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植树造林与生态保护
2018-05-05孙长林
孙长林
摘 要:中国在“十五”期间将把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放在前所未有的位置。中国将进一步把各种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从目前的水平减少10%,把大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从目前的15%提高到45%。此外,中国中西部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将得到很大改善。在这些地区,中国将退耕还林还草,关闭污染企业,治理20多万公顷土地和水土流失,遏制沙漠条件的蔓延。本研究主要从植树造林角度分析生态保护项目。
关键词:植树造林;生态环境;生态保护
虽然人们对人类健康的关注达成了普遍共识,但对保护环境的相应举措却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寻求关于具体保护哪些资源以及如何能够更多地参与生态风险评估和决策过程的指导,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
一、植树造林在生态保护系统的应用
1.水土保持
国家组织开展了多项专项治理工程,治理威胁京津地区的沙尘暴源,为首都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持水土,在黄土高原建设水土保持地坝,综合治理东北黑土区和珠江上游盘江南北两侧石灰岩地区的水土流失。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区和示范工程建设,完成水土保持示范区300多个,面积200多平方公里,生态友好示范县190个,水土保持小示范排水区1380个。国家还开始建设第一批62个示范区,每个示范区不少于300平方公里,建设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50多个。全国188个县开展了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试点,对水土保持重点地区封山育林进行了全面保护,保护面积约12.6万平方公里。“十五”期间,中国成功实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4万平方公里,改善小流域1.15万平方公里,基本农田406万公顷,水土保持林153万公顷,经济林和水源涵养林153万公顷,建设淤地坝7000座,淤地坝和坡面水厂350万个小型水土保持工程。植树造林对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发挥关键作用。
2.防沙治沙
植树造林有助于防沙治沙,中国政府把防止土地退化和荒漠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扩大生存和发展空间、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颁布实施了《防沙治沙法》,批准了《国家防沙规划(2005-2010)》,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它还组织了一些重要的相关项目,使遭受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的地区净减少。截至2004年底,中国退化土地总面积为2636200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739700平方公里,自1999年起5年内分别净减37924平方公里和6416平方公里。此外,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的程度有所减轻,严重和非常严重退化的土地缩小了245900平方公里,初步遏制了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的全面扩大。植树造林有效改善防沙治沙策略。
3.湿地保护
植树造林在生态系统中对于湿地保护也是一项关键内容,中国政府颁布了《国家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制定并实施《国家湿地保护工程方案》(2002-2030年)和《国家湿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05-2010年)。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有473个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346万公顷。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内近45%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洞庭湖、鄱阳湖、扎龙等30个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单,总面积346万公顷。随着一些重点湿地面积的稳定扩大,生态功能的恢复和改善,湿地总面积迅速减少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城市湿地资源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加强;政府批准建立10个城市湿地公园。进一步开展植树造林项目,有效保护湿地。
二、植树造林对于生态保护的意义
1.保护生物多样性
中国是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对濒临灭绝和保护不力的重点野生植物进行了调查和收集,建立了67個保护区,保护了野生农业植物的原始生境。还对国外物种进行了全国性调查,在10个省的100个县开展了最有害和最有害物种的根除工作,提高了公众意识和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能力。植树造林保护生态多样性,在国家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189种野生植物中,71%达到了稳定生存的标准,在国家调查的252种野生动物中,55.7%呈稳步增长的趋势。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物种,如扬子鳄和朱鹭的数量大幅增加。野生大熊猫现在已经达到1596只,驯养大熊猫183只。侧柏在中国消失100多年后,被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宣布为极度濒危物种,现在又在中国被发现。植树造林对生态多样性的保护意义重大。
2.土地保护、开发和护理
中国政府把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行了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国家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为粮食安全的重点基础。同时,建立土地利用控制制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比例,遏制不合理占用耕地。植树造林有效管理不对土地开发造成阻碍,2004年,建设用地总量比上年减少37%,实现了耕地利用与补偿的全面平衡。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制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条例,组织实施国家投资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十五”期间,对城乡土地、自然灾害破坏土地、工矿废弃地进行科学开发治理,共复垦76,000公顷。一批布局整齐、生态环境良好的新农村出现,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和重点矿区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或恢复。
3.建设自然生态保护区
植树造林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方针,组织了大规模造林,加强了森林资源管理,启动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自2002年以来,每年新增绿化面积达670多万公顷。森林质量不断提高,国家高度重视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国政府认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步骤。到2005年底,中国已有各类、各级自然保护区2349个,面积15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初步形成类型相对完整、布局相对合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网络,有效保护了我国85%的土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生物物种和65%的自然植物群落。
三、结语
当前生态保护的趋势,发现了一种长期目标模式,以及时间和空间规模日益复杂的情况。确定了八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生态实体,并将其列为共同实体。希望本研究的建议将导致就如何集中生态保护的努力达成协议。有助于将生态保护规定的总体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目标,以指导评估和行动。最重要的是,只有从经验中学习,才能制定一个保护有价值的生态实体的有用和健全的办法。
参考文献:
[1]洪大伟.浅析植树造林与生态保护[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6,5(1):42-42.
[2]许晓波.浅析植树造林与生态保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5(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