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学法指导

2018-05-07张玉东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指导学法小学语文

张玉东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掌握学法,即进行学法的指导,是当前教学改革及教育科研的重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学法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047-02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当今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知识日益更新的新时代,教师的职业难道仅仅如此而已吗?当然不是,传统的教育已经不能保证学生日后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而且人们也深刻认识到“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掌握学法,即进行学法的指导,是当前教学改革及教育科研的重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所谓“学法的指导”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优途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获得选择和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的过程。但从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往往侧重“教”的过程,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书轻人、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等现象仍然屡见不鲜。满堂灌、填鸭式等繁琐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了一种懒惰性和依赖性。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重视学法指导,教会学生自己捕获“道”,寻求“业”,解决“惑”的途径与方法,使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获得学习的主动权,这不仅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掌握学习内容,显著提高学习成效,而且学生离校后仍能独立主动的自学提高,成为学习的主人。“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正说明了这个道理。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学法的指导呢?笔者结合自己二十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钻研教材,备准学法。

教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范例。通过学习课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教材中体现学法的地方有的在“导读”、“预习”、“基礎训练”中,有的则在教材本身内容上。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包括阅读教科书、教学大纲和参考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反复钻研教科书,通读全书,从总体上读懂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及每一章、每一课的体系结构,然后根据“导读”、“预习”、“基础训练”及教材内容,在了解的情况下进行备课。过程如下:第一,找出各种适合相应教材的学习方法。第二,从中选出最能达到效果的方法。第三,写出适合相应教材的最佳的学习方法。

二、导之有方,渗透学法。

学法,是整个方法论体系的一部分,指的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或途径。而学法要在实际活动中应用的,只有让学生感知、领悟了才行。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思路,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内容到思想,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坚持学生为主、自学为主、读练为主,结合知识传授,将学法指导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教学古诗《江畔独步寻花》可分四步指导:第一步:简单介绍诗人生平、成就,理解古诗的题目。第二步: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古诗的意思。第三步:想象古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第四步:图文结合,背诵古诗。在让学生体会诗情时,可让学生先指出重读的字:“花”、“千朵”、“万朵”、“压”、“时时”、“恰恰”。然后,教师指明停顿的地方,让学生尝试着朗读。如果读得感情还不到位,教师可以示范读一遍,学生细细体会回味,然后再让学生摹仿着朗读,并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最后,教师让学生讲讲本诗的主题,提示学生用“本诗通过描写____表达了____的思想感情。”的格式,并告诉学生下面的古诗及课文也可以采用这种格式归纳中心。

当一篇课文教完之后,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总结学法。回忆,指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自身运用过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概括,指学生以回忆为基础,对运用过的学法进行评价、加工,纳入其自己学法体系的网络。

例如,上述古诗经过导学之后,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可提以下几个问题:1.刚才我们学习这首诗分几步进行?2.每一步又是怎样做的?3.你知道应该怎样学古诗?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概括出古诗的一般学法:知诗人,明诗题;抓字眼,明诗境;想意境,悟诗情;看图文,背古诗。总结出恰当适宜,简洁明了的学法,就为学生运用学法,自学课文,打下了基础。

三、触类旁通,运用学法。

学以致用是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也是重要的教学原则。因此,在学生领悟学法的基础上,教师应因势利导,积极创设学习的情境,提供学习的材料,给于充分的训练时间和必要的点拨,引导学生自学实践,运用学法。如古诗《江畔独步寻花》学完之后,紧接着让学生通过第二首《游园不值》,进行学法尝试,可安排以下步骤:明确目标——尝试运用——讨论评议——总结整理。学生自学时,教师可以来回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点拨、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我阅读、品味、想象,入情入境,从而达到教学之目地。

在学生领悟学法,运用学法的基础上,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将学法迁移到课外。通过课文归类,读写结合等方式,鼓励学生触类旁通,巩固探究,创新学法,培养学生自觉读写的习惯。

实践证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重视学法指导,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只有把学法指导提到应有的位置上,才能减轻教学负担,达到“教为了不教”的目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使学生今后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学习方法指导丛书——语文课堂学习及指导策略》

[2]《学习方法指导丛书——语文阅读与课文学习方法》

猜你喜欢

指导学法小学语文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