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蛙琐记
2018-05-07王梦影
□王梦影
《旅行青蛙》登上苹果商店免费游戏下载榜榜首前夕,我也加入了养蛙大潮。供养一周,“做爹做妈”,甚有感悟。
该游戏页面非常简单:一个院子一个屋。我养的蛙就两种状态:在屋待着,迷失在外。在外时若心情好能往家里寄点明信片告知我它的大概状况,明信片上是它浪在天空草地的画面。游戏美术设计十分温馨,但也非常单调,来来回回就几个动作。
作为玩家,我的操作同样非常简单。拔草赚钱给蛙提供旅行所需的食物装备,蛙在家时痴痴观赏,蛙不在家时痴痴等明信片。
这款简单游戏有着非常强大的魔力。当我的蛙机械重复着萌萌的动作时,一种形似“母爱”的不明感情正横扫我的网络世界。
以往高冷的朋友反复晒“蛙”。其实大家的图都挺重复的,但可能在当妈的眼里,孩子无论如何都可爱,怎样都看不够吧。
微博话题“老母亲”下,亲情的呼唤此起彼伏。“我蛙怎么一直看书,会不会累到?”“我崽咋还不出门玩,是不是性格不好?”
我们这些人中没有几个真想做母亲,那不过是人设而已。将我们“蛙蛙蛙”的社交动态往上翻几页,总能看见“单身万岁”或者“春节将至谨防熊孩子”的字眼。
蛙,以及蛙的成功,都非常迷幻。
它操作简单,受众广。青蛙出门回家不断有提示,刺激用户打开率高。此外,它继承了同公司出品《猫咪庭院》的优点,设定萌吸引人,不断出现的新元素也能激发收集欲。
但这都不是根本的动因。
我一开始觉得这背后是我们对于“养成”的喜爱。后来想想又觉得不是。我玩过养成游戏,闹心得不行。被培养的小子从小到大和谁说了什么,在哪里做了什么都得在选项里权衡。一念之差点错就养歪了。犹记得玩一款公主养成游戏,心大没看攻略,最后泪眼汪汪目送孩子成了挥着小皮鞭的太妹。
养蛙正好相反。细节不重要,或者说,根本没细节。玩家没有密切参与蛙蛙行程的每一步,只是在每段路程结束后被知会一声。
或许这才是关键。它提供了最宝贵的东西——空白的想象框架。而我认为,当代青年精神需求的重要组成,是给自己加戏。现在有这么一只可爱的青蛙,住在宫崎骏式的林中小屋里,不时出门历险。这是一个多棒的结构,有多少空间可以发挥演技啊!
我和朋友们积极挖掘着这个框架里每一个沉默寡言元素的故事空间。“哎,那个蜗牛整天来家门口送粮送钱的也不进来,蛙也不出来见见。这俩关系是什么情况?”“儿啊,妈妈买不起高级的帐篷,你在外面受罪了。社会就是这样,为娘给你讲一段《开放中的变迁》。”
一模一样的蛙们显然各有性格,那些软件随机发送的图片也深具意义。我的蛙总爱去一个地方拍照,被判定为处女座。另一只蛙最近出门有点敷衍,一定感同身受于主人春节前不想好好工作。
有时候,我甚至戏多到怀疑我蛙在欺骗我。几张明信片能说明什么呢?或许它和那些女明星一样,去机场一次拍够半年的街拍,隔一会儿发两张。或许它让我以为自己旅行了,其实在我看不见的屋顶上晒肚皮,或者跑到黑市上把我辛辛苦苦赚来给它路上吃的小甜饼交易掉了!
蛙们有组织吗?在那些反复出现于明信片里的景点前,它们会排队拍照吗?它们长得一模一样,回来的蛙是我本来的蛙吗?会不会有一个相亲公园,蛙们把我们的姓名身高学历写在纸上,互相交易呢?
评论惊讶于《旅行青蛙》的火爆,并把它归类为“佛系”游戏,估计意为不争不抢,不焦不躁。我觉得“佛”肯定不是我们这样。我辈青年,虽争做行动的矮子,但堪称思想的巨人。给我们一个支点,我们为你撑起整场史诗大戏。
生活已经很累了。我只想瘫在沙发里,想象我的青蛙经历了怎样的故事,然后云淡风轻地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