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

2018-05-07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互联网+校园智慧

刘 丰 年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传媒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李克强总理2015年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标志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互联网+”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探讨[1].“互联网+”作为当今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全新产物,对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教育信息化已经由传统的校园网时代跨入了数字校园时代,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建设和信息化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现了统一身份认证、资源共享,逐步消除了“信息孤岛”问题,但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智慧的概念逐渐融入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传统的教育“数字化”正在向“智慧化”发展,智慧校园受到了教育信息化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国内的智慧校园最早由本科院校率先提出.浙江大学在学校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就提出了要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南京大学也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智慧校园规划[3].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较有影响的是广东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和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程技术职业学院10年前就开始研发具有源头惟一、实时采集、协同运行、信息共享的CRP数字校园管理平台[4].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较早系统开展智慧校园研究与实践的高职院校,早在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中就正式提出建设“智慧校园”,并专门发布了“十二五”智慧校园建设专项规划,于2012年开始实施,成效较为显著[5].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智慧校园建设整体情况来看,已初见雏形,但仍然存在规划理念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平台建设落后,系统应用残缺,数据形式单一,数据信息应用效率较低,应用系统缺乏统一性,缺乏科学完整的理论层面指导,智慧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进一步研究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路与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智慧校园的概念

自2008年IBM公司首次公开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之后,智慧校园的概念应运而生.然而由于不同学者对智慧校园的理解不同,因此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定义.从信息技术角度来看,智慧校园是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构建一个智能化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师生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校园服务,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方便师生教与学的校园.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智慧校园是以师生的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环境等个性化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全面感知教学情境和物理环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师生提供开放的教学环境、智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环境.

智慧校园是理念、技术、教育、管理、服务的集合体,是以教育信息化设施为基础,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感知和整合各类信息化教学资源,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决策为导向,以开放、共享、创新、协调的理念,创新教育教学信息化模式,打破传统校园的时空限制,将校园的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结合,为师生、家长和社会提供全方位、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个性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真正提升教育教学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最终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智慧化.其核心特征是感知性、集成性、融合性和智慧性.

2 智慧校园的关键技术

智慧校园的建设需要依托大数据资源,融合数字资源共享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环境感知技术、学习情境识别技术、学习分析技术和社会网络技术为其提供技术支撑.通过云计算和物联网的整合,实现智能感知平台,利用环境感知技术实时动态检测校园相关设备;通过无线网技术和射频技术实现对动态或静态物体的标识定位,建立教育资源服务平台;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和智能家居系统实现仪器设备的远程控制;通过学习情境识别技术、学习分析技术和视频识别技术感知教学场景,开发各种客户终端软件,师生通过无线网络远程登录,实现在线学习;利用各种传感器网络技术实现校园智慧化管理,减少各种资源浪费,实现真正的智能化、人性化管理.智慧校园的技术体系如图1所示.

3 智慧校园的建设原则和标准

高职院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基本职能,提供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个性化、虚拟化的智能感知校园环境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3.1 建设原则

(1)以原有数字校园资源为基础,进行整合突破

高职院校的数字校园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智慧校园又是数字校园的升级版,因此智慧校园的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原有数字校园建设的成果,在整合原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实现关键环节和模块的重点突破,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实现真正的智能感知校园环境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图1 智慧校园的技术体系

(2)以顶层设计为重点,做好分段实施

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关乎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关乎学校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在进行智慧校园建设时,一定要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入手,科学分析、认真研究、精心谋划、统筹规划,努力做好顶层设计.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做好分段实施计划,按照计划逐步实施,最终完成智慧校园建设目标.

(3)以业务应用为导向,实现深度融合

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内涵应以人为本,实现物理校园和虚拟校园的深度融合.以人为本是以实际业务需求来驱动应用软件开发,以软件环境要求来选择硬件平台和网络配置.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新型信息技术实现实和虚的深度融合.

3.2 建设标准

(1)统一身份认证

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须建立统一安全的身份认证标准,不仅可以实现统一的用户身份认证,而且可以实现校园网的权限管理,便于应用平台开发模式的统一,减少维护成本,提高整个智慧校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统一数据标准

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要求有统一的数据标准、统一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标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兼容性.实现智慧校园中各应用平台间数据的共享和互联互通,消除“信息孤岛”现象.

(3)统一门户网站

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要求有统一门户网站,有机整合各种业务应用平台,实现单点登录,从而为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提供便利,确保智慧校园的兼容性和安全性.

4 智慧校园的建设策略

4.1 智慧校园的建设思路

高职院校智慧校园的建设是在原有数字校园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将云平台和感知层融合,最终实现智慧校园的完整系统,智慧校园的架构示意图见图2.

图2 智慧校园架构示意图

4.2 智慧校园的总体架构

高职院校智慧校园的建设需要以大数据为核心,通过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各层的功能.高职院校智慧校园的整体架构自下而上依次为:智能感知层、网络通信层、云计算层、大数据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智能展示层.智慧校园总体架构如图3所示.

4.2.1 智能感知层

智能感知层主要包括摄像头、RFID(无线射频识别)、各种传感器、GPS(全球定位系统)、手持终端等各种感知设备和技术,通过实时感知和捕获师生的活动状态和各种校园设备状态,从而为智慧校园提供感知支撑.

4.2.2 网络通信层

网络通信层主要包括3G/4G/Wi-Fi/WSN等各种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通信设备和通信技术,具体负责各种数据的传输和交互,为智慧校园提供稳定、高速的通信支撑.

图3 智慧校园总体架构

4.2.3 云计算层

云计算层主要包括云存储、云计算、云桌面,通过虚拟化技术、计算技术、存储技术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可靠、高效的存储和计算支撑.

4.2.4 大数据层

大数据层主要包括学生库、教师库、教学资源库、科研项目库、图书资料库等各种校园数据库,通过数据存储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分析技术,获取校园丰富的数据,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各种准确、科学的数据支撑.

4.2.5 应用支撑层

应用支撑层主要包括基础支撑构建、业务支撑构建、公共支撑构建、数据交换共享,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门户、一卡通等方式,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丰富的应用保障支撑.

4.2.6 业务应用层

业务应用层主要包括面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和管理决策的各种信息化业务应用,通过各种应用系统的分析、处理、决策,最终为用户提供各种个性化服务.业务应用层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各种业务应用支撑.

4.2.7 智能展示层

智能展示层主要包括统一门户网站、APP推送、短信彩信服务和各种移动终端设备,根据用户的不同场景,为用户提供各种个性化的人机交互模式,使用户全面体验智慧校园的信息化服务,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各种接入支撑.

4.2.8 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数据标准与规范体系和运行维护与安全体系等.其中数据标准与规范体系明确了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交换的标准和规范,为智慧校园的数据融合奠定基础;运行维护与安全体系主要涉及数据安全、内容安全、物理安全和网络安全,通过各种网络安全技术为智慧校园提供高效、安全、稳定的运行保障.

5 智慧校园的建设步骤

高职院校的智慧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建设及应用成效将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的水平.因此,在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集合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5.1 整体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

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一部分,因此高职院校智慧校园的建设必须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规划制定学校智慧校园的整体规划,在此基础上完成网络通信层的建设,并制定智慧校园建设的标准和策略.

5.2 云平台及数据中心建设

云平台及数据中心建设是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环节.首先,根据实际需求完成智慧感知层的建设,包括大数据中心、智能楼宇、节能监控、平安校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其次,选择合适的云平台,完成云计算层的构建;再次,完成大数据层和应用的建设,强化信息编码和数据标准体系建设,实现真正的数据共享和数据管理;第四,完成应用支撑层建设,为应用服务提供保障支撑.

5.3 业务应用及智能展示建设

根据学校智慧校园的整体规划,完成智慧校园各项业务的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并在调试和使用过程中不断优化,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同时根据具体的应用,构建各种人机交互模式,为相应的应用需求提供接入支撑.

6 智慧校园的建设重点

(1)数据融合是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

在“互联网+”背景下,要想真正实现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化,就必须构建结构化数据仓库和非结构化数据仓库,确保数据的互通互连,实现真正的数据融合,为各种应用服务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2)量身打造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发展速度层次不齐,其教育信息化建设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因此各高职院校的智慧校园建设也必须遵从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结合自身学校的发展实际,既不能盲目求高,也不能畏缩不前,应量身打造符合自身条件的智慧校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数据的融合和提升校园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7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智慧校园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决定着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高职院校智慧校园的建设刚刚起步,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校园,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放眼全局、科学谋划、系统设计、逐步推进.高职院校应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使高职院校建设再上新台阶,为优质校建设和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蒋东兴,付小龙,袁芳,等.高校智慧校园技术参考模型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6(9):108-114.

[2] 徐青山,张建华,杨立华.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顶层设计及实践应用——以“智慧北航”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6,12(26):112-118.

[3] 李春华.江苏省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现状探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7(8):131-132.

[4] 王昕.关于“智慧校园”建设的若干思考——以辽东学院为例[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3):132-135.

[5] 范绕.“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基于智慧校园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29):78-80.

猜你喜欢

互联网+校园智慧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