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戒,方得教育
2018-05-07王占明
王占明
说起“戒尺”,我们知道它是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的一种工具;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提到“先生有一条戒尺,但不常用”;张燃明老师在文章中回忆,自己从没有因为读书不专心挨戒尺,倒是有一次偷着去池塘游泳让先生打了左手心,很疼很疼,以后再也没有去。总结两位先生对戒尺的使用情况会得出两个道理:一是戒尺作为体罚的工具不能少,该用的时候必须用;二是体罚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教育需要更多的办法。
赋予教师戒尺,让学生知道犯了错误就有可能挨打,这不仅给学生立下了规矩,也展示了教师的威严,学生必须接受这样的规矩,默认这样的威严,由此筑牢师生关系的底线。如果学生无以为戒,言行举止毫无底线,就会出乱子。曾经,我们为校园欺凌事件的出现而深刻反思,可面对当前频繁发生的“欺师”现象,我们是否也应该进行思考?体罚学生是错误的、不允许的,同样,教师也应该是不可侵犯的。不能体罚但不能缺惩罚。如今教育情况复杂多变,国家应该在法规上给广大教师吃颗“定心丸”,让他们敢怒敢言敢管,敢对一切负能量亮剑,扭转他们的被动和弱势,使他们逐渐自信起来。今天,教育环境变了,可敬畏教师的道理并不过时,“以学生为根本”并不是“以学生为上帝”,立德树人必须以基本的规矩为底线,只有让学生心有所戒,对教师怀有敬畏之心,教育才能在正常的轨道上向前发展。
赋予教师“戒尺”,守住教育的底线,有利于解放思想,撸起袖子加油干,增强教师的教育自信;同样,作为受教育者,学生也是有人格的,他们也需要自信。“戒尺”可以保护教师,但它不是“保护伞”,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不管问题大小,拿起来就用,既会适得其反,也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张燃明老师在文章中讲过这样一个细节,值得我们深思。他在走上教师岗位前去拜访小时候的启蒙老师,并问“戒尺并非常用之物,您为什么老是摆在桌子上呢?”老师的回答让他大吃一惊,“我将戒尺摆在手边,让它提醒我,惩戒要有尺度,不可滥用……小责三,大罚五,打的是手心,重刑十二只准打屁股,既打得痛,又不会打伤”。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戒尺,居然包含着如此深厚的讲究。显然,在老师眼里,戒尺已不是单纯体罚的工具,更大意义上变成了理性施教的“神器”。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怀有更高远的教育理想、更多维的教育目标、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否則就会在滔滔的时代巨浪里迷失方向。从根本上讲,教师的教育自信并不来自于国家的法规,而是成形于自己的教育实践。同一个班级,为什么这节课学生会积极思考、敢于回答问题,而那节课却死气沉沉、昏昏欲睡?为什么提起这位老师,学生会非常欣喜、不吝美言,而谈到那位老师却非常不快,甚至避而不谈?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我们的教育是否带给学生惊喜,是否走进了学生心里。“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好学生”。一个学生成绩不佳,他更可能是教室板报的编辑和策划;一个学生课上爱说话,他更可能是运动会站在领奖台的那一个。在以培育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基础教育背景下,学生的成才会越来越多样化,衡量学生也应该坚持多元标准。只有让教师心有所戒,怀着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敬畏之心,教育才能在正常的轨道上向前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优先发展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师生是构成教育关系的基本所在,双方共处于矛盾统一体中,只有各有所戒、相互敬畏,学生才会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升素养、全面发展,教师才会在学生的成长中提高自信、收获幸福。当然,师生的共同发展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我特别赞同王晓春老师的观点,“学校应该是一个植物园,里面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包括鲜花、树木、杂草、甚至青苔,学校的任务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尽可能良好的环境,让他们长成他们自己”。在当前的考试招生制度下,让学生顺应固有的成长规律健康快乐地成长,长出个性、长成自己,这虽然难度还很大,但它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拾起了教育的初心,描绘了教育的未来,指明了教育的方向。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问题如何复杂、情况如何特殊,教育终归是教育,教育的本真就是立德树人。只有学校、家长、社会与教师、学生一样心有所戒,怀着对教育本真的敬畏之心,教育才能在正常的轨道上向前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梦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