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北京的戏园子与戏单

2018-05-05张田

北京纪事 2018年5期
关键词:戏园说明书剧目

张田

三庆园戏楼

慈禧,晚清历史上著名的女人,同时也是晚清实际的执政人,同治、光绪两朝都在她的掌控之下,大权在握的慈禧专横跋扈,生活奢侈。她深受咸丰帝的影响,酷爱戏曲尤其喜爱当时被称为乱弹戏(乱弹,又称花部,有“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由于当时并无“京剧”之称,其所演剧目统称“乱弹戏”)的皮黄戏,不仅慈禧是大戏迷,据说就连同治、光绪两帝也能唱能演。在帝后的喜爱下,京剧逐渐取代了原来的“雅部”昆曲占据了宫廷舞台,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京城百姓也对这种新兴的剧种——京剧推崇备至。

老北京的戏园子

京剧形成后,道、咸年间进入了初盛期,同治、光绪年间由于慈禧的喜爱,京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众多民间著名艺人被招入升平署为帝后表演,这些被选中的艺人,除了在传呼入宫演戏、教戏外,平时准许在民间戏班演出。晚清画家沈蓉圃所绘的《同光十三绝》就是同治光绪年间活跃于京剧舞台上的13位名伶(程长庚、卢胜奎、张胜奎、杨月楼、谭鑫培、徐小香、时小福、梅巧玲、余紫云、郝兰田、刘赶三、朱莲芬、杨鸣玉),除了这13位演员外还有余三胜、张二奎、汪桂芬、孙菊仙、王瑶卿、陈德霖、王鸿寿、钱金福等众多优秀戏曲演员。帝后们观看演出多在紫禁城或皇家园林圆明园、颐和园或行宫承德避暑山庄内的布置豪华的戏楼中,而百姓们则要到各家戏园茶园内欣赏他们精彩的表演,这些戏园子多分布前门商业区一带,以大栅栏街为集中地。

正阳门是明清两代北京内城的南门,位于紫禁城的正前方,俗称为前门。清朝定都北京后,规定满汉分城居住,满人居住内城而汉人则迁居外城,并且还明令禁止在内城开设戏院、茶馆和酒楼、集市等娱乐和商业服务设施。正因如此,离内城最近的前三门成为了商业和娱乐最为集中的地区。尤其是正阳门大街,众多商家都在前门一带开店,商号、戏园、酒肆林立,至今在前门大栅栏地区还留有许多老字号。清乾隆时期,京城最有名的七大戏园广和楼、广德楼、庆和园、同乐园、庆乐园、三庆园、中和园就建在前门外地区。乾隆嘉庆年间徽班进入北京后,几大徽班轮流在这几家戏园内表演。

晚清到民国是京剧最为兴盛的时期,只要是京城内的繁华之地都能看到戏园,除七大戏园外,还有前门外北孝顺胡同的燕喜堂、杨梅竹斜街的庆春园、前门鲜鱼口内的天乐茶园、西珠市口的文明茶园、大栅栏西口的大亨轩、崇文门外东茶食胡同的广兴园,等等。清末时,不得在内城开设戏园的禁令已形同虚设,众商家将戏园开进了内城,如西单大街的春仙园、隆福寺街的景泰园、东四南的泰华园、西四牌楼口袋胡同的庆升茶园等,有的商家则将戏园开在了市场里或其附近,如东安市场北的吉祥园、东安市场内的丹桂园、东安园、中华园,西安门外西安市场内的西庆轩戏园等。

清乾嘉年间,徽班进京后受到百姓们的欢迎,一些商人看到了商机,将茶园改为戏园。初时以卖茶和食品为主,而演戏无非是吸引客人的一种手段。同治、光绪年间,随着京剧受欢迎的程度,戏园改变了赢利手段,以演戏为主,喝茶为辅,而且根据舞台与座位之间的距离及角度不同而收费不同,他们将座位分成官座、池座、廊座。《金台残泪记》载:“凡茶园,皆有楼。楼皆有几,几皆曰‘官座。右楼官座曰‘上场门,左楼官座曰‘下场门。狎旦色者曰‘斗,争坐下场门。楼下左右前方曰‘散座,中曰‘池心,池心皆坐市井小人。此时戏园中的座席是双排对放,舞台置于茶座之侧,茶客看戏需要侧身观看。张豂子在其《京剧发展略中》中有这样的描写:“我记得在光宣年间,在北京中和园看谭鑫培的戏,前台座位,都是一条一条的长桌子和长板凳。看客一个个侧身坐着。场中兜卖各种食物的很多,而最触目的,是长颈的水烟筒,颈长好几尺。卖水烟的人,可以立在老远,将烟嘴送到好几排前一位座客嘴里。那天老谭的戏,出场很晚,我已记不得是什么戏,好像是《状元谱》,因为出场太晚,全场已经昏黑,台上两旁,有人各拿着点亮的火把,站在台柱旁边,老谭就在这样的火把光中,揭帘而出,透袖摇须,种种身段做派,都已看不大清楚……”清末民初时的戏园内,正如张豂子描写的那样,不仅设备简陋,而且戏园内的秩序也很混乱。相声大师侯宝林曾说过一段《关公战秦琼》的传统相声,在这段相声中更是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当时的旧戏园子:“里边儿有什么带座的、找人的、沏茶灌水儿的、卖饽饽点心、瓜果梨桃的,还有卖报的,卖戏报儿的。最讨厌的就那扔手巾板儿的。”扔手巾板儿的是旧戏园中比较有特色的一项服务,陈鸿年的《北平的戏园子》中有详细的介绍:“每一场,前后是两次,大概中轴子之前,‘手巾板儿便来了。唱到倒第二的压轴,是最后一次。最后一次要收钱了。掌柜的肩头带个钱褡,价钱也就是每人两大枚铜子儿。打手巾板儿的,有种绝活儿:把用过的毛巾扔回去洗,热的扔过来供客,无论距离多远,也无论楼上楼下,都是自空中扔来扔去,毫厘不爽,恰恰接个正着,很少失手打了客人或打碎了茶壶茶碗。”

中和戲园旧景

广德楼旧景

老三庆园戏楼

民国三年(1914)北京西珠市口柳树井路北建立起一座样式新颖的剧场——第一舞台,它是由杨小楼与名旦姚佩秋,及巨商殿阆仙共同出资修建而成的,这座剧场是北京最早的新式剧场,它受到了上海新式舞台的影响,从建筑的样式到内部装潢均参照上海“新舞台”样式。在梅兰芳先生所著的《舞台生活四十年》中记载:“(第一舞台)这里的一切建筑、灯光,完全是模仿上海三马路大舞台的形式。”这座新剧场与老戏园子有许多不同:第一,将三面敞开舞台变成一面敞开的镜框式舞台。并在椭圆形舞台中心制有一座圆形转台。第二,老式戏院内的门帘与台帐被大幕取代,台口也另设一道大幕。第三,仿照“新舞台”特制三个软片布景,在演不同剧目时挂用,如武戏时需挂山野影片。第四,第一舞台是京城首家使用灯光照明的剧院,它在舞台上、下、两侧均装有电力照明装置,过去的戏园子因没有灯光很少演出夜戏,京城演夜戏从第一舞台开始;第一舞台内的座椅也一改旧式戏园内长条桌凳的风格,改为横排长条椅子。除此以外,这座新剧院的容纳观众量也是京城首屈一指,它能容纳观众3000多人。

除第一舞台之外,北京又继续新建了多家戏园,如新明剧场、真光剧场、开明戏院、哈尔飞戏院、长安戏院、新新大戏院等。

老戏单

清朝每到节日或帝后的生日时,宫内都要上演承应戏,比如:元旦、上元节、中元节、中秋节、寒食节、端午节、燕九节、浴佛节,还有皇上的生日万寿节、皇后妃嫔的千秋节等,宫里都要准备戏曲节目以示祝贺。在演戏之前,宫里的南府及以后的升平署,都要事先准备个戏折子,在这个戏折上写上多少出戏目或曲目的名称。他们在演戏之前,升平署都要了解。他们会演什么戏?至于说,宫内的哪些个成本大套的承应大戏,二百四十本的什么《鼎峙春秋》《升平宝筏》《劝善今科》《忠义璇图》,还有《昭代箫韶》,在戏折子上都要写上当天演哪一本到哪一本,事先都要排练,都是必须会的,呈在诸贵人面前。戏折子一般是纸制的一页一页折叠起来,皇帝或者是后妃把要看的戏,用朱砂笔点点或是打对钩,于是升平署的总管太监就会按照这个上面点的剧目来准备。这些戏折子有的用绢,也有的用纸制成,制作考究,上面用毛笔小楷,恭恭敬敬地写着。在《中国戏曲志》中有京剧同庆班戏折的描写:“戏折长二十三厘米,宽十四厘米,厚三厘米。戏折全长二百八十厘米。封面木板上刻‘同庆班,封底木刻‘一品当朝。折页为布质,刷桐油。所列剧目用红油书写。折内记四个字的剧目二百一十六个,三个字的剧目二百一十六个,两个字的剧目二十个,共四百五十二个剧目。”

1840年以后,皮黄戏兴起,上下君民都很欣赏,这个时候民间的戏报子又是什么样的呢?开始也是简单,后来逐步的复杂。比如说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还有其他的班社,像后来的双奎班、同春班、福寿班、玉成班,等等。这些个班社很多很多,开始在前门外的几大戏园子就是当时叫茶园的……比如年头最早的庆乐园、三庆园、广和楼、广德楼、中和茶园,他们要演戏的时候也需要让观众们知道,那么他们是如何宣传的呢?一种是文字型的,即戏单。这种戏单形式极为简单,是一种“高一寸余,宽三四寸之小红纸条,上写明本日所演戏名”。现存最早的京剧老戏单为光绪十九年到光绪二十三年(1893-1897年)由汪桂芬领衔的“京都永生名班”在上海天仪茶园演出的红纸木印戏单。像这种戏单有木印的也有手写和石刻的,除了用红纸外还用黄纸、绿纸、粉纸等等。戏单一般来说基本上只写戏名,不写演员的名字,如果要写,也就是很简单的,那些常看戏的老观众看到剧目后就知道是由哪位演员来演。例如演《伍子胥》《文昭关》,下面写个程字或者上写个四箴堂,观众们就知道了是大老板程长庚来演。而四喜班的梅巧玲,只要写上景和堂,下面写上《盘丝洞》,观众们就全明白了。写的这个剧目单呢,就贴在这个戏园子的大墙上最醒目的地方,人们一看,就知道了。还有一种宣传方法,那就是用实物道具,这也很有意思,比如说,谭鑫培今天要演杨令公《碰碑》,那就在茶园前面,把这个石碑道具拿出来,摆在门口,老观众一看就知道要演《碰碑》。如果在茶园外边,摆上一个亭子,那些戏迷观众们一看就知道今天晚上这个角儿要演《御碑亭》。其他的武戏也能够看出来,比如说要唱《挑滑车》,茶园前面就摆出高宠使的那杆大头枪;要是演《八大锤》,就放两个锤在门口。老观众一看某一出戏里边的特殊道具往那儿一放,就明白了。

仿旧的说明书

门报

当时的说明书,也叫戏报子,最初没有专门写戏报子的人,写“报子”的人也没多少文化,也就是茶园里的茶房或者班社里有点文化的职员,或是哪个班社中管事的人,所以写的也是相当的简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班社开始注意起演出剧目的宣传手段,在班社里出现了专门写报子的人,所以也就比较讲究了。这些专门负责贴报子的人,被称为“刷报子”的。戏班里还有一种人,他们一般会在戏院门口,繁华地段或是前门商业街及会馆附近甚至在八大胡同内,看见那些衣着鲜亮整齐的人,直接把戏单递到人家手里,这个叫“撒报子”的。这些戏报并非白送,是需要花钱买的,但非常的便宜,也就是一个铜子儿或者是俩铜子儿的事。民国后北京的班社越来越多,观众对戏报的要求也越来越强。这个时候又赶上印刷术的提高,北京的坊间出现了大大小小许多印刷厂,它们大多也在前门一带。此时出现的铅印或木板印刷的戏单,尽管质量不高字也很小,但花一个大子儿就能够对即将上演的剧目一目了然了。其后上海又流行将预演的剧目刊登在报纸上宣传,这种新风尚很快就传到了北方,像北京的《京报》《益事报》《顺天时报》等各大报章也都纷纷刊登了剧场或戏院的演出消息。這些戏单在逐渐进化的过程中也有了相对固定的格式:一种是头牌演员或非常重要的演员居中横排,这个叫躺着的。到了后期如果有两个人一起挑班,一般这两个演员的姓名也是横着排的。另外一种是挑班儿演员的姓名按品字形的排列,又称坐着的。还有一种称为站着的,这种一般就是配角儿,他们的名字竖排在主演的下面。当然,字迹的大小也不同,最上面横排的、品字形的都是大字,以下逐渐减小,到最末一排排列的演员则是极小的字号了。除了这种普通的戏单外,还有一种制作精良的戏单,这种戏单也最先出现在上海。上海是时尚之都,西学东渐之风非常盛行。在上海成名的京剧大明星们,海派风格十足,如周信芳、冯子和等人使用了专刊这一新颖的宣传模式。专刊类似于一本小画册,在这本画册中有剧目介绍、主要演员介绍和剧目中的主要唱段介绍。除此以外,还会刊登主要演员的剧照和便装照。后来一些北京的知名演员去上海演出时,也都会做这种专刊,像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马连良等众多名角,他们在上海演出时,特别是新戏都会用到发行专刊这一手段。

随着时光推移,建国以后成立了一些国营剧团,这个时候中国京剧院出版了新型的戏报。这种新戏报类似于现在的说明书,在印刷和用纸上都非常的规范讲究,不但每一出戏的内容在说明书上都有所介绍,而且演员也不再分主要演员次要演员,只要是扮演了角色,在说明书上都要有所表现。除了内容与外观上的改变,中国京剧院还随戏票奉送这种说明书,不再另收费,一般就放在剧场的椅子下面。由于中国京剧院开风气之先,其后的一些大剧团,像当时北京京剧团,还有北京的梅、尚、程、荀四京剧团及外地来北京做汇报演出的剧团,也都纷纷仿效,做出的很讲究的戏报也就是说明书,从此以后戏报改称说明书。

今天我们常见的说明书一般是两种,一种是制作考究的说明书,里面介绍了主演、助演,还有本团本院的演职员们的经历,擅演的剧目,曾获过的奖励等等,介绍的相当全面。再一种就是相对简单的说明书,其内容只是介绍将要演出的剧目、扮演的角色、主要演职人员等。说明书不仅只用于戏曲、曲艺上,还包括话剧、歌舞剧等等文艺演出中,一般制作简单的说明书也是随演出奉送,而制作精良类似于画册形式、杂志形式的说明书,依然还要收取费用。

如今有不少人仍在收集戏单,这些戏单在当时虽然看不出什么价值,但经过近百年积累,这些戏单成为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产。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研究戏剧史的重要文献。一些老演员,一些失传的剧目,在这些老戏单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它们是研究京剧史的重要文献补充。在收集戏报的人之中,不乏一些名人,如收藏家杨蒲生和杜广沛,也往往都成为观众们所崇敬的人,他们为戏剧史的书写作出了贡献!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猜你喜欢

戏园说明书剧目
晚清伶人开办戏园管窥
晚清上海租界戏园为何能遵守国忌禁戏?*
舞台剧目
再婚“性福”说明书
说明书、无线电和越剧戏考
给“产品”写“说明书”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清中期北京戏园演剧生态初探
优秀剧目进校园