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国情怀视角的历史思考
2018-05-07杨国
杨国
不久前,有幸参加珠海市教研中心历史教研员刘洪生老师组织的中小学教师工作室“同课异构”活动,聆听了两节《鸦片战争》的观摩课,颇有感触。两堂课或运用文字和图片及影视资料,展示出近代东南沿海地区东西方文明“遭遇”情况:相对隔绝——销烟与兵戈——一路败绩——兵临城下——屈辱妥协——影响与评说,学生从中认识到鸦片战争晚清社会的失败是15世纪以来世界大变局后巨大的历史惯性运动的必然结果,反映了鲜明的统治延续性与制度变革的惰性;或以全球化、文明史与近代化视野,渗透唯物史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这里笔者用几组关键词的方式,来与各位同仁分享一下教学的感悟。
关键词一:视野与转型
第一节课立足于一个宏大的历史视野,将鸦片战争放在一个大视角的世界性發展变迁的进程中来认识,把千年变局中两个世界的相遇与交锋跃然于课堂中,揭示了15世纪以来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汹涌澎湃。平常,很多历史教师处理鸦片战争背景时,仅仅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方面进行列表比较,虽然东西方发展趋势显现,但是略显不足的是宏观视野的局限,较之大国崛起、社会转型与近代化的宏大历史场景,以及世界潮流冲击下的农耕文明的横向狭小,给人的整体感较差,特征本质比较也欠缺一些。
本节课,以相遇与交锋为主题,切入马戛尔尼与乾隆皇帝之间的礼仪之争的新情景新视角,把两种不同的体制、价值观的冲突,把二者关于世界文明中心的自诩与傲慢因果关系的讨论无情的表现出来。接着两份不同国书中,也渗透了学生对于西方外交方面的价值诉求的理解,这一讨论的设计,尤其可以反映出英国人既有正常的通商交往要求,又有突出的殖民侵略企图,而当时的中国统治者的实录中,无疑也有两面性,这就有利于学生认识历史的理性客观,凸显了一种全新的辩证思维。
两份礼单上,把两国巨大的经济科技力量的差异,非常醒目的描绘出来,让学生感知到工业化的英国呼啸而至,正叩击着古老中国的厚重大门,而小农经济仿佛一架步履艰难吱吱作响的破旧牛车,正在蹒跚而行。
本课设计遵循“以学生未来发展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研究课标、考纲、教材、学生,找准其连接点,情节剪裁得当,将教材内容作了有效的增减、强化或弱化,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中,把大国崛起、社会转型与近代化的宏大历史场景展现出来,培养了学生“感知和情动”历史的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去重返历史现场,深入分析转型历史的问题。
探究性学习1 主题中反映的“鸦片战争”片段
展览一:15世纪以来世界历史发展潮流
问题:(1)“15世纪以来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是什么? (2) 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是怎样冲击传统的明清王朝的?
展览二:马戛尔尼与乾隆皇帝之间的礼仪之争
问题:马戛尔尼与乾隆皇帝之间的礼仪之争实质是什么?分析上述礼仪之争背后的东西。
展览三:一场由罂粟叶(鸦片)引发的突如其来的炮火,把传统中国带入到近代。时至21世纪,甚至有人认为战争的炮声仍在响起。
问题:请说说这炮火是“突如其来”的吗?如何理解它把“传统中国带入到近代”的含义,时至21世纪,“战争的炮声仍在响起”是什么意思?
关键词二:因果与联系
因果历史,纷繁复杂,大千历史,生机万物。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英之间会在19世纪初次正式相遇,就展开了如此激烈的交锋呢?抽丝剥笋,层层相扣,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外贸、外交、价值观的比较,从感性一直上升到理性,便会得出诸如体制羁绊、经济反差、政治得失等要素。在侵略与抗争的主题上,课堂沿用了传统的侵华史、抗争史、探索史的教学形式,引入了电影媒体、视频资源,剪辑了一场浴血奋战、不屈不挠、血染海疆的战役,反映了历史场面的宏大悲情、壮怀激烈的家国情怀。
鸦片战争的结局,一直牵引着史学研究的深入,也是历史教学的浓厚兴趣所在,溯果而因,重返现场,第二节课用两段史料引入课堂:1840年时拥有几十万兵力的大清王朝却打不过区区18000人的英国皇家远征军。麦迪逊在他的《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提到,1820年中国GDP全球第一,英国才占全球5%,中国的经济实力远胜于夷岛之国。原因究竟何在?一败再败,屈辱不断。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
战争结束了,又何以战火再燃呢?茅海建教授认为,咸丰皇帝命令抓捕英法使团39人,迅速让20人折磨而死,这就引起侵略者疯狂的报复。焚烧圆明园的起因,今天看来,茅教授的认识似乎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旧观念与面子固然陈腐,综合国力虽然也有差异,然而根本问题却是制度的潜力。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采用上述抽丝剥笋、层层相扣的教学方法,融入学科思维,创设探究性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体验探究问题的成功与快乐。
引导学生了解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史实,探索历史的细节或情节背后的东西,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归纳GDP不是战争胜败的唯一要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的国家与民族强大复兴的诉求,增强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的体验,进一步认识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现实意义。
探究性学习2 流行语记录着人类生活与观念的变化
第一组:鸦片战争以后:总督、殖民地、口岸、租界、西化、 HONGKONG
问题:请指出第一组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阶段特征。
第二组:“文革”历史时期香港:偷渡、打工、西洋文化、打拼、西方民主、敌视缓和
问题:请指出第二组材料所处的国际背景和国内形势。
第三组:改革开放30年:回归、洗刷屈辱、祖国统一、新纪元、金融危机
问题:请谈谈你对“祖国强大,民族复兴”的前景有什么感想?
关键词三:价值观与变迁
现在与当下不能缺少,价值诉求也不能缺失。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不仅使中国走出了中世纪,而且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的灾难。马克思有“侵略与破坏”的双重价值论,陈旭麓先生说,它是一块界碑,是“炮火下的迈进”。应该说,鸦片战争引发的巨变,是全方位的。站在全球化与近代化、文明史的角度,从另一视域看历史:片段1:《海国图志》在中日传播的巨大差别;片段2:《大国崛起》的日本片断;片段3:《复兴之路》中清政府并未深究战败的原因,也未及时派人出国考察,更未有任何方面的变革;片段4:《千古大变局》中1843年美国给中国的礼品被视为奇技淫巧。我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凝练,倍感晚清政府出奇的“高冷”与传统体制的巨大“惯性”。蒋廷黻先生认为“中华民族丧失了宝贵的二十年的光阴”,如果这20年中国社会能反思变革——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探究性学习3 社会史解读——城市探究
材料一 中国不少城市记录着鸦片战争的深深痕迹,如虎门、广州、厦门、镇海、上海、宁波、镇江、南京、北京等。
问题:材料一中的城市,你认为哪些可能会对当今中国社会影响巨大?分别说出理由。结合史实说明哪座城市比较适合解释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材料二 史学界研究广州口岸,“文革”时期称之为“被侵略”的窗口。1979年后,评价其为“文明交汇”的地方。2005年以后,有人认为其是“全球相遇”处。
问题:材料涉及几次评价变化,结合当时史实,谈谈每次评价变化的原因。
笔者认为,本课讲述的是“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其历史意义,尤其是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它既是现实中国的重大历史转型与近代化问题,又是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好资源,它较大程度上体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也是近些年来高考历史及综合能力关注的热点,因此,本课在整个近代史部分乃至整个政治史模块教学中都有着突出地位。
课堂凝聚着深厚的价值观,立德树人,培养现代文明青年,是时代赋予历史的任务。我们要认真反思,努力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从历史中去反思,牢记忘战必危、忘战挨打的教训,增强综合国力,弘扬传统主流价值观,努力构想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