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氟吡氧乙酸对姜的安全性及除草生物活性测定

2018-05-07吴翠霞张田田

杂草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抑制率药害除草剂

张 勇,周 超,吴翠霞,张田田

(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泰安 271000)

姜(Zingiberofficinale)是我国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产品之一,山东省作为重要的姜产区,常年种植面积在3.3万hm2左右,占全国姜种植面积的50%以上[1]。 在姜的生长过程中,除病害、虫害,杂草一直是影响姜优质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生产过程中杂草不仅通过与姜竞争光、水、肥而抑制作物生长,而且为病害蔓延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但姜田可使用的除草剂品种较少,大多依靠人工除草,效率低且防效差。氯氟吡氧乙酸是由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开发生产的有机杂环类选择性内吸传导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属于合成植物激素,当前主要用于防除小麦、大麦、玉米、水稻、甘蔗、谷物等作物的阔叶杂草[2]。因此,为进一步探索、扩充姜田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品种,本研究开展了氯氟吡氧乙酸对姜的安全性及除草活性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室内除草活性及安全性试验

1.1.1 供试靶标及药剂 姜品种:莱芜大姜(购自山东省莱芜市杨庄镇种子站);供试靶标杂草(采自山东省泰安市省庄镇临河荒地):反枝苋(Amaranthusretroflexus)、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饭包草(Commelinabengalensis)。

供试药剂:200 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购自山东省青岛金尔农化研制开发有限公司。

1.1.2 试验设计 室内除草活性及对姜的安全性试验于2016年1月在山东省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温室内进行。200 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对杂草的除草活性测定剂量设计为5、10、20、40、80、160 g/hm2等6个剂量处理,对姜的安全性试验剂量设计为90、180、360、720、1 440、2 880 g/hm2等6个处理。以上药剂剂量设计均参考农药登记标签,另设1个空白对照处理,4次重复。

1.1.3 室内杂草(作物)培养

1.1.3.1 室内除草活性试验 室内除草活性试验参考NY/T 1155.4—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除草剂 第4部分:活性测定试验 茎叶喷雾法》[3]。杂草的培养采用温室盆栽培养法,用10.0 cm×8.5 cm塑料盆进行栽培,将从未使用过除草剂的农田采回的土壤风干、过筛后装盆,盆内干土定量至4/5处,土壤pH值为6.9,有机质含量为1.2%。将催芽露白的反枝苋、稗草、饭包草种子各10粒均匀点播在土壤表面,盖土 1 cm。待土壤完全湿润后置于温室内培养,室内温度为26~33 ℃/20~26 ℃(昼/夜),相对湿度为(75±15)%,在杂草 3~4 叶期进行施药。

1.1.3.2 室内安全性试验 室内安全性试验参考NY/T 1155.6—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除草剂 第6部分:对作物的安全性试验 土壤喷雾法》[4]。姜的栽培条件同杂草,栽培器皿为18.0 cm×22.0 cm塑料盆,每盆放大小均匀一致、饱满无病虫害危害痕迹的姜种3块,盖土2.5 cm后用下部吸水的方法置于温室内培养,在姜 3~4叶期时选择株高、长势均匀一致的姜苗进行施药,施药后置于温室内培养观察,条件同杂草一致。

1.1.4 施药器械 施药器械为ASS-3型除草剂室内喷洒系统(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DG8003型喷头,喷雾压力为2.75 MPa,喷液量为450 L/hm2。

1.1.5 调查与分析方法 施药后定期目测观察姜及杂草的生长状态、中毒症状及药害程度,药后14、21 d分别采用目测法和生长抑制法调查评价药剂的除草活性。

药后14 d,用目测法调查记录测试靶标受害症状,对姜的安全性目测采用以下分级标准:药害程度为0%~10%表示无明显药害,药害程度为11%~30%表示轻微药害,药害程度为31%~50%表示中度药害,药害程度为51%~100%表示严重药害。

药后21 d,测量杂草和姜地上部分鲜质量,计算各处理杂草和姜鲜质量抑制率,进而根据杂草鲜质量抑制率为90%的药剂量(90% effective dose,简称ED90)和作物鲜质量抑制率为10%的药剂量(10% effective dose,简称ED10)计算选择性指数。

鲜质量抑制度=(对照鲜质量-处理鲜质量)/对照鲜质量×100%;

选择性指数=作物的ED10/杂草的ED90。

1.2 田间小区试验

1.2.1 供试靶标及药剂 供试靶标及药剂同 “1.1.1”节。

1.2.2 试验设计 田间小区试验于2017年5月在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邱家店试验农场进行,施药时姜有1~2个分枝,杂草有3~5张叶片,参照GB/T 17980.47—2000《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除草剂防治根菜类蔬菜田杂草》[5],喷雾施药做茎叶处理,处理剂量分别为180、240、300、360 g/hm2,另设人工除草及空白对照各1组,共6个处理,4次重复,小区面积为30 m2,随机区组排列。

1.2.3 施药器械 喷雾器械为MATABI圆9型压缩喷雾器,扇型喷头,喷液量为450 L/hm2。

1.2.4 调查与分析方法 施药后1、3、5、7、10 d调查防效及对姜的安全性,记录药害症状。药后40 d,采用绝对值调查法,每个处理小区取4个样点,每点0.25 m2(0.5 m×0.5 m),计1 m2内残留杂草的种类、株数和鲜质量,分别计算株数防效和鲜质量防效。计算公式如下:

株数防效=(空白对照区杂草株数-处理区杂草株数)/空白对照区杂草株数×100%;

鲜质量防效=(空白对照区杂草鲜质量-处理区杂草鲜质量)/空白对照区杂草鲜质量×100%。

在姜收获时,取代表性姜样株20株,测定对姜株鲜质量的抑制率,各小区分别收获测产,计算增产率。

1.2.5 统计分析方法 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药剂剂量的对数值、抑制率的概率值进行回归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室内除草活性及对姜安全性试验结果

药后14 d目测结果及药后21 d鲜质量抑制率结果(表1)表明,200 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对供试靶标杂草反枝苋、马齿苋及饭包草均有很高的除草活性,其中对反枝苋的活性最高,对饭包草的活性相对较低;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5 g/hm2低剂量处理杂草总体鲜质量抑制率为30.34%,随着剂量的增大,抑制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60 g/hm2高剂量处理抑制率达到了88.60%,总体防效较好。从对姜的目测结果及鲜质量抑制率可以看出,供试药剂对姜相对安全,1 140 g/hm2200 g/L 氯氟吡氧乙酸乳油处理下姜的株高受到轻微抑制,2 880 g/hm2高剂量处理姜幼苗有叶色深绿、茎基部轻微畸形等药害症状。

从对姜的安全性及对杂草防效回归方程计算结果(表2)可以看出,供试药剂200 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的选择性系数为10.76,显著大于2,初步表明该药剂对姜安全,可以进一步进行田间小区试验。

2.2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

药后40 d调查结果(表3、表4)显示,施药后40 d,200 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180、240、300、360 g/hm2处理对杂草总体株防效分别为77.45%、84.28%、91.80%、94.08%,鲜质量防效分别为86.65%、89.53%、91.77%、95.02%。低剂量(180 g/hm2)处理杂草总体防效相对较低,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为77.45%、86.65%。高剂量处理(360 g/hm2)杂草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4.08%、95.02%,从对各杂草的防效来看,供试药剂对反枝苋的防效较好,株防效达到76.87%~95.24%,鲜质量防效为88.57%~95.66%,对饭包草的防效略低,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为71.83%~92.96%、89.18%~95.08%。

表1 除草剂对杂草鲜质量的抑制率及对姜的药害程度Table 1 The inhibition ratio of herbicides on fresh weight of weeds and the herbicide damage levels to ginger

注:表中药害分级参考NY/T 1155.6—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除草剂 第6部分:对作物的安全性试验 土壤喷雾法》。

表2 除草剂对杂草、姜鲜质量抑制率的回归方程和选择性系数Table 2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and selectivity coefficient of herbicides to fresh weight inhibition ratio of weeds and ginger

表3 药后40 d除草剂对姜田杂草株数及株防效的影响Table 3 The plant number control effect of herbicides to weeds in ginger fields 40 days after treatment

注:数据后不同大写字母、小写字母分别表示在0.01、0.05水平差异显著。下表同。

表4 药后40 d除草剂对姜田杂草鲜质量及鲜质量防效的影响Table 4 The fresh weight control effect of herbicides to weeds in ginger fields 40 days after treatment

2.3 除草剂对姜的安全性及产量效应

施药后定期观察药剂对姜的安全性,目测对姜安全性好,姜生长正常,未见有叶片黄化、畸形、苗株矮化等药害症状;姜收获时对姜产量进行测定,各药剂处理均表现出除草增产效果(表5)。

表5 除草剂对姜的产量效应Table 5 The yield effect of herbicides to ginger

3 讨论与结论

姜是重要的蔬菜作物,在目前登记的农药产品中,姜田应用的杀虫剂、杀菌剂尚无药品登记,在现有登记的除草剂品种中,仅有炔苯酰草胺、二甲戊灵、乙氧氟草醚等单剂及其复配制剂登记,且均为苗前使用。目前开展的研究也基本为姜播后苗前处理药剂,如二甲戊灵·乙草胺、二甲戊灵·乙氧氟草醚等[6-7],苗后茎叶处理药剂鲜有研究,这给生产中的杂草防除带来困难,姜的产量和品质亦受到严重影响,给姜这一山东省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农产品出口创汇带来负面影响。

氯氟吡氧乙酸作为苗后茎叶喷雾处理药剂,在小麦、大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田应用广泛,其按推荐剂量施用后60 d在土壤中消解率达95%以上[8-9],因此收获时作物或土壤中的氯氟吡氧乙酸残留含量相对较低,对后茬作物安全。本试验结果表明,氯氟吡氧乙酸在姜苗期喷雾施药做茎叶处理防治阔叶杂草有很好的防效,药后40 d防效仍保持良好,药效持续期长。施药后姜生长正常,未见有叶片黄化、畸形以及苗株矮化等药害症状,测产结果表明,对姜有增产效果。

猜你喜欢

抑制率药害除草剂
生物除草剂的发展前景
紫苏叶中α-淀粉酶抑制剂的提取工艺研究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双酶水解鱼鳞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优化研究
蔬菜使用不同处理方式对农药残留影响的研究
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症状识别及防治方法
作物药害如何急救
刺果瓜甲醇提取物对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
浅谈除草剂的混和使用技术
果树药害补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