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眼的大厝
2018-05-07黄水成
黄水成
以前每次下乡路过钟腾村时,总会看到一片破落的旧房子,路边那座大厝尤其显眼。两侧厢房坍塌殆尽,但居中的大厝,厚厚的瓦盖,两头高高翘起的屋脊,依稀可辨当年恢弘气象。在闽南一般只有名门望族或大姓宗祠才会有这样的大厝。这是谁家的大厝呢?为何这般风雨飘摇?
闽南大厝我见过不少,我的故居就是其中之一。我常听父辈们说,普通民居与一座像样的大厝有着天壤之别,大厝用料之精细考究超越常人之想象。细微之处小至毫厘,大到空间布局,无一不处处有凭有据,榫卯法式皆有章可寻,充满韵律之感。
建这样的大厝,光那瓦片就不知要多出多少倍。平常百姓人家建房子,家底薄,一砖一瓦惜之如金。所用材料东拼西凑,且不规则,尺寸不一,所用瓦片也是薄而无形,有的甚至歪歪扭扭,这样的瓦片披在房顶,难以严丝合缝,稀稀松松薄得很。要是有猫或鸡鸭在房顶走过,沙沙有声,天长日久,常有脱节;大风暴雨过后,常有瓦片飞落,一夜风雨,满屋添漏,寒舍无立锥之地。
家底殷实人家,从选址到备料,精挑细选,风水地理,结构布局,一砖一瓦都考究得很。砖瓦要统一定制特烧,长方青砖、青厚瓦。这样的砖瓦与普通砖瓦尺寸都不一样,它更大、更厚实、平整、耐用。这样一窑砖瓦出炉,挑些规则平整留下,剩余就当次品处理了。这些砖瓦盖在房顶上,一片片叠得很密,每片之间都用三合土粘连,一座屋顶盖下来,少说也得多用几万片砖瓦,瓦沟与瓦垄之间十分齐整,而且厚实牢固,不要说猫和鸡鸭在房顶上走,就是人在上面走,也绝无踩坏之隐忧。
砖瓦这最基本材料尚且如此考究,砖瓦之下的椽条、梁、柱更是不容细说,所建墙体也厚,房梁粗壮。所选木材皆是百年以上老杉木,每棵老树都比水桶粗,经过阴干后蒸煮杀菌和防腐处理,这样经过防腐处理的木料自然经久耐用。再刨成中间粗两头稍细的房梁,锯成规格统一的椽条,做成方方正正的柱子;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所用木料往往还要吃上几遍桐油,这样的成本绝不是小户人家所能想象的;加上白色粉墙,青砖护墙,红砖铺地,刨光大青石板砌在走廊天井上,一座大厝落成才会显得庄严气派。
房屋是百姓的百年基业,建房子也叫“做乾坤”,动这样的乾坤,往往在耗尽半辈子甚至几代人的积蓄。这样的一座大厝即使是大户人家也得耗尽家财。而路边这座大厝竟是如此破烂不堪,屋顶苔草丛生,少说也有数百年历史,像是被遗弃于路旁的垂垂老者,不免心生感慨,每次路过心中都打一个大问号,这是谁家的大厝?它的后人呢?
后来终于得悉,这座大厝竟是全漳州市唯一武榜眼黄国梁的府第。我被这消息惊呆了,这样一座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大厝竟被弃于不顾。走进院内细看,更是痛心,这样一座府第竟是一座“空架子”,除了拿不走的廊、柱及屋宇外,大堂上仅剩一块普通木制“亚魁”的木匾。匾额斑驳脱皮严重,这应该是他高中榜眼时乡人所制的匾额,而乾隆亲笔题写“榜眼及第”的金匾,及其当年所有物件皆不知所踪。只有残败,还有那难以抹去留在石柱上的破坏痕迹。陪我采访的时任大学生村官黄健全书记说,要不是嫌那石头太沉,恐怕也早被人拿去了。方才注意门口还是留下几块当年榜眼练功石,每块在三百斤以上,非一般人所能搬动。
看到这几块练功石,榜眼黄国梁的形象似乎一下在脑海中清晰起来。眼前似乎闪现一个身材魁伟的山村汉子,晨昏之际,星光之下,不分昼夜,无论寒暑,为他沉迷的“武功”勤学苦练,一招一式都千锤百练。逝者如斯,十几年来的寒来暑往,不舍昼夜,练就一身硬功夫。这些练功石就是最好的见证。
这些练功石绝非原本立在此地,它们应该是黄国梁成就功名,在这榜眼府落成之后才搬到这里来的。既然一块石头都要搬到这里来,那当年他所有练功所用的刀、枪等器械包括一些重要生活用品也应该会陈列在这里,绝不会像如今的空空是也。一个功成名就的府第,就是一座宣扬皇恩浩荡与个人功名色彩的展览馆。在功名至上的封建社会,一朝成名,鲤鱼跃龙门,昔日一草一木,今日就成了可观之景了,能不尽其有摆满高堂之上,以示荣耀,光大门庭之理?
这里乡亲们世代传说他的故事,说榜眼当年曾是一个养鸭人,是一个劈柴的樵夫,是一个烧炭汉子……所有的这些传说大致可以勾勒出少年黄国梁一个农家子弟形象。或许他做梦也不敢憧憬日后竟能成一名武榜眼,成為皇帝身边御前侍卫郎,更不会想象会拥有眼前这座大厝光耀祖上,荣显乡邻。所有的勤学苦练或许只为日后能谋条生路,当个守城军士,县衙捕头,再不济开个武馆当教头,或许还很多可能。谁知他从平和一路考到北京,竟一路“过关斩将”,层层选拔,每科高中,最后被钦点辛丑武科第二名,并留在乾隆帝身边当近侍,这是何等荣耀。
据载,这座榜眼府第是乾隆帝御批一万三千三百两白银所建,从它规模与规格来看是可信的。“黄国梁,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参加武举乡试中举人,乾隆四十六年辛丑(1781),他进京会考,登进士,殿试发挥出色,被钦点辛丑武科一甲第二名(俗称榜眼),特选为一等御前带刀侍卫郎。”侍卫郎不过一个三品武官,若非奉旨所建,在等级森严的清王朝,它有违制之嫌不说,恐怕一个三品侍郎也无力承建这浩大的工程。何况从他进京任御前侍卫郎前后不过九年,开始建造这规模宏大的榜眼府,当时一个三品武官年食俸禄才多少?府第竣工后,乾隆亲笔题写“榜眼及第”的金匾,悬于中堂之上,可见府第建造是得到乾隆帝的直接关怀的。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再过几年,乾隆帝再次御批一万三千三百两白银在榜眼府斜对面的西北侧,修建了一座三层楼高的四方形土楼,取名“余庆楼”,以供黄榜眼子孙后代居住,大楼于在清嘉庆元年正月(1796)落成。这在当时是何等皇恩浩荡之大事。在闽南这穷乡僻壤里的两处御批工程,固然有君主宠爱下臣之恩泽,但这更是宣扬大清王朝德泽四方,鼓励有志之士效命朝廷之意的最好“广告牌”。其中应该也有黄榜眼本人那“封妻荫子”的观念在作祟,说不定这是他恃宠邀功得来之果,即便不是,他坦然受命在家乡大兴土木,建造这浩大工程,多少还是存有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念头,说不定也为他后来的蹊跷死因埋下伏笔。
在榜眼府建成仅几年,噩耗从京城传来,年仅三十九岁榜眼黄国梁愕然辞世,死因不详,留下万般猜测。榜眼英年早逝,留下两座府第大楼为后人凭悼。这两座大楼就像一面旗帜,召唤后人考取功名,走仕途之道,鼓舞一代又一代后来人。如今厅堂上挂满了博士、硕士匾额,学风之盛可见一斑。然而,几百年的风雨剥蚀,竟成两座风雨飘摇的危楼,能不令人感伤。
心痛还需行动,令人欣慰的是,前些年,四方乡邻和有识之士们各自行动起来,他们振臂高呼,多方捐资“化缘”。刚上任的大学生村官黄健全更是四处奔走,筹得一百多万资金对这昔日的榜眼府第进行抢救性修缮,紧接着,又对村中三座土楼进行抢救,昔日病歪歪的“一府三楼”总算保住了,又恢复了昔日恢弘气象,榜眼故地历史的脉络一下清晰起来,成为今日对外旅游新景点。
然而,每次面对这空荡荡的榜眼府第时,总是感慨万千。中华文化的根,说到底还是一个“家天下”的情怀。每一座宅院都是人类写在大地上的一个“家”,这个“家”的大小繁简,可以看出一个人、一户人家甚至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甚至是一部史书。从这座榜眼的大厝中,我读到的正是黄国梁短暂而灿烂的一部奋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