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18-05-07徐红霞
徐 红 霞
(河南省许昌市人民医院 许昌 461000)
在医院儿科接诊的小儿患者中,患有小儿支气管肺炎病症的概率比较高,主要是因为小儿支气管肺炎不受季节的影响,在一年四季中都可发病[1],尤其在春冬季节的发病率更高。同时,患有此病症的小儿患者一般会出现造成呼吸困难、咳嗽等不良症状,对小儿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2]。临床认为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治疗的同时给予小儿患者相关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就此,本文为了分析优质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的临床疗效,特此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接诊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106例进行研究与观察,具体资料如下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接诊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106例,所有小儿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平均分配为两组,依次为研究组、常规组,每组53例小儿患者。其中研究组53例小儿患者中,男小儿患者与女小儿患者的比例为32∶21,年龄分布在2个月~26个月之间,平均年龄为(13.0±1.3)月;常规组53例小儿患者中,男小儿患者与女小儿患者的比例为33∶20,年龄分布在2个月~27个月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3.5±1.5)岁。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对比可知,两组小儿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组小儿患者选择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主要对小儿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基础护理。
研究组小儿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措施,主要护理内容具有以下几方面:(1)护理人员应将小儿患者的病房温度调节为20℃~22℃之间,湿度则调节为60%~70%之间,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通风等等,并在病房环境布置为与小儿患者年龄相符的温馨环境;(2)对小儿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当小儿患者出现不适情况时,医护人员应以温和的语气与小儿患者进行沟通,慢慢引导患者的情绪,使小儿患者的情绪能够逐渐稳定下来,必要时联合家长对小儿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使小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3)对小儿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建议小儿患者少食多餐,尽量饮食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4)在小儿患者雾化吸入治疗前,对小儿患者的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进行清理等;(5)对小儿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身体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患者的不良症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6)定时测量小儿患者的体温,按照医嘱使小儿患者的体温保持在正常范围内;(7)加强小儿患者家属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认识,进而提高小儿患者家属的护理能力。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小儿患者的FVC、FEV1、FEF 25%~75%、PEF各项指标对比
根据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小儿患者的的FVC、FEV1、FEF 25%~75%、PEF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好于常规组患者,见表1。
表1 两组小儿患者的两组小儿患者的FVC、FEV1、FEF 25%~75%、PEF各项指标对比
组别例数(n)FVC(L)FEV1(L)FEF25%~75%(L/s)PEF(L)研究组533.63±0.623.10±0.713.74±0.535.95±1.38常规组531.60±0.351.80±0.580.91±0.253.81±1.03P值P<0.05P<0.05P<0.05P<0.05
2.2 两组小儿患者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根据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53例患者整体并发症发生率为9.43%,常规组53例患者整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2.64%。两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小儿患者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组别例数(n)心力衰竭(n)/(%)呼吸衰竭(n)/(%)缺氧性脑病(n)/(%)其他(n)/(%)整体并发症发生率(n)/(%)研究组531(1.89)2(3.77)1(1.89)1(1.89)5(9.43)常规组533(5.66)2(3.77)2(3.77)5(9.43)12(22.64)P值P<0.05
3 讨论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各大医院儿科住院的小儿患者中超过了60%的小儿患者患有呼吸道感染病症,并且大多数小儿患者都为支气管肺炎,此病症已是我国导致儿童死亡的首要因素[3]。由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属于特殊群体,生理与心理均未成熟,因此小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低下,导致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极易发生诸多不可控事件,不利于医护人员开展工作,影响了小儿患者的病情恢复[4]。然而,在小儿患者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往往能够提高小儿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5]。相关临床资料显示在儿支气管肺炎患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够从小儿患者的患病因素以及小儿患者的心理、生理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护理质量与效果比较良好[6]。而根据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小儿患者的FVC、FEV1、FEF 25%~75%、PEF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同时研究组小儿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P<0.05)。由此可知,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小儿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同时也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 康英.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中外医学研究,2015,13(5):100~101.
2 蒋海英.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2):213~214.
3 赵小.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5:187~188.
4 何晓霞,龙燕玲,石碧兰.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103~104;107
5 叶紫.全面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5):1194~1195.
6 张姝,贾维宁.临床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数理医药学杂志,2014,27(5):6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