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
2018-05-07阮玄墨
阮玄墨
被四月号詹湛《我们需要纸还是纸需要我们》的文章标题所吸引,文章探讨的纸质书和电子书的取舍问题,我自己也一直在思考。
近两年,国内的出版行业纷纷布局电子书领域,好像不管能否盈利,至少不能在最初就放过这块市场;当然,也有作家一口拒绝将自己的書电子化。当我看到有些电子书整套才售二十元人民币时,就能够理解他们的心情了。但不得不说,一些新书纸质版和电子版的同时发售,的确给读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我一直觉得,目前图书的电子化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所有图书都能电子化,都可提供检索功能、方便整理笔记,那才是知识消费的黄金时代。因为版权、出版社的运作机制等等问题,图书仅有纸质版,无形中还是造成了很多壁垒。如果某本图书,版权到期,却再无编辑对此书感兴趣,那读者就只能在相当完备的公共图书馆中寻其踪迹了。
既然电子书提供了如此多的便利,为什么大家还对纸质书念念不忘呢?我最初以为这只是阅读习惯的作用而已,但当我向周围的“○○后”推荐电子阅读器后,他们还是会选择带着一箱沉甸甸的纸书漂洋过海。那时我明白,也许伴随着电子屏幕长大的他们,更需要纸质书的质感和仪式感。
对于该文中所说的纸质书能让阅读更专注,我也是认同的。尤其对于经典作品和理论类著作来说,纸质书更为合适。当文字和语言承载的意义没有那么直白,其中的逻辑并没有那么简单时,反复咀嚼某句话,在上面勾勾画画,在旁边概括大意和记录想法,就成了阅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样的阅读是很难在电子屏幕上完成的,但也许这只是个技术问题,当某些阅读神器成为大众消费品时,此问题或可另当别论。
有意思的是,对于那些买来却没有读的书,纸质书比电子书具有更强的“未读提示功能”—它们会在书架上时常“瞪着”你,让你心生愧疚。而购买电子书常遇到的尴尬场景是,完全不记得自己买过哪些书,“虚拟书架”将仪式感降到最低。或许今后应该在书房安装一个书架大小的电子屏幕,让电子书目录以3D效果呈现,弥补没有质感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