以分为速读、慢读和限时阅读。不管采取何种阅读方式,在阅读教学中都要渗透各个知识要点。

阅读步骤和具体做法:小学生所学和所记得的英语都很有限,首先应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方法指导,选材应该以笑话、谜语、诗歌为主,刚开始时三五句话就可以了,以后逐步加深,旨在让学生读起来津津有味,读了还想再读。一段时间后,可以在班上举行故事会,让学生自己上台讲故事或笑话,以检查阅读的效果。一旦大部分学生认为阅读是一种乐趣,就可以发下预先准备的阅读书籍,并针对其程度介绍给他们阅读。这时就从教师指导下的阅读过渡到独立阅读,做到真正的课外阅读。

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还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阅读与听、说、写的关系。开展英语课外阅读不只是要读,不注意听、说、写,相反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听音、回答问题和复述课文的能力,或者指导学生制作英语手抄报(要求学生书写清秀认真,设计美观大方)。这样,随着阅读的加深,听、说和写的能力也会不断加强,英语综合水平也不断提高。

二是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从五年级上学期开始,我在每周末都为学生提供1篇阅读课文,到五年级下学期,我就每周布置2篇短文让学生回家去阅读。现在孩子升到了六年级,阅读量增大了,每周布置了4篇文章让孩子们回家完成。每周星期一的第一节,我就用来检查孩子们的阅读情况。比如说,设计几道与文章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来回答,设计问题总是围绕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来促进学生的想象和思考。比如,请几个孩子用自己的话讲述文章的大意,复述文章的内容,说说自己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阅读材料涉及的题材广泛:有简单科普读物,有记叙文,有书信。课后让学生作适当的摘抄和造句练习,或者完成课后练习的检测,找出文段的主题句,或者尝试慨括文章主题。等。教师可以通过这些课外材料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做到课内课外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提高。

三是课外阅读与学生心理承受的关系。也就是说课外阅读要适度,教师检查时应以鼓励表扬为主,适当地提一些建议,不能给学生施加任何思想压力。我认为让学生每天利用20分钟进行阅读,是完全可行的,不会给学生增加负担。我在上阅读课时,经常发现孩子们存在畏难心理。他们乐于完成文章后的简易练习,如判断对错,选择正确答案,以及简易回答问题。然而,当老师要求他们大声朗读材料时,一些简单单词的语音和语调听起来就不是很流利上口。为此,我一直在研究调查,希望找出问题的症结,我发现,原来是有的孩子一看到要朗读几篇阅读文章,心理上就有一种畏难情绪在作怪。而且有的孩子认为老师提供的这几篇文章,反正只是老师补充的辅助材料,我能正确完成课后练习已经很不错了,老师要求干嘛要这么高?正是由于有的孩子有了这样一种思想,所以,当有要求变化阅读方式时,他们就会畏缩不前,甚至还和老师讨价还价。可能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所以,后来,我就改变了阅读作业方式;让孩子们从布置的2-4篇阅读文章中挑选自己喜欢的或自己感兴趣的短文去背诵。能背诵或复述的孩子,就给他们奖励,或者加星或者加分,慢慢的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就又高涨起来了。

四是正确处理精读和泛读的关系。精读、泛读材料要恰当,短小精悍的课文常用作精读,科普课外阅读材料用作泛读。老师要抽文中的好词好句,精妙段落,要求学生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章和段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言操作技能的品悟,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不断积累语言素材。语言的感性经验就能慢慢积累,各种固定搭配和习惯用语就会“烂记于心”。在特定因素的激发下,学生的潜意识的语感顿悟,必将形成一种强烈的语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写起来得心应手,说起来流利标准。

五是将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指导孩子们扩大阅读量和词汇量,培养孩子们的语篇理解力,培养孩子们的猜词能力,点拨孩子们的阅读技巧,引导孩子们重视积累的习惯。尤其是阅读技巧的点拨,就是引导孩子们总体理解文章结构,预测文章内容,以达到训练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形成推断、联想的逻辑关系。

六是阅读兴趣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侧重阅读训练,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把阅读的重点放在猜词解义,理解难句,掌握略讀和跳读策略,或者采取速读、限时阅读和记时阅读的方式,加大语言的输入量,为输出做储备。

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还能帮助学生阅读积累词汇,储备足够的语言材料。通过阅读,许多似曾相识的词语渐渐熟记于心,学习英语不再是步履艰难,而是自然流畅了,课外阅读就变成了自发自觉的行为,就像打球、看报、跳橡皮筋一样,乐此不疲,不但不会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相反学生会把英语列为最喜欢的学科之一。

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笔者认为,督促学生大量阅读输入,培养学生良好阅读的习惯是一线教师的当务之急。所以,英语的课外阅读应从小学抓起。

参考文献:

[1]傅咏梅.从同课异构看文本解读对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影响[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

[2]高瑞.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

[3]戴军熔.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的基本框架与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4]彭秋荣.初中英语活动课研究[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1999.

猜你喜欢

语言交际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从《蝉》到《昆虫记》,由自读延伸至课外阅读
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师反馈语的研究
播音主持的语言交际及情感表达探析
如何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灵活运用影视材料
点燃课外阅读的火焰
英语的语调功能浅析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