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现状的思考

2018-05-07张海军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摘要】素质教育实施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高低。然而,由于经济条件及教学环境的限制,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并未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本文结合当前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加强和改进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

【关键词】农村小学 思想品德 素质教育 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069-02

目前,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问题早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步入社会后的做人处事、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一切都要依赖于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日益充裕的时代。然而,让人担忧的是,青少年的思想问题却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中小学生的旷课、逃学、上网甚至打架等事件呈不断上升趋势,孩子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的极端事件时有发生。2017年发生在湖南益阳的高三学生罗某在办公室将自己的班主任刺死的事件,更是教育育人工作不当的悲剧,也是沟通教育失败的悲剧。

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教育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所以,现阶段加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均衡发展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多年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 笔者发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缺失和问题的出现,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一)教材与现实生活缺乏紧密联系

目前所使用的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内容较为宽泛,涉及政治方面的内容较多,但缺乏与小学生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虽然对小学生灌输了大量的如何做人、如何成功的道理,但是由于小学生生活空间所限,缺少人生阅历,并不能将这些道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加以深刻理解和体会,而导致思想教育的空洞。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于现实生活中代表性的案例很少介绍给学生,总是按照教材讲解,学生的知识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二)教师的引导作用未真正发挥

教师是小学生的引路人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者。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每位教师自身的成长环境及切身经历所带来的观念差异,导致其教学方法各异、教学质量良莠不齐。有的教师似一位严厉的家长,只是告诉小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这使得思想品德教育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生年龄所限,心智尚未成熟,因而对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家长和学校未及时更新观念

由于诸多因素,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仍在影响着很多思想品德教师和学生家长,“唯分数论”依然盛行。如在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进步学生时,往往把分数作为重要依据,而对于学生思想表现和行为作风却并不重视。在一些农村小学,领导和教师认为,除语文、数学、英语以外的课程都是副科,思想品德课时常被其他课占用,其考核也只是流于形式。这种普遍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无疑是一种阻碍。

二、加强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丰富课堂活动,创新教学方式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周围其它事物的干扰。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首先采取有效途径,让他们全神贯注投入到思想品德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播放与思想品德教育相关的视频动画,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兴趣观看;教师很难用语言阐述清楚的案例,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动画,便会一目了然、铭记于心。其次,要尊重和关爱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学习氛围。再次,教师要精选学生感兴趣或与生活相关的素材,将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实践。

(二)提高道德认识,树立榜样作用

相对于枯燥的课本知识,小学生更喜欢听故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讲故事,来阐释课本中有些难以理解的道理。如在进行“不忘屈辱”教学时,给学生展示一些中华民族惨遭列强侵略的相关视频。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耻辱的过去,就会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更加坚定“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信念。其次,可以将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引入教学,例如“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等。他们当中有的助人为乐,有的见义勇为,有的尊老爱幼。他们是学生生命之路上的道德榜样,定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引领作用。

(三)在实践中体验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生理特点,选取一些他们喜欢、感兴趣的主题,比如,对“我们应该学习雷锋的哪些高尚品质”、“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到勤俭节约”等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学生讨论时,教师给予指导并随时关注他们的参与热情和思想养成。其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我。比如,组织学生打扫校园、街道卫生,学生会发现自己身边不讲卫生、破坏环境的行为。他们感到,自己有责任和义务抵制这种不良习惯的蔓延。在此类活动中,学生摆脱了因其生活的局限而导致学习内容的狭隘,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小学生接触的最多的人是自己的家长和老师。因而,家长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极大的影响。小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起始阶段,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過程中,还不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等现象。作为启蒙者的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和完善自我,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感染学生。教师在生活中要做到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首先应该做到;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自己更应当精通。教师只有自身成为榜样,才能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起到积极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三、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这一国际背景下,我国要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成功。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立足本职工作,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多反思,在实践中多学习,不断延伸和拓展专业知识以及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以良好的师德把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作为一项神圣职责,促进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Z].教基〔2003〕9号

[2]吴迪.小学生家庭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3]邹全礼.试论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转化对策[J].中国农村教育,2000(01)

[4]张冠林.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2)

作者简介:

张海军(1972-),男,甘肃康县人,甘肃康县白杨中心小学语文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