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为什么喜欢经典

2018-05-07易大全

牡丹 2018年8期
关键词:尧舜仁爱好人

易大全

《我为什么喜欢经典》是“我为什么喜欢……”系列读书笔谈之一(该系列包括《我为什么喜欢经典》《我为什么喜欢唐诗》《我为什么喜欢宋词》三篇文章)。本文主要根据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经典之说,结合现实中人们的各种社会心态,从个人独特的视野和角度来阐述人们应该如何适应社会,怎样对待生活;如何做人,怎样处事的道理、方法和途径。其中既有前贤的经典说教,又有自己的亲身体会和独特感悟,特别是回答了在现实生活中读经典还有没有用的问题,给喜欢经典的读者奉上启迪和思考。

所谓经典,就是指那些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影响广、受众多的万世之作。本文所论经典特指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经典之说。笔者喜欢经典,是中学时期读“子曰诗云”“之乎者也”之类的语录句子开始的,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叫经典,只是对一些格言警句和寓言故事感兴趣,从而开始产生爱好。进大学后第一年,笔者就买了个大部头的《十三经注疏》,本想对该书进行一番系统的阅读,但由于其卷帙浩繁,释义累牍而不能通读,因而开始读一些单行本或简装本。三十多年来,笔者一直没有撇弃经典,而是越读越有兴味,以致爱不释手,成了一个经典的爱好者和专心的读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经典似乎离生活越来越近,读经典、用经典也就成了平时工作生活以及个人历行修德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我为什么喜欢读经典?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读经典能甄别什么是好人,知道怎样做一个好人

什么是好人,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群体都有不同的标准,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好人文化源远流长。绵绵岁月,历史的天空不断有好人的星光闪耀,浩浩长歌,好人的事迹如泣如歌。杜甫希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毛泽东也说:“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可见,尧舜是中国好人的榜样。尧舜好在哪里呢?

《尚书》(注:《尚书》为五经之一)说:“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又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意思是说,尧这个人无比聪明睿智,治理天下多谋善断,因而他的光辉照耀天下。他治理天下,敬事节用,谋虑明达,仪态文雅温和,诚信恭谨,推贤尚善,施德推恩于百姓,致百姓和睦。

舜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尚书》中说“虞舜则微”,“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意思是说舜这个人出身卑微,隐居在民间,他有深远的智慧,而又文明、温恭、诚实。他的潜德上传,被尧知道后被授予大任。在尧舜身上,人们至少可以看出以下几种美德:温和谦恭、聪慧达理、勤劳节用、和睦亲顺。就是今天,这也是人们所崇尚和提倡的。

《论语》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孔子的学生子禽问子贡,为什么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够很快了解到个国家的情况,是他自己主动求得的还是别人主动跟他说的呢?子贡说,他老人家温良恭俭让,他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自然会把他们国家的情况告诉他。这就是孔子所得与别人所得之不同的地方。在古代经典中常常把好人称为君子,作为做人的楷模。那么君子又是怎样的人呢?

《论语》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孔子在这里描述的君子应该具备的品行,即为君子不一定都要很聪明,但一定要遇事不迁怒,泰然处之。同时,君子还应是忠诚、信义、仁爱、善良的。君子务本,这个本就是仁爱和善良的根本。仁爱、善良作为一种优秀品德在经典中是普遍认同的。

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他认为“好善优于天下”。就是说,与人为善比治理天下更重要。孟子还进一步鼓励人人从善,他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只要你怀仁爱之心,从善良之德,都可以成为尧和舜那样的人,一个人想要做一个好人并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为不为的问题。孟子还主张“仁”“义”并举,他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意思是说仁是人的思想道德,义便是将其付诸于实践的行动。这个行动应该是公道、正义、合乎时宜的,所以《中庸》中有“义者,宜也”。可见“仁义”是孟子思想的核心,他提出的“居仁由义”(注释:即行为处世要怀着仁爱的心,做符合义的事)的思想是作为一个有德之人的基本要求,只有具备了“居仁由义”的思想才能成为有高尚品德的人。

荀子对人的本性虽然与孟子的“性善学”不同,但对于人弃恶从善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一致的。荀子认为,人的天然禀赋的性情是恶的,如果顺应它发展,将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争夺、贼杀,导致社会混乱。所以,他主张“劝学”,通过后天的训学来改恶从善。人们读经典,可以读出一种好人的核心价值取向,那就是仁爱、友善、正义、勤劳、亲顺。这种好人品德,既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并且是永恒的。如何做一个好人,经典中有以下要义。

(一)要心存好人之理

孔子所推崇的好人应该是符合四个方面的品行,即“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君子不荀求,求必有义;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意思是说,君子不乱说话,不乱做事,他们的言谈行动都是符合一定道义的,不符合道义的东西也不贪求。做到了这四点就可谓君子,就可以说是至善的好人。

《大学》中也阐述了好人理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齊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身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这是一个严密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伦理关系。按照这种关系,可以这么说,要成大事,甚至治国平天下,都必须从每个人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做一个好人也非一时之功,这就是人们要明白的一个道理。

(二)要心向好人之德

经典中的“仁心”和“善心”是好人之德的核心,孔子对仁的要求是很高的。孔子有很多贤能的学生,有一次,孟武伯问孔子,你的三个学生子路、冉求和公西赤是否有仁德。孔子说:“凭他们三个人的能力都分别可以统兵为将,做地方总管,做朝廷官员,至于是否仁德,我不知道。”言下之意就是论仁论德,他们还未达到至高境界,还有待于修炼磨砺。

猜你喜欢

尧舜仁爱好人
好人就在身边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尧舜禅让(上)
尧舜禅让 (下 )
国庆七十周年有寄
西游新记
好人
尧舜牡丹经销商借鸡生蛋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为什么“好人”的另一半也会出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