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关系研究
2018-05-06梁超
【摘 要】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金融的逐渐兴起,也反映了传统产业信息化的必然趋势,互联网金融虽然短期内不会动摇长久以来形成的商业银行运营模式,但是却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从长远来看,银行必须要善于利用互联网金融及其模式,最大限度地进行创新,通过互联网金融连接银行和大众,迎来产业的新发展。同时互联网金融业也需要依靠银行提供稳定的环境,并参照银行业建立相应的金融监管体系。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互联网金融自身的特点,以及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试图解读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
1.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现状
在我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与金融业关系日益密切,由此互联网金融影响力在逐步扩大,逐渐演变成一个全新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对全球传统的金融市场体系产生了巨大影响。
目前,较为主流的观点把互联网金融分为第三方支付平台、P2P小额借贷平台、众筹股权投资平台以及以阿里金融为代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小微信贷平台等四种模式。腾讯、京东商城等互联网科技公司纷纷进入小额贷款领域,宜信、拍拍贷、红岭创投等P2P贷款网络信贷平台发展迅速。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与阿里巴巴或金银岛等平台合作,开展“网络贷”、“e单通”等互联网金融业务。2014年6月,我国网贷行业总成交量达141.48亿元。2013年阿里巴巴、中国平安、腾讯等9家公司投資创建的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阿里巴巴更是宣布成立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试图拓展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领域的金融服务。
2.我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原因
从2012年我国互联网金融诞生至今,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惊人,主要有以下原因:
(1)新技术为互联网金融奠定基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手段的产生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保障。金融企业可以通过相关信息服务获得互联网、移动设备、医疗设备、智能设备、非传统IT设备等渠道产生的大量的数据信息,形成自己的数据库,通过云计算等技术,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处理,能够更加清晰的掌握消费者行为并最大限度的挖掘自身的商业价值。
(2)新的理财观念的需要。传统的金融服务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不能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往往抛弃数量巨大但是单个数额微小的群体,人们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投资渠道,更方便快捷的理财方式,希望得到定制化的理财产品。互联网金融的产生,用户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各种金融服务。同时,相关金融业务简单、快捷,适合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适合那些投资经验不多,资金不足的散户,极大地迎合了市场需求,是真正的百姓金融。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特点
1.理财难度低
传统的金融模式需要到金融机构的实体网点办理相关的存取、买卖等业务,用户的资金门槛高,操作难度大。互联网金融的自助化管理通道,操作简单快捷,同时摆脱了传统金融模式的时间和空间限制,通过提供相关的数据内容,相关金融产品的选择也更加简单,极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2.管理成本低
传统融资模式下,金融机构获得投资企业成本高,那么对于信息成本较高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所花费人力、时间的高成本与较低的收益不匹配。同时,获得数据信息后,金融机构处理信用信息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通常还要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增加信贷风险。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等新的信息技术手段极大地降低了互联网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性。可以通过收集大量用户的数据,科学的筛选和分析,节省大量的信息收集和审查成本、时间成本。
3.支付方式方面
传统金融模式需要现金、票据和信用卡等传统的支付方式;互联网金融模式中,支付方式转变为网络支付,证券、现金等金融资产的支付和转移通过移动互联网络进行,支付清算电子化替代现钞流通。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也得益于互联网支付行业的发展,大量的支付平台,方便、安全、快捷的支付平台解决了小额转账不便的问题,同时降低了互联网交易信息的风险。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冲击,首先是一种理念上的冲击,新兴技术革命对已有商业银行有冲击;其次冲击并非是全方位的,而是对商业银行的薄弱部分的冲击,同时倒逼银行业进行创新。无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传统的商业银行,都不能涵盖金融服务的所有方面,商业银行具备专业的资格、经验和广大客户基础优势仍然存在,同时银行里面有特殊的信用关系,这个信用关系是互联网金融短期内不可挑战的。但是,互联网技术对信用模式的构建产生了巨大冲击,首先银行和客户的关系发生了改变,互联网的关系急速替代了银行和客户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关系;其次是虚拟金融服务的低成本和高效率造成了商业银行实体服务的冲击。人们不再把银行作为资金处理的唯一渠道,银行也不再是支付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互联网金融在信用方面也对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2.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互动
互联网金融虽然发展迅速,并且对商业银行产生了巨大冲击,但是他并没有颠覆传统金融的核心属性,互联网冲击商业银行的同时在帮助优化金融生态。网络金融服务本身具有3个特点:
(1)交易渠道增加了。
(2)交易方式发生了变化,客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金融服务,不受时空的限制。
(3)服务主体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机构以外还有很多跨界者加入这个行业。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服务的恰恰是传统金融服务忽视的广大群体,并没有对商业银行的已有客户构成巨大冲击,并且为银行转变服务方式,扩大用户群体提供了机会,我国网络金融发展过程中,已有的商业银行仍然占有主导地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导致跨界金融服务的迅速发展,这也促使相关的金融机构挖掘潜力,进行创新,二者并非完全的竞争关系,而是相互服务和促进,具有良好的互动关系。
四、结语
新技术的引入一度让人们看到了颠覆传统金融服务的可能,但我们看到的是新竞争主体的涌现,并催生出新的金融中介形式,极大的丰富了原有的金融服务。原有的以商业银行为中介的传统金融服务,在互联网的开放性面前发生转变,银行不再是信息与资金的唯一汇集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更为广泛、快捷的渠道。
互联网金融冲击了原有的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带来的是整个金融市场的变革。然而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不只是冲击,他正逐渐与原有的金融体系互补融合,构建新时代的金融体系,因此分析和研究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关系,并且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使二者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面对挑战显得十分必要。希望本文的研究也能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巴曙松. 中国金融大未来 [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5.
[2]姚文平. 互联网金融 [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9.
[3]胡晓军. 中国金融新生态:全面解析互联网金融 [M].北京:人们邮电出版社.2014.1.
[4]马梅. 支付革命:互联网时代的第三方支付 [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5.
[5]罗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 [美]. 新金融秩序 [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0.
[6]黄震,邓建鹏. 互联网金融法律与风险控制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7]汤曙光. 银行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信贷的理论、模式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9.
[8]谢平. 迎接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机遇和挑战[N].21 世纪经济报道,2012 -09 -03.
作者简介:
梁超(1986—),女,籍贯:广东省深圳市,现供职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