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18-05-06齐珊珊
齐珊珊
【摘 要】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正改变着原有的行业发展模式,人的需求成为了一切改变的出发点。在国家各项法规政策的支持和指引下,财务会计迎来了一次次变革,从较早的手工记账到会计电算化再到如今互联网数据采集、财务机器人的诞生。通过技术手段打破传统财务会计核算与业务间的信息壁垒,获取多方面多角度的数据,以便提高财务会计工作的效率和信息质量。当机器可以代替人的操作,解放大量会计从业人员时,就为财务会计人员的转型、企业组织架构的优化创造了条件。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迎来诸多有利影响的同时也面临着大量问题,比如传统财务会计人员习惯于埋头在纯粹的票据核算中,对于现在大量涌来的业务信息是否可以有效的把握,是否可以深入分析各种数据为决策提供有效支持,人员素质培养将如何进行。再者,为了信息传输的便利而将信息电子化存储,放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带来的系统安全问题如何避免。本文将“互联网+会计”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分为积极影响和挑戰进行阐述,并针对人员素质的提高和信息的安全性两方面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信息化;人员素质;系统风险
一、引言
“互联网+”通俗来说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精髓在于以用户体验为导向,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来改变原有的模式。
随着2015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标志着我国全面开启通往“互联网+”的时代大门。在《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基本完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工作报告中8次提到“互联网”。国家已经将互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提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日程上,古老的会计行业也随之迎来了新的变革。需要充分认识“互联网+”为会计带来的变化,包括商业模式、思维模式以及数据处理模式等等,要从管理、经营以及组织结构等多方面进行调整,才有可能适应并发挥互联网技术给财务会计带来的改变和优势。
二、“互联网+”带给财务会计的积极影响
1.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信息质量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多年来核算职能在财务会计的日常工作中较为突出。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财务会计的工作方式从传统的手工记账发展到了会计电算化时期,手工流程由电子化代替,但是并没有摆脱传统工作流程的束缚,仍然是繁杂琐碎且重复的工作,会计人员依靠着经验审核单据,判断合理性,用职业标准确认交易或事项如何计入会计账簿,仅仅减少了腾抄账簿的工作,并没有实现实时、自动化处理,在经济业务与会计处理之间仍然存在断点,信息依然存在壁垒。
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财务系统已经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不再是企业内网中搭建的一个用于记账的系统,它是与企业ERP系统集成,同时接入网上银行、开票系统等多个外部端口,实现从业务发生到结束的全过程跟踪。数据由业务系统流入,在整个业务流程中继续、深入,最终进入财务系统进行处理,数据的采集更为全面并且有效的被记录下来,处理时间与业务处理过程基本同步。在网络环境下甚至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设定好的规则下调取数据,满足不同报表使用者的需求,大幅度缩短财务报告的提供时间。
2.创造财务会计职能转变的条件
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带来了传统行业的变革。BBC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Michael Osborne和Carl Frey的数据体系分析了365种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概率”其中会计的被取代率高达97.6%排在第三位,原因就是传统财务会计工作的本质是信息搜集和整理,存在着严格的逻辑要求,并且有较高的准确度要求。而国家政策方面早在2005年4月已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并于2012年初在22个省市开展电子发票试点。技术上可行,政策上有支撑,“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时代悄然来临,借助软件机器人,定制流程自动化解决方案,能够全天候不间断的确保大量耗时工作自动管理和执行。从经济业务洽谈开始,记录业务轨迹,到每一笔收款与具体业务的对应,费用的归集,都可以交由“机器人”来完成,甚至包括纳税申报。以德勤、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为代表的四大已经相继上市财务机器人以及财务机器人解决方案,其中会计机器人自动完成记账、报税,准确率已经可以达到100%。
当财务会计的基础工作可以被取代,会计人的价值就将体现在需要分析、跨领域以及具备全局观和不断学习的事情上来。这就迎来了财务会计的职能转变的契机。
3.促进优化组织结构
“互联网+”推动着企业的商业创新和产业融合,财务会计作为一项经济管理活动,经济越发展也就越重要。传统财务会计工作正在逐渐被取代,管理工作将在整体运营中得到强化和体现。
财政部近5年颁布的24部文件中均不同程度的提到财务共享中心以及管理会计,可见,财务会计转型在国家政策层面已经得到了大力支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管理方式也就应运而生,即企业集中式管理模式在财务管理上的应用。依托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不在各个子公司和办事处设立会计,一方面节约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以术业有专攻的方式进行管理强化内部控制、降低风险、提高效率。打破法人实体概念,重新建构企业运行逻辑。
当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管理方式更适合大中型企业以及集团企业采用,小企业可以尝试财务外包的方式进行财务管理。近年来专业的财务外包公司发展迅速,可以为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某些不擅长或不具有优势的事项、流程提供专业建议、操作和执行。包括对于财务分析、风险管理等。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财务外包是可以利用提供财务应用服务的网络公司搭建的网络应用平台,由服务商通过互联网替代企业执行财务操作流程及财务信息的生产职能,并给予必要的咨询和指导。财务外包公司还将发挥其多领域的资讯资源为企业的发展及跨行业融合提出建议。
三、“互联网+”时代财务会计面临的挑战
1.现有人员对新职能的适应风险
机遇伴随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记账式的中低端财务会计人员将被管理会计人才取代,预计将有60%的普通财务会计被迫面临失业或转行。
以往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取数难、管理难的问题,已经在“互联网+会计”背景下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得到了解决,然而在打破信息壁垒之后,财务会计人员就将面对涌来的大量信息、数据,如果仍然用固有的模式去思考,财务会计仍然只是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对既成事实的票据做核算处理,对这些后置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那么所有的数据采集将失去很重要的一部分意义,而且为决策所提供的分析数据也存在着很大偏差。新环境赋予了财务会计新的职能,包括对信息系统有效的操作,对业务流程的熟悉以及不断梳理优化,甚至各项经济业务也需要财务会计的参与,当然,更重要的一部分职能就是对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加工、分析。财务会计将从事后处理转换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由静态管理到动态管控的角色转换需要财务会计人员以素质提升作为基础。现有人员素质的提升就成为了新时代财务会计面临的挑戰之一。
2.开放的存储环境存在存储风险
任何计算机系统都存在硬件质量带来的风险,软件缺陷带来的风险以及操作失误导致的风险,除此之外,现在的信息系统搭建环境已经不再是在企业内部封闭、独立,而是开放、公开、实时的双向多媒体信息交流环境。这是源于会计信息系统要实现设想中的功能就必须要和各方进行信息交互,不仅是集团各分子公司、各部门,还要和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同时也包括银行、税务等社会部门。功能实现的同时也带来数据交互的风险,过去各系统在物理上是隔离的,有各自的系统架构以及数据存储规则,要实现在互联网上数据的实时查询、交换在技术上就需要融合各个系统,建立统一的交互协议,这就是技术实现的风险。而系统接受链接可供查询甚至是写入,实际上也向关联方敞开了自己系统的控制大门,也就存在着关联方可能侵入企业内网,扰乱交易的风险。同时,由于系统是敞开式的,也可能引来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对企业信息进行截取、篡改等。这些都是数据安全带来的风险。
技术实现、系统稳定、数据安全都是“互联网+”时代的风险点。而各类系统风险的防控就是新时代财务会计的发展的另一项不可避免的挑战。
四、“互联网+”背景下财务会计的应对措施
应对各类“互联网+”背景下财务会计发展的挑战,可以从人员素质和存储安全两方面入手:
1.人员素质提高的方向和途径
从知识结构、业务素质等多方面对人员素质的提高。“互联网+”从技术和流程上解决了业务数据供给的问题,而从业务数据到管理数据的转换过程就是财务会计人员信息资源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财务会计人员要具备:(1)IT处理能力,不但能够熟练的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操作,更要能够与技术人员就企业数据采集与会计业务需求以及数据挖掘的过程进行有效沟通,以帮助技术人员进行流程梳理、明确需求、完善开发。(2)经济业务的参与和理解能力,能够参与到经济业务中,在经济业务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给予财务建议,成为最懂财务的业务人员,不仅可以更有利的进行成本管控,更有助于对业务数据有效分析。(3)持续学习的能力,身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会计人需要不断的更新、储备各类专业知识才能满足“互联网+”背景下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行业深度融合的需求。不仅是本专业还要了解跨学科跨行业的知识,从而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在数据转换过程中发挥创造力。
素质的提高首先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实现,包括:(1)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参加社会培训,通过网络或者面授的形式接受包括IT在内的非财务体系知识,接触企业行业内的新资讯,在学习的过程中反思工作中的问题。(2)积极参加企业内部的各类业务讨论会议,了解企业的经济业务类型和经营模式,参与到讨论中,一方面可以直观的理解企业业务;另一方面也可以站在财务的角度给予业务人员专业的财务意见。(3)读书,持续的学习能力是一种长时间、潜移默化下培养出的能力,并不一定是有目的的学习,主动、广泛的读书,可以逐渐积累下很多的知识,拆掉思维里的墙。除去自主学习之外,企业可以在岗位设计方面定向的通过工作引导的方式对现有员工进行素质提升。一般情况下,现有人员都对公司的架构和主要经济业务是有所了解的,通过对岗位职能的调整,使得财务人员有目的的参与到经济业务中,在预算和执行环节发挥作用,站在业务角度,利用财务知识进行工作。中兴的“财务代表”就是将财务人员融入到项目中去,从原来的监督角度转换到支持角度,在实际工作中提升素质,解决问题。通过公司对财务工作的调整,对现有财务人员进行再培养,实现财务人员的转型与价值创造。
2.自内而外的控制保障存储安全
根据互联网系统的特点及其风险来源分别从内、外部建立控制点,实施有效控制和风险防范。对内可以采取:(1)权限控制,对不同用户可访问的范围和内容做分类限制,并对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尽量不设置超级管理员而是由几个管理员共同管理相互制约,防止特权被盗用造成的系统危害。(2)定期对记录系统运行中各项数据的日志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尤其是对敏感资源的访问痕迹应格外关注。(3)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制度,将系统的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分开,并对数据服务器中的数据设置定期备份,定期检查数据备份日志,由于备份文件过大或网络环境因素都可能导致数据备份失败,通过检查备份日志以保证备份的成功以及系统恢复的有效性和一致性。(4)建立维护更新审批制度,在应用过程中对系统的维护及优化应遵循一定的审批制度以记录具体维护的内容、执行人、维护前状态、维护过程、维护后的结果以及源代码等,确保维护过程公开且数据采集仍合法、准确、完整。(5)设备存放环境安全,除去来源互联网的风险外,物理风险也需要重视,服务器应有独立的机房,对服务器机房的温度、湿度、防火、防磁做好控制,有专人负责检查管理。
对外风险可以采取:(1)对系统设置安全区域,通过建立防火墙(包括物理防火墙和应用防火墙),通过数据交换逻辑设置外部可访问的区域及访问限制,同样也需要对系统日志和网络数据包进行监控和分析以检测外部入侵行为。(2)设置详细的电子数据往来联系模式,按照数据交换情况分为浏览模式和交换处理模式。浏览模式顾名思义仅对部分数据可查询、浏览,不可保存和修改,交换处理模式一般是关联方之间的数据传递,针对这种方式双方应做相应的电子授权并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日志的审查也不可或缺。(3)设置远程访问规则,建立互联网会计信息系统必然存在远程访问,远程访问的人员虽然可能是企业内部人员,但也应当对远程访问的权限进行进一步设置,不同于内网操作,比如远程审批、远程制单、远程支付等,严格规则确保处理结果真实、有效、可验证。
参考文献:
[1]黄世忠.移动互联网时代财务与会计的变革与创新,《财务与会计》,2015(21)6-9.
[2]丁胜红.“互联网+”对会计发展的影响极其人本资本会计模式构建.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6(6)46-53.
[3]叶慧丹.“互联网+”环境下制造业集团公司会计信息化优化研究—基于财务共享服务视角.财会通讯 2017(19)109-112.
[4]王舰,平思宇,孙红亮.“互联网+”驱动下会计人员信息胜任力提升策略.财会月刊 2016(23)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