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肥胖对哮喘患儿规范化吸入方案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8-05-07王红珊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幅度儿科炎性

言 洁 王红珊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广州 510180)

哮喘是儿科常见病,复发率高,病程长,临床症状为干咳、喘息等,不同患儿喘息程度具有差异性[1]。轻者无明显症状,可闻及肺部哮鸣音,重者伴呼吸困难、意识模糊、面色苍白等表现。临床认为,该病发生与遗传、行为、生活环境、呼吸道感染等因素相关,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肺不张、气胸等,治疗以平喘、止咳、改善肺部功能为主[2]。目前,临床大多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控制患儿病情,然而,部分肥胖患儿经治疗后,效果欠佳,提示肥胖对小儿哮喘疗效有一定影响。鉴于此,本院选取96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肥胖对规范化治疗所带来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96例哮喘患儿纳入研究。纳入标准: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3]中的标准,结合临床表现、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测证实;入院前1个月未予以相关药物治疗;由家长与本院签署同意书;研究方案经伦理委员会讨论后通过。排除标准:入院前30d内,患儿有急性呼吸道感染史;患先天肺部疾病,导致肺部功能异常;不愿纳入研究。根据BMI指数分成正常组与肥胖组,BMI超过30kg/m2为肥胖。正常组有46例患儿,女21例,男25例,年龄2~13岁,平均(7.53±2.01)岁,平均BMI(17.02±1.26)kg/m2;肥胖组有50例患儿,女23例,男27例,年龄2~14岁,平均(7.87±2.03)岁,平均BMI(30.98±0.23)kg/m2。两组性别、年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规范化治疗。体重<20kg者每次取0.5mg布地奈德混悬液(H20140475,厂家:AstraZeneca Pty Ltd)+2.5mg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H20090134,厂家:AstraZeneca AB)于早、晚各吸入1次;体重≥20kg者用药剂量均增加1倍。待症状缓解后,利用沙美特罗替卡松(H20150324,厂家:Glaxo Wellcome production)维持治疗,每次50μg,于早、晚用药。两组治疗6个月,观察疗效,治疗期间保持良好饮食、生活习惯,定期入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1.3.1治疗效果

参照《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治疗》[4]。完全控制:喘息、咳嗽等症状基本消失,肺功能恢复正常,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有效:临床症状好转,肺部功能有所增强,哮喘发作频次减少;无效:临床症状、肺功能、哮喘发作无明显变化。

1.3.2肺功能

利用肺功能检测仪(DP2951型,北京医捷通科技有限公司)于治疗前、后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用力呼气25%肺活量时呼气流速(PEF25)。

1.3.3炎性因子

取3ml空腹外周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后,利用酶联免疫法检测IL-10(白介素-10)、IL-5(白介素-5),试剂盒源于上海恒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 统计学方法

经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为t检验,计数资料为χ2检验,P<0.05时,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正常组(n=46)有24例(52.17%)完全控制,19例(41.30%)有效,3例(6.52%)无效,总有效率为93.48%(43/46);肥胖组(n=50)有18例(36.00%)完全控制,22例(44.00%)有效,10例(20.00%)无效,总有效率为80.00%(40/50)。正常组有效率高于肥胖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后,两组PEF25、FEV1、FVC均上升,其中正常组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肥胖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大(P>0.05),且肥胖组各指标均低于正常组(P<0.05),见表1,肥胖组各指标改善幅度小于正常组(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两组治疗后的IL-10增高,IL-5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肥胖组IL-10高于正常组,IL-5低于正常组,正常组改善幅度更大,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IL-5降低幅度小于正常组,IL-10增高幅度小于正常组(P<0.05),见表2。

组别FEV1(L)治疗前治疗后增高幅度FVC(%)治疗前治疗后增高幅度PEF25(L/s)治疗前治疗后增高幅度正常组1.56±0.142.02±0.21②0.46±0.0777.64±0.0382.39±0.01②4.75±0.042.64±0.262.73±0.42②0.09±0.02肥胖组1.49±0.181.74±0.29①0.25±0.06①74.39±0.0276.24±0.53①1.86±0.32①2.59±0.272.60±0.23①0.02±0.01①t2.1147.3775.8192.4697.6540.9232.9012.952P0.0370.0000.0000.0320.0000.3590.0210.015

注:①与正常组相比,P<0.05;②与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IL⁃10治疗前治疗后增高幅度IL⁃5治疗前治疗后降低幅度正常组22.49±2.3136.42±2.99②13.93±0.55117.45±39.2845.32±9.67②72.14±12.43肥胖组20.98±2.4625.02±2.13①②4.04±0.21①126.48±26.7368.53±10.83①②57.95±10.78①t3.09321.64711.17517.14611.0395.988P0.0030.0000.0000.0000.0000.000

注:①与正常组相比,P<0.05;②与治疗前相比,P<0.05。

3 讨论

小儿哮喘发病与儿童神经功能、遗传、生活环境、免疫功能等因素相关。郑洁等[5]研究人员认为,BMI与哮喘发生具有相关性,随着BMI增加,小儿哮喘风险也会相应加大。该研究提示哮喘与肥胖间有关联。肺功能下降在儿童哮喘中常见,肥胖患儿肺功能减弱更明显,王婧等[6]认为,肥胖者因气道半径产生变化,呼吸肌收缩功能下降,肺活量降低,从而影响肺部功能。

除肺功能改变外,小儿哮喘机体内炎性水平也产生了较大变化,尤其对肥胖患儿而言,其脂肪细胞比较肥大,对巨噬细胞释放有促进作用。IL-5是一种典型炎性因子,其高水平状态表明患者存在炎症,持续增高能引起呼吸道高反应性。IL-10属于抗炎细胞因子,对炎性因子产生有抑制作用,呈低水平表达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仲玉强[7]认为,肥胖患儿IL-5高于体重正常患儿,而IL-10低于体重正常患儿,原因在于肥胖者体脂偏多,对部分促炎因子分泌有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当哮喘患儿发生肥胖后,其肺功能低于正常体重者,而机体炎症水平偏高。本院研究显示,两组患儿予以相同治疗后,肥胖组(80.00%)有效率低于正常组(93.48%),且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欠佳,IL-10上升幅度、IL-5下降幅度均较小。研究表明,肥胖对小儿哮喘治疗效果有较大影响,不利于纠正机体炎症状态,肺部功能改善效果不明显。

综上,肥胖是导致小儿哮喘疗效下降的重要因素,因此,临床在治疗该病时,要充分考虑到各影响因素,并予以针对性治疗,促进患儿病症缓解。

1 郭英.哮喘伴有肥胖患儿和哮喘不伴有肥胖患儿治疗过程中肺功能变化差异比较.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6):3314~3315.

2 董文芳,张磊,邬宇芬,等.肥胖哮喘患儿肺功能改变特点观察.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5,30(11):864~867.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五).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9,24(5):20~21.

4 陈育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5 郑洁,张欣,郑静,等.肥胖与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及气道炎症表型的关系.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5,14(6):546~552.

6 王婧,潘家华.肥胖对哮喘儿童治疗效果及肺功能的影响.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6,18(1):55~60.

7 仲玉强.肥胖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31(21):1668~1670.

猜你喜欢

幅度儿科炎性
儿科专栏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微波超宽带高速数控幅度调节器研制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基于ANSYS的四连杆臂架系统全幅度应力分析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圆梦儿科大联合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2014年中期预增(降)幅度最大的50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